夜色如浓墨,灯笼的微光似不经意点上的淡彩。长廊间寂静,只剩了嗒嗒的脚步声。
“国师大人。”门前侍卫恭敬行礼,敲门通报,一内侍应声开门,替他吹熄蜡烛,拿去侧殿更换。
他轻轻掩门,眼前少年已褪去白日华袍,斜倚于案几之前,嘴里叼着一支笔,正皱眉盯着一份奏折,丝毫没有反应。
他默然行礼,起身随手择了一卷书,在少年案几前跪坐下,一言不发地看着。
“朕又做了什么让国师大人您生气了?”少年放下笔,抬眼望向他,嘴角牵起一丝笑意。
“臣并没有生气。”他淡淡地应着,依旧低头看书。
少年轻笑了一声:“国师当朕不知道么?每次您生气的时候,都会这般---坐于朕之前,却好似看不见朕;手中执着书,目光却根本不在书上;明明就是生气了,却要这样冷冷地回应朕---您这让人气恼的神情,朕可是从小看到大呢。”
他抬头,放下手中书卷,“弘儿,你又要出兵?”面前少年沉默了一阵,复又移开目光,“章国国君方殂,太子早夭。现今太后掌权,新立国君方才七岁---只不过是那妇人的傀儡罢了。太后权势虽大,但毕竟妇人短见,章国朝野大乱。朕此时出兵便是最好时机,怎么?”焱弘朗声分析着,“国师,不允?”
他叹了口气:“弘儿,章国无错,先前从不曾举兵来犯,且一直以来都并无交恶之意。更何况章国与我焱国邻近,论理论仁,也应该扶助才是。”
焱弘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起身打开一旁镂空的窗,“朕将寝殿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这深宫之中最高之地。这皇宫之大,却只有勾心斗角的黑暗而已。只有在这里---朕可以看见朕的国家,以及朕所想要实现的念想。”
“但......”
“您过来看。”焱弘打断他,指向窗外,“朕且问国师---您看见了些什么?”
他向外望去,夜极深,空中寥落了几粒星子,只有各家各户散着橘色暖光的灯笼犹犹豫豫地摇晃着。
“臣看见了灯笼。”他沉默半晌,开口说道,“今日是上元节。”
“是啊,灯笼。张灯结彩的上元节。”焱弘眯起眼看着,把手搭在窗框上,“焱国的灯笼冠绝天下。那么,朕想这天下,都悬上焱国的灯笼。”
“章国的确没有错,论理论仁,朕的确不应出兵攻打---只是,”
焱弘顿了顿,转过身。
“朕要这天下。”
他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少年,尚且十七岁的还带着稚嫩的脸庞上却有着独属于君王的威慑力。
果然还是不一样。
他心里慨叹,那个仁德的君主将少年交与他,他看着他从孩提到少年。仍记得他第一次领少年来到这里,望着这朱色的宫殿院落,望着远处交错的街道,熙攘的人群,少年的眸中流转着奇异的光彩,第一次没有缠着他问东问西。而也只是怔怔地,喃喃着:
“这是,朕的江山。”
他当时也是这般神情罢。和那个仁德的君主不一样,这个少年有着更大的野心。
罢,罢。从那时起他便知晓,迟早都会有这一天。
他苦涩一笑,“臣明白了。弘儿。臣不会再提,臣会尽心尽力辅佐你。”
言罢,他起身,内侍早已备好替换过的灯笼,候在门外。
“臣劝君收起战台,千秋功名,万里疆域,断头换不来。”
“民心所向,君王所在啊。”
“国师大人。”门前侍卫恭敬行礼,敲门通报,一内侍应声开门,替他吹熄蜡烛,拿去侧殿更换。
他轻轻掩门,眼前少年已褪去白日华袍,斜倚于案几之前,嘴里叼着一支笔,正皱眉盯着一份奏折,丝毫没有反应。
他默然行礼,起身随手择了一卷书,在少年案几前跪坐下,一言不发地看着。
“朕又做了什么让国师大人您生气了?”少年放下笔,抬眼望向他,嘴角牵起一丝笑意。
“臣并没有生气。”他淡淡地应着,依旧低头看书。
少年轻笑了一声:“国师当朕不知道么?每次您生气的时候,都会这般---坐于朕之前,却好似看不见朕;手中执着书,目光却根本不在书上;明明就是生气了,却要这样冷冷地回应朕---您这让人气恼的神情,朕可是从小看到大呢。”
他抬头,放下手中书卷,“弘儿,你又要出兵?”面前少年沉默了一阵,复又移开目光,“章国国君方殂,太子早夭。现今太后掌权,新立国君方才七岁---只不过是那妇人的傀儡罢了。太后权势虽大,但毕竟妇人短见,章国朝野大乱。朕此时出兵便是最好时机,怎么?”焱弘朗声分析着,“国师,不允?”
他叹了口气:“弘儿,章国无错,先前从不曾举兵来犯,且一直以来都并无交恶之意。更何况章国与我焱国邻近,论理论仁,也应该扶助才是。”
焱弘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起身打开一旁镂空的窗,“朕将寝殿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这深宫之中最高之地。这皇宫之大,却只有勾心斗角的黑暗而已。只有在这里---朕可以看见朕的国家,以及朕所想要实现的念想。”
“但......”
“您过来看。”焱弘打断他,指向窗外,“朕且问国师---您看见了些什么?”
他向外望去,夜极深,空中寥落了几粒星子,只有各家各户散着橘色暖光的灯笼犹犹豫豫地摇晃着。
“臣看见了灯笼。”他沉默半晌,开口说道,“今日是上元节。”
“是啊,灯笼。张灯结彩的上元节。”焱弘眯起眼看着,把手搭在窗框上,“焱国的灯笼冠绝天下。那么,朕想这天下,都悬上焱国的灯笼。”
“章国的确没有错,论理论仁,朕的确不应出兵攻打---只是,”
焱弘顿了顿,转过身。
“朕要这天下。”
他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少年,尚且十七岁的还带着稚嫩的脸庞上却有着独属于君王的威慑力。
果然还是不一样。
他心里慨叹,那个仁德的君主将少年交与他,他看着他从孩提到少年。仍记得他第一次领少年来到这里,望着这朱色的宫殿院落,望着远处交错的街道,熙攘的人群,少年的眸中流转着奇异的光彩,第一次没有缠着他问东问西。而也只是怔怔地,喃喃着:
“这是,朕的江山。”
他当时也是这般神情罢。和那个仁德的君主不一样,这个少年有着更大的野心。
罢,罢。从那时起他便知晓,迟早都会有这一天。
他苦涩一笑,“臣明白了。弘儿。臣不会再提,臣会尽心尽力辅佐你。”
言罢,他起身,内侍早已备好替换过的灯笼,候在门外。
“臣劝君收起战台,千秋功名,万里疆域,断头换不来。”
“民心所向,君王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