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大同吧 关注:39,180贴子:2,330,733
  • 20回复贴,共1

讨论:大同民国老校园的文物价值及旅游开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年来高校旅游逐渐趋热,尤其是那些创建历史悠久、文物遗存较多、校园环境优雅、科研实力较强的学府,纷纷被纳入了地方旅游线路,不断吸引各路游客。著名景点如北大校园(未名湖畔建筑)、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大礼堂,同方部,科学馆,清华学堂,大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复旦大学早期建筑(相辉堂、数学楼),地处历史名城开封的河南大学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等,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在近代建筑史上是个里程碑,而且有丰富的人文背景,记取了一段段耐人寻味的历史。这些文物校园成为各地莘莘学子、校外游客经常游览驻足之地。徜徉在这些富于内涵的学府园内,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精神的愉悦,还有历史的感悟和人文的熏陶。

全国留存至今的民国老校园建筑有: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北京大学红楼、东北大学旧址、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协和医学院旧址、中央大学旧址、金陵大学旧址、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之江大学旧址、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山西大同民国老校园(即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大同大学师范分校现址)、山西铭贤学堂旧址(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现址)、山西大学堂旧址、南开学校旧址、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旧址(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如皋师专部现址)、辅仁大学本部旧址、北京大学地质学馆旧址、北洋大学堂旧址、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东吴大学旧址、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安徽大学红楼旧址、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四川大学早期建筑、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但保存下来的规制完整的民国老校园却没有几个。

山西最古老最美丽的两处校园,一是铭贤学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现址),一是大同民国老校园(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大学师范分校现址),堪称“民国校园双璧”。
位于大同城西武周山西岩寺下、十里河畔的大同民国老校园建成于1921年,园中建筑中西交融、兼收并蓄,显示了当时学校管理者和建筑师高远的志向,也体现了当时新型学校应有的胸怀。因其特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民国老校园是大同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2016年底大同市政府《“2017重大民生实事”征集》获选建议提出:在旅游发展方面,建议增开环城旅游巴士,在市内形成大环(云冈石窟、矿山地质公园、大同师范校址、植物园、十里河公园、桑干河、火山地质公园、文瀛湖、白登山、北魏陵墓等)的环线旅游线路。大同民国老校园(大同大学师范分校现址)的旅游开发有望提上日程。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大同民国老校园当年为什么未经由市级文物到省级文物再到全国文物的通常申报路径,而在2006年能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直接擢升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


1楼2017-01-15 17:51回复



    研究者认为,大同民国老校园(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现址)是山西近代教育飞速发展时期的成果,其建筑总体布局规整有序,单体建筑造型新颖独特,细部处理精致优美,既借鉴了欧洲的中世纪风格又保留了一些中国的传统特色,成为当时全省学校建筑中布局最合理,建筑质量最高的学校之一,素有"小清华"之美称。大同民国老校园是山西近代学校建筑的一个典范。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继古典复兴建筑和浪漫主义建筑之后的折衷主义建筑,成为在欧洲各国流行的建筑风格,这种形式的建筑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其特点是融合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当时出现的建筑思想,多种建筑元素出现在同一座建筑中,具有不同建筑特点的建筑样式。大同民国老校园的建筑设计者是20世纪初的归国留学生(具体设计者姓名待考),其设计风格深受学院派风尚影响,注重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在西式建筑中又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

    几十年来的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是大同民国老校园当初采用了天津南开中学早期建筑的设计师阎子亨(1891-1973)的设计图纸,实际上两处校园无论是建筑颜色还是具体建筑式样都不同,二处校园建筑风格的相似性是共同显示了20世纪初年在西式折中设计风潮的洗礼背景下中国折中主义的鲜明特色,即以西方复古主义设计为基调,设计者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语言揉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3] 故相比较而言,大同民国老校园老校园设计参照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的清华设计规制的说法更加合理。

    当时承揽建设的据说是大同本地实业家、民间工艺制造专家、古建筑雕塑彩绘修补专家巩有贵先生(1899-1962),巩先生擅长盖制仿古式楼堂馆所、砖瓦烧制、砖雕、石雕等民间工艺。[4] 民国时期学校建筑现在全国尚有多处,但保留了完整建制(大同民国老校园里的八柱校门、天圆地方行政中心、12座四阿顶学堂教室、立志大礼堂、曲尺形图书馆等都保存完好)的民国老校园在全国却很少见。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当地人严重低估。


    2楼2017-01-15 17:52
    回复
      八柱校门由八根造型新颖的柱子组合而成,与传统的门廊或牌坊或照壁都回然不同,传达着当时一种西学东渐的新气息。八柱校门曾是20世纪上半叶和中叶晋北学校精英教育的象征,是大同盆地万千莘莘学子心之所崇。

      八柱校门坐北朝南开,整体由八根方形砖柱和砖炮墙垣组合而成;平面构成“八”字形且开口向南,左右对称布置各四根,砖墙位于最靠边两侧,与边柱相连。位于中间大门正入口的两根柱子最高,这样使得大门显得非常突出,衬托出其主导地位,其余六根柱子高度向两边逐渐降低,左右对称的第二、三根立柱等高,其间又各开有一个侧门,这样八根门柱则构成了正门一道、侧门两道的布局。校门的立柱由基座、柱身和柱顶三部分组成:基座部分呈立方体状,由上下两层叠湿和中间方体组成,装饰风格很像中国古建筑中的须弥座;柱身则没有过多修饰,呈长方体状,仅是在正立面处作了凹陷处理,形成层次感;柱顶则由两部分组成,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校门根列柱的柱头并不相同,左右对称的第一、四根相同,其下部是一个微型的十字“抱厦”屋顶,顶部用一个椭圆砖雕球体作为装饰;而第二、三根的柱头,下部则是一个微型四坡顶,上部同样是一个椭圆球体作装饰;可见柱头的设计更多的借鉴了,中国的坡屋顶和楼塔的装饰处理手法。柱子的三部分之间均采用叠潘和线脚层作为连接过渡,既分隔又联系,使造型显得更加匀称、柔和。

      校门的建筑风格主要采用中国古典建筑样式,并施以西洋装饰手法进行修饰,但无论从建筑体型还是装饰手法来看,都繁简分明,突出重点和中心。八字形的校门与门前的空地,共同围合成了一个半开敞的出入空间,整体造型将学校大门面显得端庄而稳重。更为欣赏者,对校门后的校园展开了无限的联想。

      进入校门后是一字形的天圆地方办公楼,长91米,宽12.6米,为单层建筑,正面楼外有半出檐的中式廊柱雨棚,门廊为突出的亭式建筑。屋顶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攒尖顶与西方的钟楼顶的结合檐部和门窗均为西式作法的结合。前后门贯通,后墙为碹柱式洞口,壁柱和倚柱式样为罗马塔司干柱式。门外加以中式面阔三间之抱厦,山花部分饰以二龙戏珠浮雕图案。灰墙、白窗、花坛、绿树,一进校门就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正面女儿墙的装饰也是中西是结合的手法。最上面一层是西方拱圈式的镂空装饰,紧接着的浮雕花纹又是中国传统的样式。

      整体来看,天圆地方行政庭办公室南立面主要以西洋建筑风格为主,在入口处融入中式传统亭台结构元素;而北立面以中国古典建筑样式为基调,仅在窗户轮廓处吸收西洋拱形结构元素作为搭配。天圆地方办公室这种,以南北为建筑风格分界线的设计手法,将中西风格完美融合,并不失稳重表现出来的建筑设计风格,实属难得,在山西近代中学建筑中还是特例。圆形房顶与方形的办公室形成一种对比,暗含“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和 “天人合一”的思想。


      大同地处塞外高原,是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之都。 受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双重影响,校园建筑中也留有草原文化的痕迹。例如办公室大厅的屋顶采用蒙古包设计,且有装饰性图案 在屋顶还加有一个凉亭一样的小蒙古包,八角形的图案环绕四周,灵巧而朴实。整个屋顶的颜色为金黄色和红色,像蒙古旗妇女戴的华丽的帽子,在以黑白灰为基调的校园建筑群中得夺目而绚丽。塞外常见的蒙古包造型经过艺术处理,夸张,美 化之后.与中国古典建筑的色彩相辉映,暗示着一种权威存在。



      立志大礼堂可谓学校建筑中最为精美的建筑,四根华丽的复合柱式和二层跳台形成了庄严的柱廊空间,使主入口获得了不可更动的地位,形式别致的窗洞及其装饰,把建筑装点得庄严而活拨;北立面台阶的设计传达了西方文艺复兴的进取精神,上部的“立志”二字,明确了教育的主题,多边形的造型和立面转角的处理,强调了建筑错落有致的立体感,整个建筑虽然充满了西方建筑的元素,但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端庄之美,是校园建筑中的点睛之笔。


      3楼2017-01-15 17:52
      回复

        立志大礼堂原为三层,顶端建有白色的钟楼,厅内三层设有楼座,两壁有包厢。1951年翻修时,将钟楼、三层和包厢拆除。立志大礼堂的钟楼顶为八角攒尖顶,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造型优美,巍峨壮观,是古罗马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完美的结合。此钟楼和包厢有待日后翻修时修旧如旧复建,以恢复民国初年原建筑的风貌(也可另外置地专门复建此钟楼)。


        立志大礼堂正门位于南面,门洞上部设计为拱形,位于立面正中,压在校园的主轴线上;入口月台三面通行,台基上的四根汉白玉科林斯式立柱。二层部分为罗马多立克式圆柱体,并在屋檐转角处嵌有大象头样的雕刻装饰物,显得糊栩如生;南立面最上檐处,立有一面中间高两边低的水泥墙,其形制似中国北方合院建筑屋顶上的风水墙,其顶部为中式两坡屋檐结构,墙左右对称布置了一些规整长方形孔洞,墙中间镶嵌有“礼堂”两个金黄色大字。



        位于象头中央的"立志"题刻,是首任校长苑友梅的题词,寓意深刻,是整个民国校园的灵魂所系。礼堂面积760平方米,有座位1000个,声光效果俱佳。顶部为四阿式,灰色清水墙,白色柱子和拱门窗套,深色窗户。列柱采用罗马复合柱式,壁柱和倚柱之间立雕象头,形象逼真,更显华丽。

        在礼堂的后门上方(象头正中上方)刻有“立志”大字 ,”立志“系大同民国老校园的灵魂,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于兢兢业业读书,树立报效祖国的壮志。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它总能让的瞻仰者慨叹书法的笔韵和气魄。


        4楼2017-01-15 17:53
        回复


          19楼2017-01-15 20:33
          回复


            20楼2017-01-15 20:33
            回复


              教室北边的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各有一座典尺形建筑,每座面积320平方米,这便是实验室和图书馆,门外均建有门廊,门柱为用罗马复合式,古朴典雅。教室的左右两侧留有很多的窗户,窗两侧也应用了伊奥尼亚柱式的半浮雕装饰,并有简单的柱基、柱头 。曲尺形实验室和图书室的造型并不是对教室的简单叠加,尽管取消了屋脊和烟道的造型,也简化了门窗洞口的装饰,然而通过两根与礼堂同样的复合柱式而形成的柱廊,把建筑装点得格外生动,显得典雅华贵,同时也使这两座对称的建筑在东西方向上遥相呼应。

              大同地处寒冷地区,所以当时的建筑还建有本地特色的火墙。看点:立志大礼堂和图书馆、阅览室墙壁上的火墙窟窿,12顶四阿顶学堂教室的转角处砌筑成加厚的“马牙搓”及屋顶的烟囱。
              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指出:“建筑物的历史越久远,就越能彰显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大学的建筑, 强调的是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建筑就是大学的精神体现,是它们让大学的历史活了下来。然而,今天大学里的建筑并非都是真正的大学的建筑,并非都具有大学的建筑的语言与表情。我国新建的校园和建筑几乎都可以与外国的大学校园相媲美,其豪华程度甚至远远超过国外的大学。可是在这样的校园里,我们却无法体验到大学气质的味道,华丽的表象让人感受到的是世俗化和商业化的气息,是一个‘建筑的大学’,而非‘大学的建筑’。大学讲特色,建筑也讲特色;大学讲传承,建筑也讲传承。大学的建筑,强调的是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某种程度,大学的建筑就是大学的精神体现,是它们让大学的历史活了下来,否则,这些建筑的定语完全可以用‘工厂''商场’来代替。”大同民国老校园正是体现了民国初年西学东渐时代中式建筑与西洋古典建筑相结合的艺术美。


              旺园雅驻,曲水流觞。在近百年的岁月里,这座民国老校园远离繁华闹市,见证着大同这座城市的发展崛起,见证着大同教育百年的发展,同时又静静地保持着自己的书香圣境。一幢幢巍巍建筑经历时光的打磨,保存下来的一草一物也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剩下那些写在年轮里的青春朝气,更是校园里最美的记忆。在古老的校园里吟诵诗书或穿行其中,花影摇曳,映现出往昔多少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醉美画面。


              22楼2017-01-15 20:34
              回复
                临近景点:大同民国老校园附近景点北有观音堂和云冈石窟,西邻武周山西岩寺。从校园西望,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岩寺(又称“西严寺”)的庙宇。西严寺历史悠久,相传有“先有西严寺,后有大同寺(华严寺)”“先有西严寺,后有大同城”之说。西岩寺位于大同城东十七里的武周山东麓。清代《大同府志》记载:“由涧道盘折而上,依岩垒石,台殿宏丽。明万历年间修,有碑记。”西严寺与王家园的杏园曾引来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足迹,游园、问佛,在明朝盛况空前。明代学者邢缵祖来到此处,乐不思返,赋诗赞曰:“杏花深处几家村?绣野层层密荫屯。夹岸红云遮柳眼,封条白雪妒梅魂。西岩雨气迷芳径,十里河光漾锦痕。绝塞谩嗟春色少,昔人曾此播灵根。

                原《华夏人文地理》、《时尚旅游》、佰程旅行网等多家旅游媒体编辑、主编刘勇先生在介绍大同民国老校园《丁香芬芳中文化传承》一文中指出:“这处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群,办公、集会、教学三个分区清晰,建筑格局体现了当时的风尚,质量也是上乘。如果能找到更多资料,或许还可以查到当时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施工者。......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西方建筑的引进,传统建筑的衰落,以及对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对于历史的可见性来说,建筑是最明显的标志。民国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在古代建筑的光环下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不仅是传统建筑需要保护,民国建筑更是如此。民国风和那段历史一样,虽然短暂,但承前启后。先保护好再客观分析,也是传承文明的重要一步。”
                (刘勇先生系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历史学硕士,因钟情于山西人文历史,一年有大半年待在山西,他将自己人文穿越的文字倾注于山西。6年来的人生旅程,他在实践自己的座右铭:“不在山西,就在去山西的路上。”《三晋都市报》2015年9月17日特稿《刘勇:不在山西,就在去山西的路上》,对他予以报道。2017年他的《和刘勇穿越人文山西》微信公众号第一篇推送的就是他写的介绍大同民国老校园的《丁香芬芳中文化传承》一文,认为民国老校园的旅游开发价值很大。)
                如今,投资6亿元兴建的12栋仿民国风格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也已建成使用,学校如何前瞻和科学定位也成为大同全市人民关注的一个焦点。
                客观地说,由于历史原因,大同民国老校园只有480亩且无拓地空间,只适合作为一所大学内部的一个学院而存在。








                23楼2017-01-16 09:39
                回复
                  大同民国老校园是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的现址,该校无论是招生还是毕业证发放都由大同大学统一管理,但由于行政划分等复杂原因,这处校园还未揽入大同大学的怀抱。当前我们应该严格区分大同民国老校园和师范分校这两个概念,前者应该得到最佳开发利用,后者则应在适当分流的基础上与同大教科院进行整合。
                  古都大同,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唯一的一所大学,当仁不让理应尽显古都风韵、儒雅风范。所以,我们大同大学在校园建设上既需要追求现代气派,也需汲养底蕴情致,在这个意义上,大同大学理应找寻并延续古都文脉,大同民国老校园理所当然应成为大同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校区。
                  我们需要看到: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有条件的师范学校纷纷并入所在城市大学,成为教师教育学院。例如:上海师范早在1996年就已并入上海师大,杭州师范于2002年并入杭州师大。2000年3月,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全国师范学校的标杆)与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组合为南京晓庄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大学。2000年3月3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并入淮阴师范学院。2008年11月16日,曲阜师范学校并入济宁学院,成为济宁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并入莆田学院,设立莆田学院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学院。2007年9月,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兰州城市学院。2011年12月,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并入首都师范大学正式宣布,成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2002年1月7日,菏泽师范并入菏泽学院。2011年10月,山东单县师范、郓城师范并入菏泽学院。2011年4月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并入潍坊学院,改名为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目前在全国教育格局中已经落后的山西省,先进城市原同类学校也早已实现飞跃发展,
                  原太原师范早已成为本科级太原学院(省属)的一部分,
                  忻州师范早已成为本科级的忻州师范学院(省属)的一部分,朔州师专也已启动升本工作。
                  我市相关学校已经落后先进校20多年!教育兴则市兴,教育强则市强。教育是大同的重大民生议题。大同的未来靠人才,人才是重中之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推进大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改善生源质量,淘汰教育领域的落后过剩产能,提升旅游文化、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办学层次和水平,增强办学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学生经济,扩大多重消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大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大同市应本着科学前瞻、创新思维、稳妥可行、校地融合、资源整合、多赢发展的改革思路,大力推动我市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大同大学师范分校在适当分流的基础上并入大同大学教科院组合为大同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同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与大同大学历旅学院互换地址,将这里建成大同高层次旅游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暨旅游文化研发中心。开放金币了近百年的古老校园,充分发挥这一处国宝文物校园教育和旅游文化的双重功能。

                  资源整合后的大同大学拥有三个校区,主校区2000亩,煤炭工程学院校区400多亩,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新校区500亩,将大大提升同大实力,同大因拥有民国老校园这一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权更具文化底蕴、艺术美感和历史厚重感。三校区——主校区在御东,两个分校区——煤炭工程学院校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新校区在城西,呈现出一种富有张力的文化辐射格局,三校区间学生的流动将形成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无疑会推动了大同当地的消费,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大同大学学生也可深切地感受作为中国大古都的大同,亲近大同,宣传大同。更为重要的是此举可为大同旅游文化和基础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更优质的高层次应用人才,为大同乃至全国的旅游文化和基础教育发展再立新功。充分发挥大同大学作为我市唯一高校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的功能。


                  24楼2017-01-16 09:47
                  回复
                    旅游文化是全是大局,任何人都不能阻拦


                    26楼2017-01-17 11:01
                    回复
                      举全市之力办好大同大学!









                      28楼2017-01-18 15:58
                      回复
                        不赖,这种随时能盖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01-18 17:01
                        收起回复
                          http://mp.weixin.qq.com/s/Y4BmYJypSA0yjCwSQIcWfg 大同市与大同大学共商旅游文化发展大行动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7-01-21 17:39
                          回复
                            只有一所破大学的城市,还有发展前途吗?


                            32楼2017-04-09 0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