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腾吧 关注:7贴子:592

一些零碎,到哪儿写哪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想归整统顺一下类别再发帖,结果…哼…
----
算鸟,想到什么写什么
----
挚爱镇楼,图by海滨姐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0 11:39回复
    之前在楼里有小伙伴问近期的抒/情/歌/曲是否都采用了低/喉,灵魂不是,我讨厌的朋友 是。
    ------
    特别在换声点后是低/喉且后/端/发/声,与过去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点/大/点/小吧
    -------
    什么是点大点小呢?等我吃完饭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20 11:48
    回复
      言归正传,神马是点大点小呢?说白一点就是发/声/面积,点大是发/声面积大 点小自然就是发/声面积小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20 14:24
      回复
        我们都知道声音的产生是:气息对声带的作用,气息通过两条声带之间的空隙时使其振动发声(中间的空隙叫做声门)气息通过声门的面积越大 对声带的作用点就越大 声带振动的面积就越大,这就是大白话意义下的---点大。换言之,当气息通过声门的面积越小,声带振动的面积就越小,这个就是---点小。
        -----
        好像一根环形的橡皮筋,橡皮筋两侧就是声带,中间那个孔就是声门,将两侧拼合就叫做闭合,不发声时橡皮筋是完全闭合的,科学的发声就是闭合其中一部分挡气支撑,未闭合的部分接受气息推动 振动发声。
        ------
        闭合前面部分就是后端发声,闭合后端部分就是前端发声,当然中端也是可以发声der,不过那个不好控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20 15:17
        回复
          红色那一部分就是声门…
          呃…我发4这是一个正经的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20 15:25
          收起回复
            我藤早期的唱法比较大开大合,强大的胸声配合靠后的发声点,比例恰当的喉下和锁骨位气息支撑带来丰富的喉腔与胸腔共鸣的加持,形成音色灿烈浑厚、声场辽阔宽大的共鸣声,就像拥有大体积箱体的大提琴,让整个声音特别的宽厚有力,在细腻的时候声音的芯子也能起到刻画细节的作用,可谓是粗中有细,极具听觉感上的刺激。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0 15:47
            收起回复
              这里既然提到了共鸣,就顺便说一说共鸣吧,实际上声带加上共鸣就有了所谓的音色。
              ------
              唱歌是靠气息推动声带使其振动发声,而理论上说这时可听到的声音应该是“啪啪啪”可之所以有现在的声音就是因为啪啪啪通过共鸣腔被美化了这个美化的过程叫做“传声”。
              -----
              人体主要的共鸣腔有胸/喉/咽/口/鼻/头,以喉头声带分界,鼻腔头腔等位于高处称之为高位置共鸣,反之就是低位置共鸣。
              ------
              啰嗦一句什么叫做好音色呢?有个总结非常经典:锋利而不尖锐的声音就是好音色。锋利感通过丰富的口咽反射和高位置共鸣来实现,宽厚度通过稳定的气息支撑配合良好的发声咬字习惯来实现。另外声音的变化多来自于头腔鼻腔等处,与胸腔关系不大。
              -----
              大家可以结合我藤前期和后期的音色做对比,看看哪种质量更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20 16:24
              回复
                下班,有空再说,接下去想说说前端和后端的区别以及为什么很多地方会要求低喉后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20 16:35
                收起回复
                  我是不是这个吧的元老,花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21 13:08
                  回复
                    很多人都在说为什么靠后要不要我来解释一下?
                    -------
                    头腔缺失会减少声音的穿透锋利度,胸声太少会影响传声的宽度,两样一起缺…现场效果一定不好再加上高音音色丢失,5/0/0又不傻啦啦啦啦啦啦~吹吹们又何必装耳聋听不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1-31 15:31
                    收起回复
                      對了,這吧是不是有個貼刪了?是因為我說了那句不應該全名嗎?(我純粹是好意啊)
                      其實我很喜歡看這吧的文章,雖然看不太懂。


                      15楼2017-02-01 18:09
                      收起回复
                        顺便飘扬你藤的2/期唱法,大概很多人觉不出来,懂的人那种尿/性也不会说出来,我是不懂为毛有些人的耳朵有时候好有时候聋
                        -------
                        你藤这首中低音区放弃了早期的挂胸声 开咽腔 用更接近国语说话的方式来唱,高音区用的摇滚嘶吼技术,压缩声带 打开头声 调整小舌的角度,技术含量非常高。
                        ------
                        走来走去的那啥真比不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2-01 18:26
                        收起回复
                          有時候我覺得不是耳聾,而是心盲。


                          17楼2017-02-01 18:40
                          回复
                            听哭了其中一首,想起某小屋故意唱错歌词的大兄弟,其实感谢你后来还来过,有些可以成为信仰的名字最终还是变成了默默经过,有些东西来得不是时候,说来算是一种悲哀吧…我记得那句唱错的歌词:谁会和你穿一样的爱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2-05 00:36
                            回复
                              闲赋在家,接着写这贴吧
                              -------
                              因为隔壁有人提到了咬字就说说咬字吧~其实圈内还有一位女王的咬字和你藤很像,就是最近演唱会要合作那位,为什么呢?我之前说过在个手舞台上藤算是意识最先进的也是这个原因:会根据曲风调整咬字。
                              -------
                              其实不妨回想,菇凉听不到朋友这类偏东方式审美的编曲他会遵循东方式表达,基本的发音基本的通道偶尔撕裂少量压缩;而在某些偏西方式编曲的歌里就会以西方式表达方式来诠释 包括中文咬字,因为咬字其实牵扯到很多技术 比如喉舌比如压缩…所以不论你觉得他唱得好不好 他的作品是高度统一融合的,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突然觉得kc好厉害的原因,顺带一提我之前在某乐评说了真滚的第3首不如第2首,原因就在于西方式审美和东方式表达的冲突(这点与牙刚好相反)。
                              ------
                              也许是摇滚的原因吧~他一直在找曲与唱的融合,在现在这个审美观念下很难 当然融合也还差那么点意思,可是我十分期待之后的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4-16 1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