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老家过年
丁永勋
小时候老家郸城过年的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在我小的时候,乡下过年的周期被拉得很长。大概“腊八”前后,各种年货就开始上市了,忙了一年的农人,开始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做准备。
主要的工作当然是采购和囤积年货:今天赶集“请”一盘炮,明天再去“请”年画(跟神沾边的东西都不好直接说买,都要说“请”的,说请是说请,但是不给钱人家也是不让拿),后天可能是买一只鸡、一条鱼。
这些现在一个上午就可以买齐的东西,非要分开赶好多个集,好像就是为了享受那个“购物的过程”。熟人互相见面,打招呼也是围绕这个进行:年办齐了吗?过年的炮“请”了吗?其实也没有什么稀罕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日子紧啊,鱼啊肉啊都是奢侈品,过年才舍得吃。
“办年”的采购过程一般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前后都基本完成了。余下的准备活动基本就在家里进行。
一般在小年前后,各家就开始发面蒸馍了。这次蒸馍跟平常不同,要一次蒸很多很多,至少要能吃到过了正月初五。这期间谁家动火蒸馍,会被人看不起的。不过馍放得时间长了,就会变黄变干,甚至天热还会长绿毛。为了“保鲜”,有的人家就用硫磺熏,但这也不是好办法,一股硫磺味儿,不好吃是其一,听说还可能致癌。但那时候是不管这么多的,家家都要比谁家蒸的馍多,蒸得白。
我记得一般是头天晚上活上一大笸箩面发着,半夜还要起来“接”一次面,所谓“接面”,就是给面翻个身,再加上一些干面揉揉。由于面团太大,一个人顾不过来,妈妈总是半夜把我叫醒,睡眼惺忪地给她打下手。
蒸馍那天不仅蒸馍,还要蒸大馍和枣山,家里有小孩的还要蒸个兔子、小狗什么的。过年“送大馍回枣山”是我们那里独有的风俗。所谓大馍,就是很大的馍,比平常吃的馍至少大一倍,上面要顶上花放一颗红枣。大馍是不能随便送的,都是给老人和长辈的,事先要计算好,亲戚里有几个老人就蒸几个。关于送大馍的来历和起源时间,已经很难查考,大概是为了表明儿女永远奉养老人的意思。
其实大馍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因为个头大,还往往蒸得半生不熟。但是还是要送,年后闺女回娘家,如果不送大馍,拿再多补品营养品也会被老人骂回去。近年,倒是蒸的少了,因为精明的商家推出了“面包大馍”:样子还是大馍的样子,而且更松软好吃了。
枣山,就是用面盘出各种花纹,接成山的形状,上面放满了枣,蒸出来就连在一起,像座小山一样。一般是长辈作为回礼送给来走亲戚的晚辈。
腊月二十五前后,家家还要炸东西。一般是炸丸子、炸鸡鱼、炸豆腐。还有就是炸果子,就是白面或者米面片撒上芝麻直接放在油里炸,一般作为过年招待客人的零食。炸东西的时候,有一个很怪异的规矩,让我很不理解:不能多说话,比如不能说油开了,不能说炸焦了,甚至不能说“我渴了”。我们家规矩大,小时候因为炸东西的时候乱说话,我没少挨妈妈的打。
家乡过年,可以大年除夕为界,分为前后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储备物资,后一阶段则是集中消费。
到了除夕,真正的年才算来到。这时候,能回家的基本已经到家了,这一天,春联要贴出来,饺子要包出来,最重要的当然是除夕晚上那顿饭——也许“过年”80%的意义,就在这顿团圆饭了。
除夕夜,照例是不能早睡的,因为要“守岁”。现在有电视,可以看春节晚会,不管它有多烂,总是有个打发时间的营生啊。不知道以前的人们守岁都干什么。
大年初一,零时一过,天地间就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了,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香味,可以好几天不散。一般的人家都是凌晨四五点起来,放鞭炮,吃饺子,这叫“起五更”。然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上坟。作为家中的长子,这是我每年必做的功课,还要在坟头规规矩矩给未见过面的奶奶磕上几个头。
大年初一天稍微放亮,就要出去拜年了。我们那里拜年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是血缘关系较近的组成一个小分队,要把全村家里有长辈或老人的人家都拜个遍。这个时候,哪怕两家平时有仇,打破头,也要捐弃前嫌,到对方家里拜年。
以前拜年,据说是要真磕头的,不过现在改良了,多数情况下只用动嘴不用动腿了。一般的步骤是:一队人鱼贯进入一家,年长的在最前面带队,见到这家的老人就说:“大爷(大娘),拜个年吧”,主家照例要客气一番:“不拜年不拜年,一来就什么都有了。”接着是主人让烟让零食,寒暄一番,恭维一下主人家今年鞭炮买得长之类的,然后后队变前队,再鱼贯而出。
如此这般,要整整一个上午才能走完全村。我印象中,以前大伙儿走得是很认真的,不过最近几年也慢慢开始懈怠了,串户拜年被许多年轻人变成了呼朋引伴,为打麻将凑人手,这让许多老人痛心疾首。
大年初二开始,过年就进入了走亲访友阶段。初二,一般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也就是孩子走姥姥家,而且必须是带着礼物的。有钱的人家带得多,带的东西好,穷的带得少也没有关系,只是大馍是必不能少的。接下来的几天,按照亲戚的远近亲疏,就这样走下去。家里亲戚多的,走亲戚甚至一直要持续到初十前后。
接着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挑灯笼、吃元宵可能是各地都有的,没有什么特色。以前,我们那里最独特的就是“放天灯”了。这个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出来牵头组织:用牛皮纸糊成一个巨大的口袋一样的东西,口上有铁丝撑起,中间用铁丝穿上一大摞猪油浸透的火纸。这些猪油要由专人拿着坛子挨家挨户一勺勺收来。“放天灯”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村口点起一堆篝火,把“天灯”放在上面,点着油纸,等里面的空气烤热,几个人一撒手,天灯就腾空而起,周围的人一阵阵欢呼,并追着天灯奔跑,有人甚至开着摩托车追出几十里。
小时候农村那些过年的规矩,你还记得多少?这些都是很远的记忆中的事了,放天灯的活动,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组织了。而且,如今过年,已经被压缩在了短短的几天之内,一般“破五”(正月初五)前后,在外打工、上学的都已经踏上了征程。年越过越“短”了,是年味淡了?还是因为天天都像过年了?谁说得清楚呢。
丁永勋
小时候老家郸城过年的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在我小的时候,乡下过年的周期被拉得很长。大概“腊八”前后,各种年货就开始上市了,忙了一年的农人,开始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做准备。
主要的工作当然是采购和囤积年货:今天赶集“请”一盘炮,明天再去“请”年画(跟神沾边的东西都不好直接说买,都要说“请”的,说请是说请,但是不给钱人家也是不让拿),后天可能是买一只鸡、一条鱼。
这些现在一个上午就可以买齐的东西,非要分开赶好多个集,好像就是为了享受那个“购物的过程”。熟人互相见面,打招呼也是围绕这个进行:年办齐了吗?过年的炮“请”了吗?其实也没有什么稀罕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日子紧啊,鱼啊肉啊都是奢侈品,过年才舍得吃。
“办年”的采购过程一般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前后都基本完成了。余下的准备活动基本就在家里进行。
一般在小年前后,各家就开始发面蒸馍了。这次蒸馍跟平常不同,要一次蒸很多很多,至少要能吃到过了正月初五。这期间谁家动火蒸馍,会被人看不起的。不过馍放得时间长了,就会变黄变干,甚至天热还会长绿毛。为了“保鲜”,有的人家就用硫磺熏,但这也不是好办法,一股硫磺味儿,不好吃是其一,听说还可能致癌。但那时候是不管这么多的,家家都要比谁家蒸的馍多,蒸得白。
我记得一般是头天晚上活上一大笸箩面发着,半夜还要起来“接”一次面,所谓“接面”,就是给面翻个身,再加上一些干面揉揉。由于面团太大,一个人顾不过来,妈妈总是半夜把我叫醒,睡眼惺忪地给她打下手。
蒸馍那天不仅蒸馍,还要蒸大馍和枣山,家里有小孩的还要蒸个兔子、小狗什么的。过年“送大馍回枣山”是我们那里独有的风俗。所谓大馍,就是很大的馍,比平常吃的馍至少大一倍,上面要顶上花放一颗红枣。大馍是不能随便送的,都是给老人和长辈的,事先要计算好,亲戚里有几个老人就蒸几个。关于送大馍的来历和起源时间,已经很难查考,大概是为了表明儿女永远奉养老人的意思。
其实大馍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因为个头大,还往往蒸得半生不熟。但是还是要送,年后闺女回娘家,如果不送大馍,拿再多补品营养品也会被老人骂回去。近年,倒是蒸的少了,因为精明的商家推出了“面包大馍”:样子还是大馍的样子,而且更松软好吃了。
枣山,就是用面盘出各种花纹,接成山的形状,上面放满了枣,蒸出来就连在一起,像座小山一样。一般是长辈作为回礼送给来走亲戚的晚辈。
腊月二十五前后,家家还要炸东西。一般是炸丸子、炸鸡鱼、炸豆腐。还有就是炸果子,就是白面或者米面片撒上芝麻直接放在油里炸,一般作为过年招待客人的零食。炸东西的时候,有一个很怪异的规矩,让我很不理解:不能多说话,比如不能说油开了,不能说炸焦了,甚至不能说“我渴了”。我们家规矩大,小时候因为炸东西的时候乱说话,我没少挨妈妈的打。
家乡过年,可以大年除夕为界,分为前后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储备物资,后一阶段则是集中消费。
到了除夕,真正的年才算来到。这时候,能回家的基本已经到家了,这一天,春联要贴出来,饺子要包出来,最重要的当然是除夕晚上那顿饭——也许“过年”80%的意义,就在这顿团圆饭了。
除夕夜,照例是不能早睡的,因为要“守岁”。现在有电视,可以看春节晚会,不管它有多烂,总是有个打发时间的营生啊。不知道以前的人们守岁都干什么。
大年初一,零时一过,天地间就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了,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香味,可以好几天不散。一般的人家都是凌晨四五点起来,放鞭炮,吃饺子,这叫“起五更”。然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上坟。作为家中的长子,这是我每年必做的功课,还要在坟头规规矩矩给未见过面的奶奶磕上几个头。
大年初一天稍微放亮,就要出去拜年了。我们那里拜年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是血缘关系较近的组成一个小分队,要把全村家里有长辈或老人的人家都拜个遍。这个时候,哪怕两家平时有仇,打破头,也要捐弃前嫌,到对方家里拜年。
以前拜年,据说是要真磕头的,不过现在改良了,多数情况下只用动嘴不用动腿了。一般的步骤是:一队人鱼贯进入一家,年长的在最前面带队,见到这家的老人就说:“大爷(大娘),拜个年吧”,主家照例要客气一番:“不拜年不拜年,一来就什么都有了。”接着是主人让烟让零食,寒暄一番,恭维一下主人家今年鞭炮买得长之类的,然后后队变前队,再鱼贯而出。
如此这般,要整整一个上午才能走完全村。我印象中,以前大伙儿走得是很认真的,不过最近几年也慢慢开始懈怠了,串户拜年被许多年轻人变成了呼朋引伴,为打麻将凑人手,这让许多老人痛心疾首。
大年初二开始,过年就进入了走亲访友阶段。初二,一般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也就是孩子走姥姥家,而且必须是带着礼物的。有钱的人家带得多,带的东西好,穷的带得少也没有关系,只是大馍是必不能少的。接下来的几天,按照亲戚的远近亲疏,就这样走下去。家里亲戚多的,走亲戚甚至一直要持续到初十前后。
接着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挑灯笼、吃元宵可能是各地都有的,没有什么特色。以前,我们那里最独特的就是“放天灯”了。这个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出来牵头组织:用牛皮纸糊成一个巨大的口袋一样的东西,口上有铁丝撑起,中间用铁丝穿上一大摞猪油浸透的火纸。这些猪油要由专人拿着坛子挨家挨户一勺勺收来。“放天灯”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村口点起一堆篝火,把“天灯”放在上面,点着油纸,等里面的空气烤热,几个人一撒手,天灯就腾空而起,周围的人一阵阵欢呼,并追着天灯奔跑,有人甚至开着摩托车追出几十里。
小时候农村那些过年的规矩,你还记得多少?这些都是很远的记忆中的事了,放天灯的活动,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组织了。而且,如今过年,已经被压缩在了短短的几天之内,一般“破五”(正月初五)前后,在外打工、上学的都已经踏上了征程。年越过越“短”了,是年味淡了?还是因为天天都像过年了?谁说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