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刚看《红色星球》电影,我觉得跟《火星救援》电影一样不可理喻。既然能造出那么先进的宇宙飞船,飞船设备许多都自动化,只要人为按个电钮就自动运行很多项目。
在人登陆火星前,为啥不能造自动挖掘洞穴的机器人,既然能能运去那么多火星基地舱,为啥不先派机器人先造个永久性地下洞穴基地,密封起来储备必要的氧气或者制造氧气的材料。现在地球上看,德国的农业只用人操作机械就能完成农业播种和收获,之中必要施肥水的供给也是自动化。那么在火星制造的地下基地,用机械人操作或者自动编程让农业机械自动播种收获,就不用怕外在自然天气和生物威胁。
记得网络报道地铁盾构机一天最多掘进20米,一般盾构机宽度约6米,那么细算长宽也就各4米,一天20米就是320立方,就是那么一年干300天,那么就9万多立方的空间。打个富裕,估计只要有水和电,让洞穴挖掘机械人一年里可以在火星造个5万立方米洞穴没问题吧,那就会获得一万平米的空间,生活种植应该没问题。
我看火星登陆,就该先派机械人去选址,找个地质好的地方,用核能给机械供电,然后挖掘地下洞穴,封起来,等后期人类登陆就有基地了。还可以有电动汽车,如果登陆人员没有降落预定地方,还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运去救援设备。人类登陆火星就减少登陆危险。
没看过原著,也许编剧和导演就想制造他能力能想到的危险给大家刺激。
在人登陆火星前,为啥不能造自动挖掘洞穴的机器人,既然能能运去那么多火星基地舱,为啥不先派机器人先造个永久性地下洞穴基地,密封起来储备必要的氧气或者制造氧气的材料。现在地球上看,德国的农业只用人操作机械就能完成农业播种和收获,之中必要施肥水的供给也是自动化。那么在火星制造的地下基地,用机械人操作或者自动编程让农业机械自动播种收获,就不用怕外在自然天气和生物威胁。
记得网络报道地铁盾构机一天最多掘进20米,一般盾构机宽度约6米,那么细算长宽也就各4米,一天20米就是320立方,就是那么一年干300天,那么就9万多立方的空间。打个富裕,估计只要有水和电,让洞穴挖掘机械人一年里可以在火星造个5万立方米洞穴没问题吧,那就会获得一万平米的空间,生活种植应该没问题。
我看火星登陆,就该先派机械人去选址,找个地质好的地方,用核能给机械供电,然后挖掘地下洞穴,封起来,等后期人类登陆就有基地了。还可以有电动汽车,如果登陆人员没有降落预定地方,还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运去救援设备。人类登陆火星就减少登陆危险。
没看过原著,也许编剧和导演就想制造他能力能想到的危险给大家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