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练拳和技击时,整个人体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体系:即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因其开放,故需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或能最的交换;因其远离平衡,故外界的哪怕是微小的刺激,通过系统内部的涨落,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自组织作用,可以达到系统能量 (时间、空间和功能)的超级爆发;或者相反,导致系统崩溃。拳术的借力打人,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从系统的角度看,如果整合得好,系统的整体能力应该大于各个分系统能力的代数和。各个子系统间的配合、支持、互动,协调得好,整个系统就可以产生效益放大的结果。
在这里,远离平衡是必要条件。孙式拳的平地立杆,就是让人体处于非稳定、非平衡、非静止的非线性状态;从而激发内力的产生与凝聚,达到体能效益的最大化。低姿态、低桩、大马步、大弓步的状态,是在求自身的稳定与平衡的前提下,达到“以静制动”,而对于“以动制动”甚或“以动制静”则全无可能。而孙式拳的建构就是建立在“动态平衡,随机平衡,以自己的不平衡来破坏对方的平衡,从而达到自己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的、辩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
临界态就是恰好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在此状态下,人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俗语说:“狗急了跳墙”,以往,从医学的生理学角度,解释为是肾上腺素的应激作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生观反馈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日常练功,就要有意识地把自己逼迫到临界状态。比如:站三体式,一定要站到“浑身栗抖,休似筛糠”,想站都站不起来的地步,此时的一秒钟,或可顶替四平八稳、舒舒服服练功时的一个钟头。孙老先生在自己的书里多次强凋,明确要求:动作要“到极处”,动作要做到家。比如:伸手,就是伸到再也伸不出去为止。为什么?取“物极必反”之理。“阴极而阳,阳极而明”,达到了临界状态,体内本能地就会产生相反的力来对抗与平衡。如手极力前伸到再不能伸时,你会觉得体内有一股向回拉的力油然而生。
打崩拳时,重心本已经坐满在后脚跟上了,若再向下松胯,向下压缩自己的身体,也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力,比主动向前蹬出的力既整又大。兵法之“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临界效应。中国式摔跤,也是典型的以动制静,打破平衡,先打破自己的平衡,然后带动对方失衡。自己只求稳,固然可求不败,但也无法求可胜也。“舍己从人”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临界态的实质,从有形、有象之处说,是增强筋(韧带、肌腱)的拉抻能力。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韧带、肌腱组成,企图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骨骼的物理性状,是不可能的。“易骨”之说,实质上,是提升骨骼的质量,比如:骨密度,骨韧性,等等,并不能改变骨骼的粗细、长度。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的是自身的韧带、肌腱和肌肉这一“物理硬件”。
西方重肌肉,一切的训练方法都是增强肌肉的力量,外家功夫也基本上是在肌肉上打主意:踢木粧,打沙袋,举石锁……莫不着眼于肌肉的力量。而内家功夫首重筋 (韧带、肌腱),谓之“筋长力大”。孙式三拳都取立掌,即取筋长之利。人体的各个关节之所以能够活动,主要是靠筋的拉抻使然。三体式不是某一处肌肉的力量所能完成的,时是全身各个部位的综合效应,靠什么来综合?就是靠筋把全身的骨骼同定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肌肉当然要参与作用,但条件是尽可能少地参与。
放松是所有内家拳的共识。
放松什么?就是肌肉(当然,从软件上说,还有放松精神)。那么临界态是什么?就是放松到不能再放松,还要把筋再“舒展”一下,使之再放松些。人体的每一根筋就是一根弹簧,弹簧的特点是拉得越长,弹性越大(在弹性限度内)。要达到这种效果,肌肉就要尽量少用力。拳经有所谓“为拘魔所捆”的说法,“拘魔”就是你的肌肉所发出的拙力。练拳不在于你多用了多少力,而在于少用了多少力。打拳要“顺其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天、地、人都要效法的终极之道。
如何判断是自然呢?那就是“恰到好处”。不多用一分力,也不少用一分力,刚刚好,够把动作完成。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比如:桌上有一个装满水的茶杯,我们要把它端起来,绝不会用力过猛把水泼洒出来,也绝不会少用力而端不起来;而这样的事,在一个小孩子来做,则难免摇摇晃晃地弄洒。成人做,为什么会有准头?就是因为日常做得太多、太多了,手一接触之前用眼睛一看,就能判断出自己应该使用多大的力。再有上楼梯,我们不会把自己的脚抬得过高,以至远远超过一级台阶的高度时重重踏上去,也不会抬得太低而磕绊,总是会迈到恰恰够上去的高度。没有人会在上台阶时,每一步都用眼睛测量,用脑子计算,然后再指挥腿抬多高。
前面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无意之中是真意”,如果打拳、技击也都能够达到这样自然的地步,岂不就是“打人如走路”了?打拳就如雕塑,把所有没用的、多余的东西去掉了,作品就完成了,也就实现了“怡到好处”。去掉的是什么?对拳来讲,就是拙力、浊气,而留下的就是必不可少的精华。所以,练内家的人永远要记住:“绝不多用一分力”,这样才能达到自然状态,“止于至善处”。所以从无形、无象处说,临界态训练就是训练你的自然反应能力,即自组织能力。
那么,自然态和临界态的关系怎样?临界态是不稳定的,当然也就很难说是自然的,至少是不舒服的状态,那么我们现在同时提倡这两者,岂不是自相矛盾?
首先,自然态是有层次的,随着你的潜能不断地被开发、释放出来,你所能“自然”地做出来的动作就越多,你的自然态的水平就越来越尚,而自然态的提高就是靠一系列临界态的训练得来的。人在没有这种训练时,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多少,还能够得到多少,什么是该留下的,什么是该去掉的,常常会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而在临界态下,你会一下子就明白。
比如:在奔跑中,脚下突然被绊住,身体腾空而前跌,这时你的身体会本能地做出许多反应以维持平衡,而这些反应是超出你支配能力的,这种状态就是临界态。又比如:站无极式,把重心收拢在两脚跟上,随着重心不断后移,会在某一临界点上感到重心超出了平衡面,要向后倒,站不住了。这时你会觉得,自己身上的许多地方在自然地收紧以拉住后倒的身体,而这些又不受你意志的支配,许多是平时连想也想不到的。
所以,在临界态我们可以体验到许多在常态下体验不到的东两,对于提高自己常态时的水平极为有益。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人生要想成大器,最好经历过三种体验:长期生病,长期失业,长期坐牢。这些不都是人生之临界态么?讲的虽不是拳,其理则一也。
综上所述,这八条,亦可称为“八法”,是孙式三拳的共同基础。三拳形式和用法不同,但对整体的要求都是这八条,当然也就是孙式形意拳的特点。
这里面,有几条是外在可以看得到的,其他是内在的,或者是训练方法,八条不是一类性质的,但又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就像“九要”的内容也不是一类性质的,但也要放在一起。
若只从外形上看,孙式形意拳也是容易分辨的,单重和立掌,完全坐在后腿上,前后掌极力塌腕,完全立起来,是最明显的标志。
[本文来自《孙氏内家拳通论》,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在这里,远离平衡是必要条件。孙式拳的平地立杆,就是让人体处于非稳定、非平衡、非静止的非线性状态;从而激发内力的产生与凝聚,达到体能效益的最大化。低姿态、低桩、大马步、大弓步的状态,是在求自身的稳定与平衡的前提下,达到“以静制动”,而对于“以动制动”甚或“以动制静”则全无可能。而孙式拳的建构就是建立在“动态平衡,随机平衡,以自己的不平衡来破坏对方的平衡,从而达到自己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的、辩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
临界态就是恰好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在此状态下,人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俗语说:“狗急了跳墙”,以往,从医学的生理学角度,解释为是肾上腺素的应激作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生观反馈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日常练功,就要有意识地把自己逼迫到临界状态。比如:站三体式,一定要站到“浑身栗抖,休似筛糠”,想站都站不起来的地步,此时的一秒钟,或可顶替四平八稳、舒舒服服练功时的一个钟头。孙老先生在自己的书里多次强凋,明确要求:动作要“到极处”,动作要做到家。比如:伸手,就是伸到再也伸不出去为止。为什么?取“物极必反”之理。“阴极而阳,阳极而明”,达到了临界状态,体内本能地就会产生相反的力来对抗与平衡。如手极力前伸到再不能伸时,你会觉得体内有一股向回拉的力油然而生。
打崩拳时,重心本已经坐满在后脚跟上了,若再向下松胯,向下压缩自己的身体,也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力,比主动向前蹬出的力既整又大。兵法之“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临界效应。中国式摔跤,也是典型的以动制静,打破平衡,先打破自己的平衡,然后带动对方失衡。自己只求稳,固然可求不败,但也无法求可胜也。“舍己从人”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临界态的实质,从有形、有象之处说,是增强筋(韧带、肌腱)的拉抻能力。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韧带、肌腱组成,企图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骨骼的物理性状,是不可能的。“易骨”之说,实质上,是提升骨骼的质量,比如:骨密度,骨韧性,等等,并不能改变骨骼的粗细、长度。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的是自身的韧带、肌腱和肌肉这一“物理硬件”。
西方重肌肉,一切的训练方法都是增强肌肉的力量,外家功夫也基本上是在肌肉上打主意:踢木粧,打沙袋,举石锁……莫不着眼于肌肉的力量。而内家功夫首重筋 (韧带、肌腱),谓之“筋长力大”。孙式三拳都取立掌,即取筋长之利。人体的各个关节之所以能够活动,主要是靠筋的拉抻使然。三体式不是某一处肌肉的力量所能完成的,时是全身各个部位的综合效应,靠什么来综合?就是靠筋把全身的骨骼同定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肌肉当然要参与作用,但条件是尽可能少地参与。
放松是所有内家拳的共识。
放松什么?就是肌肉(当然,从软件上说,还有放松精神)。那么临界态是什么?就是放松到不能再放松,还要把筋再“舒展”一下,使之再放松些。人体的每一根筋就是一根弹簧,弹簧的特点是拉得越长,弹性越大(在弹性限度内)。要达到这种效果,肌肉就要尽量少用力。拳经有所谓“为拘魔所捆”的说法,“拘魔”就是你的肌肉所发出的拙力。练拳不在于你多用了多少力,而在于少用了多少力。打拳要“顺其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天、地、人都要效法的终极之道。
如何判断是自然呢?那就是“恰到好处”。不多用一分力,也不少用一分力,刚刚好,够把动作完成。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比如:桌上有一个装满水的茶杯,我们要把它端起来,绝不会用力过猛把水泼洒出来,也绝不会少用力而端不起来;而这样的事,在一个小孩子来做,则难免摇摇晃晃地弄洒。成人做,为什么会有准头?就是因为日常做得太多、太多了,手一接触之前用眼睛一看,就能判断出自己应该使用多大的力。再有上楼梯,我们不会把自己的脚抬得过高,以至远远超过一级台阶的高度时重重踏上去,也不会抬得太低而磕绊,总是会迈到恰恰够上去的高度。没有人会在上台阶时,每一步都用眼睛测量,用脑子计算,然后再指挥腿抬多高。
前面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无意之中是真意”,如果打拳、技击也都能够达到这样自然的地步,岂不就是“打人如走路”了?打拳就如雕塑,把所有没用的、多余的东西去掉了,作品就完成了,也就实现了“怡到好处”。去掉的是什么?对拳来讲,就是拙力、浊气,而留下的就是必不可少的精华。所以,练内家的人永远要记住:“绝不多用一分力”,这样才能达到自然状态,“止于至善处”。所以从无形、无象处说,临界态训练就是训练你的自然反应能力,即自组织能力。
那么,自然态和临界态的关系怎样?临界态是不稳定的,当然也就很难说是自然的,至少是不舒服的状态,那么我们现在同时提倡这两者,岂不是自相矛盾?
首先,自然态是有层次的,随着你的潜能不断地被开发、释放出来,你所能“自然”地做出来的动作就越多,你的自然态的水平就越来越尚,而自然态的提高就是靠一系列临界态的训练得来的。人在没有这种训练时,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多少,还能够得到多少,什么是该留下的,什么是该去掉的,常常会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而在临界态下,你会一下子就明白。
比如:在奔跑中,脚下突然被绊住,身体腾空而前跌,这时你的身体会本能地做出许多反应以维持平衡,而这些反应是超出你支配能力的,这种状态就是临界态。又比如:站无极式,把重心收拢在两脚跟上,随着重心不断后移,会在某一临界点上感到重心超出了平衡面,要向后倒,站不住了。这时你会觉得,自己身上的许多地方在自然地收紧以拉住后倒的身体,而这些又不受你意志的支配,许多是平时连想也想不到的。
所以,在临界态我们可以体验到许多在常态下体验不到的东两,对于提高自己常态时的水平极为有益。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人生要想成大器,最好经历过三种体验:长期生病,长期失业,长期坐牢。这些不都是人生之临界态么?讲的虽不是拳,其理则一也。
综上所述,这八条,亦可称为“八法”,是孙式三拳的共同基础。三拳形式和用法不同,但对整体的要求都是这八条,当然也就是孙式形意拳的特点。
这里面,有几条是外在可以看得到的,其他是内在的,或者是训练方法,八条不是一类性质的,但又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就像“九要”的内容也不是一类性质的,但也要放在一起。
若只从外形上看,孙式形意拳也是容易分辨的,单重和立掌,完全坐在后腿上,前后掌极力塌腕,完全立起来,是最明显的标志。
[本文来自《孙氏内家拳通论》,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