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吧 关注:6,813贴子:124,556
  • 0回复贴,共1

意拳推手的力学解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意拳推手的力学解析
虽然人体的运动形式千变万化,可是“万变不离其宗”,总脱离不了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所以说意拳的整个训练体系其实就是浑圆力的培养与运用。站桩、试力、走步、发力等基本功是力量的培养,而推手、散手则是力量的运用。在浑圆力的运用阶段需要一些具体的形式来体现。
1 杠杆原理在推手中的运用
在意拳推手中双方搭手的瞬间,无论是单推手还是双推手,都避免不了前臂的交叉接触,从杠杆原理的角度来衡量,搭手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占便宜还是吃亏等问题就会出现。一般在双推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甲用前臂的中间一段压在乙的前臂腕关节处,这种搭手形式显然是甲占了便宜的。而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推手,而要尽量用自己靠近肘关节处的前臂后段去搭对方的腕部。
(2)双方搭手以后,甲的手臂比较靠近自己的身体,而乙的手臂前伸较长,离自己的身体较远,那么此时甲方在形式上又有利于乙方。就如掰手腕一样,甲方曲臂而乙方直臂,孰利孰亏,一目了然。
(3)推手中,手臂无论在上还是在下,都不可直线的去推、拧、压、抬。因为直线运动产生的力是平面的绝对力量,而不是平衡均整的浑圆力。正确的做法应是利用关节的曲折做相反的杠杆运动。即把前臂看成一根撬棍,把双方两臂交叉之处作为支点,利用身体的重量或脚蹬地的反作用力来完成简单的杠杆运动。
2 斜面原理在推手中的运用
在意拳推手训练中,无论两臂的姿势如何变化,两肘始终保持横撑竖裹之力,两小臂始终保持一个斜面的间架而不能抬平,因为一出现平面,就没有力量了。如果非要抬平不可,那么我们就干脆将肘关节在上,腕关节在下,形成一个向下的斜面,仍然要保持斜面的原则。这一切都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假如我们以平面应对对方,因毫无支撑力所以很容易给对方创造机会,甚至承受对方百分百的力量。而以斜面应对,由于斜面特有的支撑力,会大大降低对方的力量,起作用的只是其一部分力量。这无疑会减轻我们手臂的负担,实际上是增强了自己的力量。总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充分利用斜面原理。
3 推手中螺旋力的运用
拳谚曰:“起是钻,落是翻,起手如钢锉,回手似钩杆”、“腰似车轮腿似钻”,等等都是对螺旋力生动的写照。所以说螺旋力在拳术中的运用也是很普遍的,它就像连续旋转的杠杆。此力形成的原因是:在随便动作时,全身大小关节都要有支撑力,所有部位都形成钝形三角,此时,力欲膨胀,又欲收缩,因而全身各部都起了螺旋力,就连腿下也应如此。芗老形容此力为:“螺旋力要多面螺旋,全身各部梢一动作,都有螺旋力”。
所以说在意拳推手中没有直出直入的劲力,要求手臂乃至整个身体都要培养螺旋用力的能力,只有螺旋用力才能将多种力量凝成一股力量。螺旋的利用会节省很多力量,同时也会增长很多力量。
总之,意拳推手就是研究力量运用的方式和方法,力学原理的正确运用才是意拳推手实质性的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力学原理的范畴。而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所谓“绝招”,在力学原理面前会不攻自破。所以说推手中学会了用力则事半功倍,否则不但使不出力量而且容易为别人创造机会。姚宗勋先生曾说:“一个方向上山山穷水尽,但稍加转拨在其它方向却又柳暗花明……人身的关节构造和发行的硬币一样,有一分、二分、五分,就没有必要再铸四分、八分。拳术练习就是在我们身体现有的机能上得以充分的发挥。我们不能幻想练出超自然的力量,而只能是脚踏实地的练习和进行科学指导下的总结。这是意拳始终不渝的科学原则”。姚老先生的一番话恰是对现有的所谓“以气击人”、“十八法、三十六法”等不切实际,违背意拳初衷的无稽之谈最有力的反驳。
所以,学习意拳推手贵在掌握其核心原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功法实战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而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本文图1至图4为作者演示意拳双推手旋法发力。

[本文来自《搏击》2013年11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P属地:山东1楼2017-02-14 16: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