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内劲是精神意志力和肢体原始力的结合能量,其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内劲和原始力具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想让内劲在日常锻炼中有所提升,就必须按照掌握内劲形成规律去持之以恒地训练,日久自然上身。内劲在作用于他人时,不但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同时也有与其他武术运动不同的爆发能量。
一、内劲的涵义
一般认为,太极拳内劲是精神意念、气息呼吸与肢体动作和骨骼肌肉运动完满协调与充分整合后产生出来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的产生,是太极拳规范动作与反复训练的必然结果。
(一)内劲的表现形式,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浑圆劲,其表现为“长、满、沉、整”。长劲就是劲大于形,强不破象。满劲就是气血鼓荡,浑身充实。沉劲就是塌腰松胯,虚领顶劲。整劲就是上下一致,内外合一。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的节节贯穿,支撑八面。
对撑劲,其表现为“上、下、前、后、左、右”。就是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的对拉拔长和压缩反弹。
渗透劲,其表现为“敷、盖、粘”。敷就是缠裹对方,盖就是笼罩对方,粘就是吃住对方。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的缠绵粘连,合住对方。
弹抖劲,其表现为“兑、吞、吐”。兑就是在对方劲来而未及我身之时先把它堵住;吞就是引进落空,吃掉对方劲力;吐就是在对方回撤时跟进发劲。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发放的冷、快、脆。
当然,内劲还有许多表现形式,但极柔和、极刚强,极深厚、极绵长,柔中寓刚、刚中带柔,是其主要特征。
(二)内劲与力的关系,应该说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力是骨骼支撑和肌肉韧带收缩作用的结果,其先天具有,后天通过锻炼可以加强,但不可转移。内劲是把骨骼肌肉原有的能量,通过意气调节而产生的能量,只有使二者很好地协调起来才能表现出来,相互之间可以传导,可以转移。这是两种力量的根本区别,但又具有密切的联系。肌肉产生的外力是内劲的基础,骨骼肌肉有了力量,再通过意气的协调、整合,其内劲之大非同一般。力与劲的关系,也如士兵与部队的关系,士兵个人素质代表原始力,部队的战斗力则代表内劲。如果士兵素质好,部队的协调管理能力也很强的话,其部队战斗力必然很强。部队的协调管理水平,就是我们内劲的修炼层次。打拳练套路等等,就是提高协调管理水平。太极拳内劲,就是通过不断修炼,让整个肌体达到上下一致,内外相合之境地。
太极拳内劲,气源于丹田,力源于腰肌,丹田是发动机,腰肌是发动机的支架,二者协作同步,才能使局部的力通过经络传导到发力点和支撑点两个方面。如力点在右手,支撑点在左脚,那么右手和左脚的力通过意识支配,向下传递到脚至地面,借反作用力向上,经腰肌中转丹田整合,再传递到右手。这时产生的力已经不是原来手上的力了,是一种大于原来好几倍的整合力,这就是所谓的内劲。力的整个传递过程要经过好几个关节,每个关节必须放松,只有放松才能让传导畅通无阻。正如一个士兵到整个部队,每个管理环节都要畅通无阻,才能发挥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打拳要放松,让经络畅通无阻,我们要研究和追求的就是这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劲上身。这个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腰肌中转。所以拳家一致公认,内劲“形于四肢,主宰于腰”。内劲还只是骨骼腰肌的中转和经络传导的整合,还须丹田鼓荡,气机内转,使全身充满膨胀感,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合过程,内劲是许多原始力与内在气血流通相整合的结果。所以太极拳名家十分强调的是“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根据液压原理,初始的力通过经络气血传导整合,产生的压力才会增强加大。所以,内劲一定大于原始力的好多倍。
二、内劲的训练
太极拳内劲是将人体表现于外的动作,和散乱于外的神气,以行拳盘架之规矩,用吐纳导引之方法,把精气收于丹田,与元气相交融,从而产生一种似无而有,似虚而实,似微而博,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的能量。以修炼内劲为宗旨者,不求拳架的奇异和动作的惊险之外形,只求肢体的松静和气血的畅通之内在,修习之法也必求简约。也就是说,内功训练,走架已不重外形动作变化之美观,而重内在气机鼓荡之感应。
(一)盘架子练内劲。
打拳盘架子要让气血最大限度地流通全身,以达到内劲的整合训练。所以,名家强调梢节领劲,节节贯穿。人体有头、手、足五个梢节,头是统帅,太极拳首先要求虚领顶劲,首不领劲,全身无神。再要求沉肩坠肘,举手动臂时让手指领劲。还要求塌腰松胯,举足开步时让脚趾领劲。梢节一领劲,全身骨骼肌肉全都调动起来了,再加上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做所有动作都让丹田气传导至梢节,这时会让身体充满膨胀感,如同充满气的气球。这种感觉要从起式延续到收式,中途不得间断,一间断就是断劲。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连绵不断,就是要让全身气血通过经络流到每个力点和支撑点,且让这个能量流转不停,连绵不断。加上冬夏持之以恒地锻炼,内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聚全身。如果打拳只求外形架子美观,不追求内在的气血流转和全身的充胀感,那内劲是不会上身的。当然,不盘架子也可锻炼内劲,但在此不作论述。打拳盘架子是没有接触点的,也就没有力点可言。但是,打拳要在意识上找接触点。太极拳盘架,大家公认的是要放松,这种放松是心态,关节与韧带的放松,不是没有力点。杨澄甫大师说,练拳要“用意不用力”,其主要是强调意在先,要练内劲。许多名家认为,走势定架时,头、手、足还得充满内劲,这就是梢节领劲。如果全体松塌,没有一处领劲,就不可能练出内劲。因此,名家又有“全身五张弓,处处绷劲,八面支撑”之说。练太极拳必须明拳理,懂内劲。不然的话,打拳跟体操和舞蹈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二)推手练内劲。
两人推手,是通过丹田鼓荡和腰肌支撑的协调,使丹田力向上通过经络传导到手上的接触点,向下传导到脚的支撑点后,在地面反坐力的作用下,经腰肌再传导到手上。所以,名家才有“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之说。推手是求两人的平衡力,接触点的选择和转换是胜败的关键。接触点在运动中瞬息万变,需要不断地捕捉,以求自身的平衡来破坏对方的平衡。谁能先捕捉到这个接触点,谁就能获胜。“引进落空合即出”,引进让对方落空,“合”就是平衡自己的力点,一旦捕捉到,就立即发劲,迫使对方失去平衡。由于这个接触点在运动中不断变化,那就必须使内劲的整合随运动变化而不断调整,一会儿在左手,一会儿在右手,一会儿在手臂,一会儿在手掌,一会儿在化解对方,一会儿在破坏对方。这个变化过程,一定要放松,只有放松才能有很好地感觉,这个感觉就是所谓的“听劲”。放松是相对的,松为了“听”,听为了“拿”(合),拿为了“放”,放松是为了更快地合力和发放。
(三)丹田力的训练。
太极拳是在松柔运动中训练内劲,是调心、调身、调息的综合训练。其间,丹田之鼓荡作用是关键。太极拳练劲不赞成拼命地发劲,而是要体会把气含在身上练劲,让身体充满膨胀感,在一静一动间体悟浑身整合劲。太极拳强调以松柔为根本,浑身肌肉有松才能紧,极松才有极紧,这一松一紧全凭意气内转,丹田鼓荡。内劲之源泉在丹田,丹田是内劲的发动机。丹田以神阙穴为界,有上丹田下丹田之分,我们一般说的是下丹田。在这个区域的肌肉,平时不去感觉它的存在和作用,但练到松活之后就会体会到,这几块腹肌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最能与内气结合,能爆发真正的本能之力。丹田之下是腰胯上的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练到位之后才知道,那里也是可以动的,与小腹肌整合起来,力大无穷,腿上的劲力全源于此。丹田之上是脊椎上的肌肉,说身体是张弓,是个大弹簧,那就是脊椎上肌肉的收缩运动,这几块脊椎骨有了开合,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即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浑身就能有劲。内功的力量全是从腰肌和丹田腹肌上来的,名家的“气守丹田,塌腰松胯”之说,意在充分发挥丹田这个发动机的作用。
三、内劲的运用
太极内劲运用靠根劲,根劲在腰腿之上,根劲扎实,人才能跳得远,蹦得高,出手动腿动作敏捷。若要练好根劲,必须放松练拳,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让人沉着,思维敏捷,在打斗中比劲力更重要,也更可贵;心不慌,手不乱,打拿摔踢随心所欲。腿之根在髋部,也就是腰胯,腰胯关节可以开合。内家高手用腰腿,劲路一打通,一沉胯,脚就能上去,根本不须加速,力量还大得很。用腰胯开合去踢腿,可以近踢身前,远踢丈外,任何距离都发得出劲,让人无法阻挡。不懂腰胯开合的人发腿很难用上力,速度也跟不上,在弹腿抡摆的时候,如果对手大胆地上步一堵就完了。内家发腿在未起脚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过程,想去堵踢腿的人,一近前便正好撞到枪口上。心意拳讲龙虎二气,这脊椎是龙,腰胯是虎,内劲之根就是这两个地方。
太极内劲一靠丹田之气,二靠腰肌之力。因此可以说,腰肌是内劲的支架,丹田是内劲的发动机。腹腔膈膜以下与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就是丹田区域,随着太极逆腹式呼吸运动的变化,有时像皮球富有弹性,有时像钢球充实坚固。所以,内家一脉首先重视丹田开合,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古拳家早有“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之说。所谓圈内,即丹田发力范围之内;所谓圈外,即丹田发力范围以外。所以名家又有“龙为脊椎,虎为丹田”之名言。有了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才能让劲力自内向外节节贯穿。没有丹田开合带动肢体运动开合变化,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出太极内劲之滔滔不绝的波浪劲力的。
太极内劲有明劲、暗劲和化劲,所有内劲都须神气饱满,周身一气。内劲运用还要逐级而上,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为分劲。寸劲不只是以掌根沉按伤人,更是以柔掌发人,能一抖而发放跌人。太极拳之寸劲,积柔成刚,不同于外家拳术的惊炸力,是一种特有的太极弹抖劲,是一种阴阳互变的冷脆劲,发人能让中招者双足离地,腾空跌出。更为上者是太极拳的分劲,如若功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发人不见猛烈之形,跌人却是更妙更奇,被人称之为粘黏颤劲。太极弹抖劲不但可于一接手时就破开对方而直取其要害,而且还有很强的防守功用,可以迅速地化开来力,把化和发合为一个整体劲,这就是神奇的太极内功。
太极拳内劲极柔极微,似水若风,无空不入,无微不至。能随意粘住对方,让对方劲力发不出又脱不掉,从而失控跌出。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就是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最好结局。太极拳内劲又是极柔极刚,是柔中之刚,这种刚劲是按照拳理拳法规范要求,在松柔的练拳中,逐渐达到上下内外,完整一气。这种刚劲又有风之强,水之猛,无坚不摧。这种刚劲既是一种整体爆发力,发力者中心线不位移便可把对方快速击出;又是一种浑圆渗透力,专门击打对方体内深处,直达五脏六腑,包括中枢神经。凡被此劲击打的人,双颊即刻苍白,全身绵软无力,一个照面便被击垮,伏服在地。
综上所述,太极拳内劲是力的感知、力的聚集、力的传递三维一体的产物,是太极拳爱好者循规蹈矩,坚持训练的必然结果。虽然在太极拳习练者身上反映出不同的效果,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能量。在实际运用中,与其他拳术相比,更具神奇之效应。在太极高手身上,那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巨大威力,确实令人难以想象。
[本文来自《武当》2014年11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一、内劲的涵义
一般认为,太极拳内劲是精神意念、气息呼吸与肢体动作和骨骼肌肉运动完满协调与充分整合后产生出来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的产生,是太极拳规范动作与反复训练的必然结果。
(一)内劲的表现形式,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浑圆劲,其表现为“长、满、沉、整”。长劲就是劲大于形,强不破象。满劲就是气血鼓荡,浑身充实。沉劲就是塌腰松胯,虚领顶劲。整劲就是上下一致,内外合一。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的节节贯穿,支撑八面。
对撑劲,其表现为“上、下、前、后、左、右”。就是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的对拉拔长和压缩反弹。
渗透劲,其表现为“敷、盖、粘”。敷就是缠裹对方,盖就是笼罩对方,粘就是吃住对方。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的缠绵粘连,合住对方。
弹抖劲,其表现为“兑、吞、吐”。兑就是在对方劲来而未及我身之时先把它堵住;吞就是引进落空,吃掉对方劲力;吐就是在对方回撤时跟进发劲。主要掌握和理解内劲发放的冷、快、脆。
当然,内劲还有许多表现形式,但极柔和、极刚强,极深厚、极绵长,柔中寓刚、刚中带柔,是其主要特征。
(二)内劲与力的关系,应该说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力是骨骼支撑和肌肉韧带收缩作用的结果,其先天具有,后天通过锻炼可以加强,但不可转移。内劲是把骨骼肌肉原有的能量,通过意气调节而产生的能量,只有使二者很好地协调起来才能表现出来,相互之间可以传导,可以转移。这是两种力量的根本区别,但又具有密切的联系。肌肉产生的外力是内劲的基础,骨骼肌肉有了力量,再通过意气的协调、整合,其内劲之大非同一般。力与劲的关系,也如士兵与部队的关系,士兵个人素质代表原始力,部队的战斗力则代表内劲。如果士兵素质好,部队的协调管理能力也很强的话,其部队战斗力必然很强。部队的协调管理水平,就是我们内劲的修炼层次。打拳练套路等等,就是提高协调管理水平。太极拳内劲,就是通过不断修炼,让整个肌体达到上下一致,内外相合之境地。
太极拳内劲,气源于丹田,力源于腰肌,丹田是发动机,腰肌是发动机的支架,二者协作同步,才能使局部的力通过经络传导到发力点和支撑点两个方面。如力点在右手,支撑点在左脚,那么右手和左脚的力通过意识支配,向下传递到脚至地面,借反作用力向上,经腰肌中转丹田整合,再传递到右手。这时产生的力已经不是原来手上的力了,是一种大于原来好几倍的整合力,这就是所谓的内劲。力的整个传递过程要经过好几个关节,每个关节必须放松,只有放松才能让传导畅通无阻。正如一个士兵到整个部队,每个管理环节都要畅通无阻,才能发挥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打拳要放松,让经络畅通无阻,我们要研究和追求的就是这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劲上身。这个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腰肌中转。所以拳家一致公认,内劲“形于四肢,主宰于腰”。内劲还只是骨骼腰肌的中转和经络传导的整合,还须丹田鼓荡,气机内转,使全身充满膨胀感,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合过程,内劲是许多原始力与内在气血流通相整合的结果。所以太极拳名家十分强调的是“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根据液压原理,初始的力通过经络气血传导整合,产生的压力才会增强加大。所以,内劲一定大于原始力的好多倍。
二、内劲的训练
太极拳内劲是将人体表现于外的动作,和散乱于外的神气,以行拳盘架之规矩,用吐纳导引之方法,把精气收于丹田,与元气相交融,从而产生一种似无而有,似虚而实,似微而博,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的能量。以修炼内劲为宗旨者,不求拳架的奇异和动作的惊险之外形,只求肢体的松静和气血的畅通之内在,修习之法也必求简约。也就是说,内功训练,走架已不重外形动作变化之美观,而重内在气机鼓荡之感应。
(一)盘架子练内劲。
打拳盘架子要让气血最大限度地流通全身,以达到内劲的整合训练。所以,名家强调梢节领劲,节节贯穿。人体有头、手、足五个梢节,头是统帅,太极拳首先要求虚领顶劲,首不领劲,全身无神。再要求沉肩坠肘,举手动臂时让手指领劲。还要求塌腰松胯,举足开步时让脚趾领劲。梢节一领劲,全身骨骼肌肉全都调动起来了,再加上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做所有动作都让丹田气传导至梢节,这时会让身体充满膨胀感,如同充满气的气球。这种感觉要从起式延续到收式,中途不得间断,一间断就是断劲。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连绵不断,就是要让全身气血通过经络流到每个力点和支撑点,且让这个能量流转不停,连绵不断。加上冬夏持之以恒地锻炼,内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聚全身。如果打拳只求外形架子美观,不追求内在的气血流转和全身的充胀感,那内劲是不会上身的。当然,不盘架子也可锻炼内劲,但在此不作论述。打拳盘架子是没有接触点的,也就没有力点可言。但是,打拳要在意识上找接触点。太极拳盘架,大家公认的是要放松,这种放松是心态,关节与韧带的放松,不是没有力点。杨澄甫大师说,练拳要“用意不用力”,其主要是强调意在先,要练内劲。许多名家认为,走势定架时,头、手、足还得充满内劲,这就是梢节领劲。如果全体松塌,没有一处领劲,就不可能练出内劲。因此,名家又有“全身五张弓,处处绷劲,八面支撑”之说。练太极拳必须明拳理,懂内劲。不然的话,打拳跟体操和舞蹈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二)推手练内劲。
两人推手,是通过丹田鼓荡和腰肌支撑的协调,使丹田力向上通过经络传导到手上的接触点,向下传导到脚的支撑点后,在地面反坐力的作用下,经腰肌再传导到手上。所以,名家才有“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之说。推手是求两人的平衡力,接触点的选择和转换是胜败的关键。接触点在运动中瞬息万变,需要不断地捕捉,以求自身的平衡来破坏对方的平衡。谁能先捕捉到这个接触点,谁就能获胜。“引进落空合即出”,引进让对方落空,“合”就是平衡自己的力点,一旦捕捉到,就立即发劲,迫使对方失去平衡。由于这个接触点在运动中不断变化,那就必须使内劲的整合随运动变化而不断调整,一会儿在左手,一会儿在右手,一会儿在手臂,一会儿在手掌,一会儿在化解对方,一会儿在破坏对方。这个变化过程,一定要放松,只有放松才能有很好地感觉,这个感觉就是所谓的“听劲”。放松是相对的,松为了“听”,听为了“拿”(合),拿为了“放”,放松是为了更快地合力和发放。
(三)丹田力的训练。
太极拳是在松柔运动中训练内劲,是调心、调身、调息的综合训练。其间,丹田之鼓荡作用是关键。太极拳练劲不赞成拼命地发劲,而是要体会把气含在身上练劲,让身体充满膨胀感,在一静一动间体悟浑身整合劲。太极拳强调以松柔为根本,浑身肌肉有松才能紧,极松才有极紧,这一松一紧全凭意气内转,丹田鼓荡。内劲之源泉在丹田,丹田是内劲的发动机。丹田以神阙穴为界,有上丹田下丹田之分,我们一般说的是下丹田。在这个区域的肌肉,平时不去感觉它的存在和作用,但练到松活之后就会体会到,这几块腹肌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最能与内气结合,能爆发真正的本能之力。丹田之下是腰胯上的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练到位之后才知道,那里也是可以动的,与小腹肌整合起来,力大无穷,腿上的劲力全源于此。丹田之上是脊椎上的肌肉,说身体是张弓,是个大弹簧,那就是脊椎上肌肉的收缩运动,这几块脊椎骨有了开合,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即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浑身就能有劲。内功的力量全是从腰肌和丹田腹肌上来的,名家的“气守丹田,塌腰松胯”之说,意在充分发挥丹田这个发动机的作用。
三、内劲的运用
太极内劲运用靠根劲,根劲在腰腿之上,根劲扎实,人才能跳得远,蹦得高,出手动腿动作敏捷。若要练好根劲,必须放松练拳,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让人沉着,思维敏捷,在打斗中比劲力更重要,也更可贵;心不慌,手不乱,打拿摔踢随心所欲。腿之根在髋部,也就是腰胯,腰胯关节可以开合。内家高手用腰腿,劲路一打通,一沉胯,脚就能上去,根本不须加速,力量还大得很。用腰胯开合去踢腿,可以近踢身前,远踢丈外,任何距离都发得出劲,让人无法阻挡。不懂腰胯开合的人发腿很难用上力,速度也跟不上,在弹腿抡摆的时候,如果对手大胆地上步一堵就完了。内家发腿在未起脚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过程,想去堵踢腿的人,一近前便正好撞到枪口上。心意拳讲龙虎二气,这脊椎是龙,腰胯是虎,内劲之根就是这两个地方。
太极内劲一靠丹田之气,二靠腰肌之力。因此可以说,腰肌是内劲的支架,丹田是内劲的发动机。腹腔膈膜以下与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就是丹田区域,随着太极逆腹式呼吸运动的变化,有时像皮球富有弹性,有时像钢球充实坚固。所以,内家一脉首先重视丹田开合,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古拳家早有“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之说。所谓圈内,即丹田发力范围之内;所谓圈外,即丹田发力范围以外。所以名家又有“龙为脊椎,虎为丹田”之名言。有了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才能让劲力自内向外节节贯穿。没有丹田开合带动肢体运动开合变化,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出太极内劲之滔滔不绝的波浪劲力的。
太极内劲有明劲、暗劲和化劲,所有内劲都须神气饱满,周身一气。内劲运用还要逐级而上,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为分劲。寸劲不只是以掌根沉按伤人,更是以柔掌发人,能一抖而发放跌人。太极拳之寸劲,积柔成刚,不同于外家拳术的惊炸力,是一种特有的太极弹抖劲,是一种阴阳互变的冷脆劲,发人能让中招者双足离地,腾空跌出。更为上者是太极拳的分劲,如若功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发人不见猛烈之形,跌人却是更妙更奇,被人称之为粘黏颤劲。太极弹抖劲不但可于一接手时就破开对方而直取其要害,而且还有很强的防守功用,可以迅速地化开来力,把化和发合为一个整体劲,这就是神奇的太极内功。
太极拳内劲极柔极微,似水若风,无空不入,无微不至。能随意粘住对方,让对方劲力发不出又脱不掉,从而失控跌出。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就是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最好结局。太极拳内劲又是极柔极刚,是柔中之刚,这种刚劲是按照拳理拳法规范要求,在松柔的练拳中,逐渐达到上下内外,完整一气。这种刚劲又有风之强,水之猛,无坚不摧。这种刚劲既是一种整体爆发力,发力者中心线不位移便可把对方快速击出;又是一种浑圆渗透力,专门击打对方体内深处,直达五脏六腑,包括中枢神经。凡被此劲击打的人,双颊即刻苍白,全身绵软无力,一个照面便被击垮,伏服在地。
综上所述,太极拳内劲是力的感知、力的聚集、力的传递三维一体的产物,是太极拳爱好者循规蹈矩,坚持训练的必然结果。虽然在太极拳习练者身上反映出不同的效果,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能量。在实际运用中,与其他拳术相比,更具神奇之效应。在太极高手身上,那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巨大威力,确实令人难以想象。
[本文来自《武当》2014年11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