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这个时候,老家那边肯定热闹得很,家家门口点一堆火,男女老少轮流往过跳,这家跳完又跑去下一家,看谁家的柴多,看谁家的火旺,这,便是流传千年的“燎花花”。
去年火把节,我专门去了一趟楚雄,一则是喜欢旅游玩耍,二则是热爱民俗文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楚雄市及其周边,火把节期间,比过年还要热闹,彝人古镇,更是水泄不通。六月二十四晚上,各大广场都是篝火连天,其中数彝海公园最为壮观,一条宽约三十米的大街,一眼望不到边,全是跳左脚舞的彝族同胞和群众。他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男人们弹着月琴,女人们唱着小调,虽然节奏感不强,但却令人心旷神怡。忽然间,我联想到了汉族的“燎花花”,倒是十分相似啊!
昨天到今天我一直搜集关于燎花花的资料,首先,从“燎”入手,其中有一义:假借为"尞",烧柴祭天。《诗·大雅·旱麓》有民所燎矣,释文:“柴祭天也”。再回想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其原本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因为原始人类,认知有限,他们无法解释自然的现象和规律。而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使人类的饮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彻底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于是,人们便开始崇拜“火”、祭祀“火”,之后又发展为祭天、祭祖等。
这种祭祀活动,往往由巫主持,他能够与鬼神相沟通,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祈福,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而古代甲骨文中考证:“巫”和“舞”是一回事。也就是昨晚收听王正强老师《问根秦腔》之开篇中所讲,巫就是舞,舞就是巫,巫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职业歌舞演员”。之后的彝族左脚舞、汉族燎花花、甚至形形色色的社火可能就是由巫这种最原始的“表演艺术”逐渐发展所形成。说到这里,我不能不谈一谈社火艺术,其实最早的社火同样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而燎花花可能就是社火发展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祭火、祭天、祭祖),即就是现在社火艺术的雏形。
百科“彝族火把节由来”中写到:“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其所用的火把恰恰也是蒿草扎成的,和汉族燎花花的柴料完全相同,这仿佛又进一步佐证了二者起源的相似性!
燎,又名燎祭,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关于祭祀的玉帛和牺牲,截至今日我们也能找见它的影子。每年正月十五过后,村里的妇女们便从家里包袱翻出花花绿绿的布头,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坐在一起做“花花”了。这几天,孩子们会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花”系在胸前或者手腕上,相互炫耀、非常可爱。但是,三十晚上,都要把花花取下来扔到火堆里烧掉,希望它能带走孩子们一年的晦气。这种“花花”,也许就是古代所用玉帛和牺牲的衍生品,而“燎花花”的俗名也可能由此而得。
在陇东乡下,人们还要在土坷垃上吐上唾沫,粘上火灰尽力向远方扔去,俗称送干;同时还要用黄纸剪"干娃娃",大人小孩都用香烛往"干娃娃"身上点窟窿,自己身上那里疼就往那里点,点完了再跟连同提前准备好的盐巴和五谷杂粮放进柴火一起烧掉,与礼泉、乾县一带大相径庭!不解的是,甘肃、宁夏、陕西的渭南、铜川等,却叫“燎骚干”、“燎干节”,日子在正月二十三,与礼泉、乾县一带整整差了一周。是否和祭灶一样,有类似“官三民四船五”之说,无从考证。
在西周金文中有“燎于宗周”的铭文,(严一萍《金文总集》)燎祭制度被周族所承袭而有所增益。《周礼·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祡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燎、燔、祡、槱等祭祀天神,应是后人对周礼祀典的追述。《说文》:“燎,祡祭天也。”“祡,烧祡焚燎以祭天神。”《尔雅》:“祭天曰燔祡。”《风俗通·祀典篇》:“槱者积薪燎柴也。”是后人对周礼祀典的解释。丁山先生指出:西周时是“把槱燎之并为燔柴一祀,宗周晚期确已如此。”“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于古无证。”以上选自《卜辞燎祭的演变》一文,说明了在西周的时候,随着甲骨易卦和金文易卦的并蒂兴盛,人们开始用燎祭来占卜(不仅仅是祭祀和祈福),而今天不管是礼泉、乾县一带还是甘肃、宁夏等,也有类似的习俗。就是在燎花花活动中,等到火头渐渐熄灭的时候,一位精壮男子用扫帚猛砸下去,拍火占卜,根据四溅的火星(有麦穗花、小米花、玉米花等,凭想象)来判断各种作物的丰稔。不知与西周时期的卜辞燎祭可有关系。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农历正月九、正月晦(正月三十日,唐代的社火艺术节;另外,这也是与“燎花花”时间最相似的记录)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农历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农历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本来在农历二月一日的中和节,又因与土地神生日冲突,故改为农历二月二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之后,正月晦慢慢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便是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要看真正的“燎花花”(或燎干节),恐怕只能去陕西富平县一带,那里现在还延续着古时的那种祭祀与娱乐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节目丰富多彩、场面热闹非凡。而礼泉、乾县乃至宁夏、甘肃一带,仅剩下了“名副其实”的“燎花花”。当然,关于“燎花花”的起源,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增添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在此不再赘述。
“正月里来是新春”、“不出正月是新年”,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代代相传,整个正月,都算过年,而人们也似乎在用“燎花花”这一民俗活动,庆祝年假的最后一天,驱走霉运、迎接吉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菩提树下正月三十夜于彩云之南)
注:笔者才疏学浅,若有发现错误或者存在不同观点的朋友,欢迎批评和完善!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去年火把节,我专门去了一趟楚雄,一则是喜欢旅游玩耍,二则是热爱民俗文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楚雄市及其周边,火把节期间,比过年还要热闹,彝人古镇,更是水泄不通。六月二十四晚上,各大广场都是篝火连天,其中数彝海公园最为壮观,一条宽约三十米的大街,一眼望不到边,全是跳左脚舞的彝族同胞和群众。他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男人们弹着月琴,女人们唱着小调,虽然节奏感不强,但却令人心旷神怡。忽然间,我联想到了汉族的“燎花花”,倒是十分相似啊!
昨天到今天我一直搜集关于燎花花的资料,首先,从“燎”入手,其中有一义:假借为"尞",烧柴祭天。《诗·大雅·旱麓》有民所燎矣,释文:“柴祭天也”。再回想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其原本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因为原始人类,认知有限,他们无法解释自然的现象和规律。而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使人类的饮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彻底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于是,人们便开始崇拜“火”、祭祀“火”,之后又发展为祭天、祭祖等。
这种祭祀活动,往往由巫主持,他能够与鬼神相沟通,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祈福,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而古代甲骨文中考证:“巫”和“舞”是一回事。也就是昨晚收听王正强老师《问根秦腔》之开篇中所讲,巫就是舞,舞就是巫,巫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职业歌舞演员”。之后的彝族左脚舞、汉族燎花花、甚至形形色色的社火可能就是由巫这种最原始的“表演艺术”逐渐发展所形成。说到这里,我不能不谈一谈社火艺术,其实最早的社火同样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而燎花花可能就是社火发展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祭火、祭天、祭祖),即就是现在社火艺术的雏形。
百科“彝族火把节由来”中写到:“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其所用的火把恰恰也是蒿草扎成的,和汉族燎花花的柴料完全相同,这仿佛又进一步佐证了二者起源的相似性!
燎,又名燎祭,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关于祭祀的玉帛和牺牲,截至今日我们也能找见它的影子。每年正月十五过后,村里的妇女们便从家里包袱翻出花花绿绿的布头,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坐在一起做“花花”了。这几天,孩子们会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花”系在胸前或者手腕上,相互炫耀、非常可爱。但是,三十晚上,都要把花花取下来扔到火堆里烧掉,希望它能带走孩子们一年的晦气。这种“花花”,也许就是古代所用玉帛和牺牲的衍生品,而“燎花花”的俗名也可能由此而得。
在陇东乡下,人们还要在土坷垃上吐上唾沫,粘上火灰尽力向远方扔去,俗称送干;同时还要用黄纸剪"干娃娃",大人小孩都用香烛往"干娃娃"身上点窟窿,自己身上那里疼就往那里点,点完了再跟连同提前准备好的盐巴和五谷杂粮放进柴火一起烧掉,与礼泉、乾县一带大相径庭!不解的是,甘肃、宁夏、陕西的渭南、铜川等,却叫“燎骚干”、“燎干节”,日子在正月二十三,与礼泉、乾县一带整整差了一周。是否和祭灶一样,有类似“官三民四船五”之说,无从考证。
在西周金文中有“燎于宗周”的铭文,(严一萍《金文总集》)燎祭制度被周族所承袭而有所增益。《周礼·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祡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燎、燔、祡、槱等祭祀天神,应是后人对周礼祀典的追述。《说文》:“燎,祡祭天也。”“祡,烧祡焚燎以祭天神。”《尔雅》:“祭天曰燔祡。”《风俗通·祀典篇》:“槱者积薪燎柴也。”是后人对周礼祀典的解释。丁山先生指出:西周时是“把槱燎之并为燔柴一祀,宗周晚期确已如此。”“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于古无证。”以上选自《卜辞燎祭的演变》一文,说明了在西周的时候,随着甲骨易卦和金文易卦的并蒂兴盛,人们开始用燎祭来占卜(不仅仅是祭祀和祈福),而今天不管是礼泉、乾县一带还是甘肃、宁夏等,也有类似的习俗。就是在燎花花活动中,等到火头渐渐熄灭的时候,一位精壮男子用扫帚猛砸下去,拍火占卜,根据四溅的火星(有麦穗花、小米花、玉米花等,凭想象)来判断各种作物的丰稔。不知与西周时期的卜辞燎祭可有关系。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农历正月九、正月晦(正月三十日,唐代的社火艺术节;另外,这也是与“燎花花”时间最相似的记录)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农历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农历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本来在农历二月一日的中和节,又因与土地神生日冲突,故改为农历二月二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之后,正月晦慢慢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便是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要看真正的“燎花花”(或燎干节),恐怕只能去陕西富平县一带,那里现在还延续着古时的那种祭祀与娱乐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节目丰富多彩、场面热闹非凡。而礼泉、乾县乃至宁夏、甘肃一带,仅剩下了“名副其实”的“燎花花”。当然,关于“燎花花”的起源,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增添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在此不再赘述。
“正月里来是新春”、“不出正月是新年”,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代代相传,整个正月,都算过年,而人们也似乎在用“燎花花”这一民俗活动,庆祝年假的最后一天,驱走霉运、迎接吉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菩提树下正月三十夜于彩云之南)
注:笔者才疏学浅,若有发现错误或者存在不同观点的朋友,欢迎批评和完善!图片来自网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