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让人惊讶,在香港流行音乐史上,许冠杰和陈百强大概是仅有的两位从来没出版国语专辑的巨星——如果陈百强不早逝的话,出国语专辑也是迟早的事——不靠国语歌打内地市场,却能把粤语歌唱遍全中国,没有这种开创性,唱得再好也未必是“歌神”。
在历史学领域有个观点,大概意思是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一套人为创造出来的文化系统,它可能不是真实的,但经过历代文化的不断强化,久而久之,就融合在真实的历史里了。比如孔子,他提出过什么主张,现代人可能根本不清楚,也不愿意搞清楚,反正一有社会道德问题,我们就愿意搬他老人家出来说事儿。同样的道理,每个领域都有一种“背景音乐”,无论它发生什么变化,演绎出什么剧情,“背景音乐”总会在那里,就像一部史书的源头,讲任何故事都要从它讲起——许冠杰,大概就可以称为香港流行乐坛的“背景音乐”。
1986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将“劲歌金曲荣誉大奖”颁发给了许冠杰。在“歌神”面前,其他的歌手统统让位,不在这一年的主题之内。但不得不提的是,1986年的10首“金曲”中,除了顾嘉辉的《当年情》,其他9首全是由外国歌曲重新填词的,这对创作了无数金曲的“歌神”许冠杰来说,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无奈的讽刺?
在历史学领域有个观点,大概意思是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一套人为创造出来的文化系统,它可能不是真实的,但经过历代文化的不断强化,久而久之,就融合在真实的历史里了。比如孔子,他提出过什么主张,现代人可能根本不清楚,也不愿意搞清楚,反正一有社会道德问题,我们就愿意搬他老人家出来说事儿。同样的道理,每个领域都有一种“背景音乐”,无论它发生什么变化,演绎出什么剧情,“背景音乐”总会在那里,就像一部史书的源头,讲任何故事都要从它讲起——许冠杰,大概就可以称为香港流行乐坛的“背景音乐”。
1986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将“劲歌金曲荣誉大奖”颁发给了许冠杰。在“歌神”面前,其他的歌手统统让位,不在这一年的主题之内。但不得不提的是,1986年的10首“金曲”中,除了顾嘉辉的《当年情》,其他9首全是由外国歌曲重新填词的,这对创作了无数金曲的“歌神”许冠杰来说,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无奈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