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育儿吧 关注:3,409贴子:3,049
  • 0回复贴,共1

闵行,初中,中考补习班-做好两项任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闵行,初中,中考补习班-做好两项任务
新王牌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考改革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2017年的工作重点和“十三五”时期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大政策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很多家长面对领导讲话与政策文件时,都有一种阅读力不够的崩溃感觉。
我们就简而化之来总结一下。
1. 以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与中考制度都终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今年的新高考已经给中考作出了标本。
3门主课(语数英)+3门小课(6门课里选3门)+学生的高中三年综合素质档案=大学录取
而中考的录取方式也基本是同一个原则。大家可以看到本文后面的北京中考出炉的改革方案。其主要宗旨是:门门都要学,科科都要好,还有综合素质万万别放松了。
综合素质打分项:
●思想品德
●学业水平
●身心健康
●艺术素养
●社会实践
这些项目与我们以前的硬碰硬的分数完全不同了,很多都是软性评比,这样就面临着监管的问题。
2.中考自招的比例以后会进一步放大。目前上海的中考,自招比例是40-60%,以后自招的比例会进一步放大。中考挑选人才会更加注重全面综合考量,而不依赖于一次性的统一考试。
冲刺中考不再是初二初三的事,将从进入初中就开始。因为综合素质平台会记录学生从初中入学开始后的各门学科及素质教育的考核情况。
一直有说,想上美国常春藤,须从10岁就准备。看来教育改革后,中国同理。教育的长线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孩子各项才艺及兴趣的培养选择更需要有战略性的眼光,需要为升学的素质考核这一块增亮添彩。
3.学生学习的导向不再往纵向发展,追求深与难,而变为向横向发展,追求通识,广泛,综合。这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现在处于一个光速发展的时代,以前的培育模式局限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而目前专业的技术人员需求量变少,更需要能跨界的,学识通达的,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创新人才。这是时代变革对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导向。
完全可以预见,以后的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会偏向考知识面,考知识的综合能力,而弃难度。
4.中考改革是2017年教育行业的头等大事。因为它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升小,小升初都是根据中考的指挥棒而行。以难度为主导的小升初模式,今后必将受到中考改革的重创。而夯实基础,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有全方面的学习能力,才是各重点学校考查的重点。
5.副部长再次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看来上海家长们害怕的中职不会缩小招生数量,而是与普通高中并行发展。以前中职招生比例,一直占上海中考近一半。由于这几年中考人数下降,中职比大约为40%左右。
中职虽然是社会的必须,但是高学历为主的中产阶级却难以接受。怎么绕过中职,进入市重点高中这条快车道,需要家长们把握中高考政策,以及国际教育动向,切实做好教育规划。牢牢抓住命运的选择权,而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发展车轮的奠基石,甚至牺牲品。
6.选择学区房不重要,选择在哪个区学习更重要。目前上海最密集的教育新闻就是学区化、集团化、学校联盟。这意味着进哪个学校不重要,进入哪个学校的朋友圈更重要。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划一定是至上而下的。想读哪个高中,就进这个高中管辖的集团圈,学校联盟圈。用一个家长最直白的话说,“我想进哪个高中,我就选择离这个高中最近的好小学,好初中就读。”这话不无道理。


1楼2017-03-07 17: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