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蛮陶院吧 关注:6贴子:35
  • 0回复贴,共1

猫猫石的由来,爨蛮陶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潦浒千年制陶古镇,古称“潦浒石”、“猫猫石”。何为“猫猫石”?据传,古时在潦浒石桥(亦称广济桥)下游几十米的“老虎石沟”附近的河道内,有一块巨石当河而立,巨石中空,每当水浪吞吐其间,便发出类似“猫——猫”的叫声,水流越急,其声越大,故名。后因妨碍航运行船,约在清道光七年(1827)治理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南盘江时被炸。不论潦浒石还是猫猫石,总之潦浒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首儿歌:“猫猫石,猫猫石,捡个石头熬熬吃。……”说的也是这层道理。
潦浒距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36公里,与《爨宝子碑》的出土地只有几公里,现属麒麟区越州镇所辖。潦浒坐落在南盘江边,依山傍水,东临浩浩荡荡的南盘江,西靠龙凤山,整个村子呈南北向狭长形,村中的一条街道长达三里,现有人口1400多户6000余人。
潦浒,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古有“小云南”之称,扼水陆交通的要冲。早在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间,大旅行家徐宏祖(号霞客)在考察了交水(盘江)、自石江后,沿江南下,经潦浒进入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陆良。潦浒有丰富的瓷土资源,瓷土厚达30余米,是发展陶瓷工业的有利条件。潦浒的陶瓷业有近600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即开始用瓷土制作土陶器,随后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陶瓷集镇,“猫猫石的缸”成了潦浒陶瓷器响当当的代名词,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最喜爱潦浒烧制的陶缸、陶罐、陶盆等土陶器,价廉物美。到了清朝后期,陶瓷已遍及滇东北和现贵州省西部地区。潦浒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水路,潦浒地处南盘江畔,所产土陶器可用船上达曲靖、沾益,下通陆良等地;陆路,潦浒是曲靖——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陆良之间的交通要冲,可以把丰富的物产通过车拉马驮运到其他地方。自从1936年曲(靖)赜(良)公路建成通车和南盘江上一座座坝堤闸桥修建,潦浒盯交通要冲地位才逐渐减弱。
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潦浒村边有一座著名的大石桥——潦浒大桥(古称广济桥),因桥全是用巨大的石块相拱而成闻名,距今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全市最大的一座石拱桥。据《古越州志》记载,广济桥建于1874年,竣工于1879年,历时5年,主持人为潦浒村的许万才。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大桥横跨南盘江上,桥长100余米,共五硐(孔),每硐高10余米宽6米。桥的西边还有旱桥与村子相连,旱桥全长50余米,五硐,每硐宽3米高4米。现旱桥在修街道时被拆。百余年来,潦浒大桥经受住了若干次洪水的考验,特别是解放前夕的1949年9月间中共滇桂黔边区游击纵队消灭国民党驻潦浒的曲靖、陆良、沾益、马龙四县联防司令海中鳌部时,大桥上的战斗最为激烈,海部在桥上的炮楼被毁,可大桥安然无恙。如今,桥两边的路基被填高,桥面也铺上了厚厚的混凝土,几十吨重的大卡车往来其上,石桥下的云南省旅游名胜曲靖市南盘江水滚滚向南流去,那哗哗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潦浒人民一段不屈的历史。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3-22 21: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