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难当头
日头西斜,漠上凉风吹起黄沙滚滚,迷得人眼睛生疼。
一只数十人的队伍艰难地行走在这片荒漠里,衣衫褴褛伤痕累累,领头那男人身上零碎的几片甲胄隐约可以看出来,这曾经应该是一队兵将。
“陈将军,咱们在这荒漠中已经走了三日了,怎么还不见潼关的城墙?咱们……是不是回不去了……”说话的是一名瘦小的士兵,身上伤痕不少,灰尘跟血迹混在一起干涸后凝成大片黑褐的痂,看不清长相,却依然能从缺水干哑的声线中听出他的稚气未脱。
领头的男人停下脚步,转身回到队伍中间,喝道,“胡扯什么!身后六千将士以命相搏拖住落胡国数万铁骑,才换得咱们不到百人脱身赶回临丰,咱们身上背着的可是那六千英魂!你怎敢在潼关未至便轻言放弃!”
陈将军嘶哑的嗓子几乎要扯出血来,他转身,坚定地向前走。
他必须走到潼关,这片荒漠跟他的国家接壤的关隘。
他身上背负的英魂,除了他的六千将士,还有他的亲大哥。
他怀中这份密涵,必须,尽快送至国都临丰,呈给他的王上。
他的国,他的家,他的君主,他的亲人,能否逃过一劫,全看他陈怀恩能否走出荒漠,走进潼关!
直到昏昏沉沉倒在松软的沙地上,恍惚中见着眼前两颗明亮的星子,他依然在想着,走啊,起来走啊,循着最亮的那颗星子的方向,走去潼关,将密涵交与王上……
—————————
天佑二十一年,秋。
落胡国忽遣十万铁骑,南下突袭邻国大庆边境。路遇庆国巡查军。交战中,庆国大将陈怀恩缴获落胡密函一封,其中拟定计策,欲与南遥勾结,将大庆南北夹击瓜分。副将陈怀善率六千巡查军以死相拼,阻拦落胡国一万铁骑先锋,将军陈怀恩带百人小队挟密函横穿百鬼漠赶往潼关。
————————
大庆,临丰王都。
“无耻胡邦背信弃义!!”
大殿之上,庆王立在王座之前,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可见已是怒极。
“王上,军情紧急,细算下来,不出七日,落胡国大军便可逼至潼关城下!请王上速定迎敌之策!”
脆生生的少女腔调说出的话语老成严谨,语气中的急切让太阳穴突突狂跳的庆王不禁多看了几眼声音的主人。
这女娃娃眉目灵秀温婉,声音也是水滴玉石般的清亮,只是不着纱不穿裙,却如男孩儿一般青衫短褂,爽直大方的做派活脱脱一个俊逸小公子。
这孩子就是陈怀恩血书中所指之人么?
想到手中绢帕上字字都是老友鲜血书就,庆王痛心疾首之余也是满心疑惑。
陈怀恩与庆王是自幼的交情,以庆王对其的了解,不该是会做出如此儿戏之言的人,于是不禁喝问道,“你是何人?”
区区四字,帝王威压骤然间倾泄而出,偌大一个朝阳殿瞬间沉静下来,气氛愈发凝重,朝臣们本就震惊在猝不及防的战事中,如今更是气都不敢重喘。
“民女苏浣,潼关人士,受陈怀恩将军临终所托,挟密函觐见庆王陛下。”
名唤苏浣的女娃子不卑不亢不紧不慢地回道。
“哦?仅此而已?”庆王拉长了腔调,开始认真观察起这个孩子。
“王上可记得五年前岁末潼关屠城一事?前任潼关县尹苏岑正是家父。当年落胡人潜进关内,见人便杀,家父家母与县中衙役拼死抵抗,换得些许时间供民众逃跑,最终双双惨死在落胡人刀下。民女当日贪玩,不在关内这才侥幸未死,在潼关吃百家饭苟活至今。”
五年前除夕夜,潼关差点被落胡人屠杀了个干净,这一事曾让庆王雷霆震怒,挥师数十万大军一路打进落胡国都京兆府,当时的落胡鹰王亲自出城向庆国致歉,表示潼关一事乃是情报出错导致的天大误会,并许诺以丰厚年供以表诚心。
只因周边各国虎视眈眈,在签订了两国和平相处的条约后,庆军不得不退出了落胡国界。
如今五年过去,落胡鹰王禅退,狼王即位。想不到这新王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到他大庆国来了!
“苏程?”庆王沉吟半晌。
他太记得这个人了,那是真正的才富五车学高八斗,治国治军都是一把好手。可惜当年皇位之争苏岑拒不站队,庆王上位后一怒之下将苏岑贬去了潼关苦寒之地守疆,本只想气他一气,磨磨他的傲骨,过个年把再将他调回临丰。
谁想,当年殿上怒目相向不欢而散,竟是此生诀别。
庆王收回视线,掩去眼底悲凉神色,来回踱了两步,向殿前众臣问道,“落胡蛮子欲犯我疆土,众卿有何想法?”
半晌,左手边队列中行出一人,两鬓斑白面相古板,拧着眉头俯首道,“王上,落胡狼王初登王位根基不稳,这一仗多半虚张声势,恫吓我国,意在雪去前耻。不如我等放低姿态,免了落胡多年的进供也就罢了。”
话音刚落,一片附和之声顿起,直道“丞相言之有理”。
苏浣抬眼一扫,发现附和声都来自左列文官。
日头西斜,漠上凉风吹起黄沙滚滚,迷得人眼睛生疼。
一只数十人的队伍艰难地行走在这片荒漠里,衣衫褴褛伤痕累累,领头那男人身上零碎的几片甲胄隐约可以看出来,这曾经应该是一队兵将。
“陈将军,咱们在这荒漠中已经走了三日了,怎么还不见潼关的城墙?咱们……是不是回不去了……”说话的是一名瘦小的士兵,身上伤痕不少,灰尘跟血迹混在一起干涸后凝成大片黑褐的痂,看不清长相,却依然能从缺水干哑的声线中听出他的稚气未脱。
领头的男人停下脚步,转身回到队伍中间,喝道,“胡扯什么!身后六千将士以命相搏拖住落胡国数万铁骑,才换得咱们不到百人脱身赶回临丰,咱们身上背着的可是那六千英魂!你怎敢在潼关未至便轻言放弃!”
陈将军嘶哑的嗓子几乎要扯出血来,他转身,坚定地向前走。
他必须走到潼关,这片荒漠跟他的国家接壤的关隘。
他身上背负的英魂,除了他的六千将士,还有他的亲大哥。
他怀中这份密涵,必须,尽快送至国都临丰,呈给他的王上。
他的国,他的家,他的君主,他的亲人,能否逃过一劫,全看他陈怀恩能否走出荒漠,走进潼关!
直到昏昏沉沉倒在松软的沙地上,恍惚中见着眼前两颗明亮的星子,他依然在想着,走啊,起来走啊,循着最亮的那颗星子的方向,走去潼关,将密涵交与王上……
—————————
天佑二十一年,秋。
落胡国忽遣十万铁骑,南下突袭邻国大庆边境。路遇庆国巡查军。交战中,庆国大将陈怀恩缴获落胡密函一封,其中拟定计策,欲与南遥勾结,将大庆南北夹击瓜分。副将陈怀善率六千巡查军以死相拼,阻拦落胡国一万铁骑先锋,将军陈怀恩带百人小队挟密函横穿百鬼漠赶往潼关。
————————
大庆,临丰王都。
“无耻胡邦背信弃义!!”
大殿之上,庆王立在王座之前,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可见已是怒极。
“王上,军情紧急,细算下来,不出七日,落胡国大军便可逼至潼关城下!请王上速定迎敌之策!”
脆生生的少女腔调说出的话语老成严谨,语气中的急切让太阳穴突突狂跳的庆王不禁多看了几眼声音的主人。
这女娃娃眉目灵秀温婉,声音也是水滴玉石般的清亮,只是不着纱不穿裙,却如男孩儿一般青衫短褂,爽直大方的做派活脱脱一个俊逸小公子。
这孩子就是陈怀恩血书中所指之人么?
想到手中绢帕上字字都是老友鲜血书就,庆王痛心疾首之余也是满心疑惑。
陈怀恩与庆王是自幼的交情,以庆王对其的了解,不该是会做出如此儿戏之言的人,于是不禁喝问道,“你是何人?”
区区四字,帝王威压骤然间倾泄而出,偌大一个朝阳殿瞬间沉静下来,气氛愈发凝重,朝臣们本就震惊在猝不及防的战事中,如今更是气都不敢重喘。
“民女苏浣,潼关人士,受陈怀恩将军临终所托,挟密函觐见庆王陛下。”
名唤苏浣的女娃子不卑不亢不紧不慢地回道。
“哦?仅此而已?”庆王拉长了腔调,开始认真观察起这个孩子。
“王上可记得五年前岁末潼关屠城一事?前任潼关县尹苏岑正是家父。当年落胡人潜进关内,见人便杀,家父家母与县中衙役拼死抵抗,换得些许时间供民众逃跑,最终双双惨死在落胡人刀下。民女当日贪玩,不在关内这才侥幸未死,在潼关吃百家饭苟活至今。”
五年前除夕夜,潼关差点被落胡人屠杀了个干净,这一事曾让庆王雷霆震怒,挥师数十万大军一路打进落胡国都京兆府,当时的落胡鹰王亲自出城向庆国致歉,表示潼关一事乃是情报出错导致的天大误会,并许诺以丰厚年供以表诚心。
只因周边各国虎视眈眈,在签订了两国和平相处的条约后,庆军不得不退出了落胡国界。
如今五年过去,落胡鹰王禅退,狼王即位。想不到这新王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到他大庆国来了!
“苏程?”庆王沉吟半晌。
他太记得这个人了,那是真正的才富五车学高八斗,治国治军都是一把好手。可惜当年皇位之争苏岑拒不站队,庆王上位后一怒之下将苏岑贬去了潼关苦寒之地守疆,本只想气他一气,磨磨他的傲骨,过个年把再将他调回临丰。
谁想,当年殿上怒目相向不欢而散,竟是此生诀别。
庆王收回视线,掩去眼底悲凉神色,来回踱了两步,向殿前众臣问道,“落胡蛮子欲犯我疆土,众卿有何想法?”
半晌,左手边队列中行出一人,两鬓斑白面相古板,拧着眉头俯首道,“王上,落胡狼王初登王位根基不稳,这一仗多半虚张声势,恫吓我国,意在雪去前耻。不如我等放低姿态,免了落胡多年的进供也就罢了。”
话音刚落,一片附和之声顿起,直道“丞相言之有理”。
苏浣抬眼一扫,发现附和声都来自左列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