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有希的水瓶吧 关注:10,845贴子:119,496
  • 16回复贴,共1

听名家的讲座是否真的能获得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4-10 13:10回复
    去年是迟子建,今天是余华,迟子建的我听了,余华没来的及听,也是课冲突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4-10 13:15
    回复
      其实我在写这个帖的时候心里也有答案,名家毕竟是名家,你也终究是你。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4-10 13:16
      回复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我这里并不是提问哈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4-10 13:16
        收起回复
          其实当时迟子建的讲座说实话,感觉她讲的很生动,但并没有特意传递什么思想。
          她也只主要讲了她年轻时代的故事,文学的创作。
          她那个地方算是比较偏远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的漠河北极村。她讲的是孩童时代的对她文学之路的故事影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4-10 13:20
          回复
            余华我就听不了了。虽然他在这个星期三晚上也会有一场报告会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4-10 13:21
            回复
              听讲座和选修课差不多,顶多激发兴趣。就像余华和迟子建,在中国都是名人,我想去听讲座的,有很多是慕名,就像去旅游合影留念一个道理。专业课都翘的人,去听讲座就更加意义不明。
              比如迟子建,余华的书,至少是名作,去的人是否都看过,迟子建,余华讲的年轻时的经历,比如上山下乡这些现代的大学生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听讲前脑袋一片空白,那去了也没用,顶多拿着手机照两张像,然后回来在朋友圈炫一炫,然后吃顿饭就把讲座忘差不多。
              我认为讲座是给学霸与学神准备的,这些人听完才有启发,有价值,乌央乌央的去一群人看似热闹,其实很浮华。有些人想靠讲座提高点,比如余华迟子建这种。提高文学素养,真的是找错地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10 13:51
              收起回复
                有卵用,还不是水泄不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10 14:27
                回复
                  不明觉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10 15:5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10 19:02
                    回复
                      没听过名家讲座。一般听讲座就是记录关键词,回去感兴趣的搜搜。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10 19:06
                      回复
                        大概有的人会让你打开一个新思路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4-10 2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