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c吧 关注:268,880贴子:12,461,851

【原创-宣传】新群首招_收之桑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话说起来,可就得从前朝说起了...想当初,前朝一位宰相告老还乡之后,从大都一直往家乡的方向走,走到了咱们这,那时落霞晚景,无限黄昏,感叹宦海浮沉,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个身着青衫,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正摇头晃脑地说,旁边的人看了眼他袖口的一块墨痕皱了皱眉头,可他却毫不在意,接着说“...这宦海浮沉,官场失意,可却得到了这片晚霞,从此这老宰相就再也不走了。从此咱这镇子就叫桑榆镇...”
“咳...”这时方才盯着他袖口那人清咳一声,看他身穿青色官服,幞头纱帽,竟是个公门中人,“我说老洛,要不要每次镇上来了新人,都要讲这个故事?...”说着,这公人打了个哈欠,“而且上次是‘前朝一个老尚书被贬’,上上次是‘前朝老中书被罢’,这次就是‘前朝老宰相告老’了?我说,你到底有没有准谱...你这还是教书先生呢,别误人子弟啊...”
那年轻的先生打了个哈哈,“李捕头爱开玩笑,要是每次故事都一样,对得起你口袋里的孔方兄么?”
那捕头闻听,不由得浑身一抖,“说到底,还是想让我请吃茶呗?一张青皮耷拉膀子,还每次都说请客...”说完,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放到桌上,外圆内方,上面“宣德”二字,清晰可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16 20:15回复
    群号码:583531643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16 20:2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以下为群规:
      1.国际三禁。如需发图可向群主和管理申请。批准后可发。
      2.禁苏,禁纯白,禁玻璃心,至于半白我们可以带一带。
      3.进群上皮,水聊适度,记得带套。
      4.禁认亲,这里不是认亲的地方,谢谢。
      5.不禁r18,但是请适度克制,开车请小窗。
      6.如犯以上五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700+自戏,第三次直接飞机票。
      7.本群为全性向,介意请勿进。
      关于考核:
      1.一审人设,皮表在群公告自取,不能看的私戳管理,写完人设公屏。
      2.二审,微审戏,随意找一个审核,对戏2v3(自带梗,每段80+),或自戏300+。3p过审。
      3.男皮前缀括号【】,女皮前缀括号〖〗
      4.一审未过请将前缀改为一审,二审未过请将前缀改为二审。过审后会通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16 20:34
      回复
        全新原创语c,和你一起生活在进大明宣德盛世市井,种田,轻松武侠,写意江湖。
        如果你出身名门,那么少林,武当,峨眉出身的你一定会名满江湖。
        如果你心存正义,愿为社稷谋福利,那么六扇门的大明公务员队伍里将有你忙碌的身影。
        如果江湖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字,混。就是一种情感,就是义字当头。那么漕帮,钱帮,丐帮的你,会从小弟混成一呼百应的大哥。
        如果你只想凭借一身功夫,出人头地,那么,虎威镖局将会多出你这一个大明快递小哥。
        让我们一起建设我们的桑榆镇,桑榆镇有你才精彩。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16 20:49
        回复
          其实镇子的来历并没有像洛元泽说的那么富有哲理。李源是这样认为,虽然那个故事是真的。
          李源刚来到桑榆镇的时候还很年轻,武艺也不错。据老人们说,那时候夏天经常可以看见李源在小河边练功。武功到了一定境界,自然不像街头卖艺的把式,瞧上去似乎很热闹,实则多是些花拳绣腿。所以不常有人去河边看李源练功,因为他总是半蹲在那里,偶尔抽冷子挥动一下,随即又一动不动。时间一长,个把围观群众也觉得索然无味,也就各自散了。
          过了冬天,李源就做上了镇子里的捕快。接到的第一个案子是找回河畔居民家中丢失黄狗一条。
          太阳懒洋洋地升了上来,春天里料峭的寒气随即被和暖的阳光驱散地无影无踪。街坊四邻们端出绑着软垫的竹椅,三五成群地寻块空地,或喝茶看书,或做针线活,或神吹胡侃。
          李源半眯着眼睛坐在巡捕房的门口,端着茶碗在太阳底下晒着。巡捕房的大门两侧各有一尊慈眉善目的石狮子。虽然镇子不大,但官家的威严可是一丁点都不能少的。
          石狮子还是李源央洛元泽折腾出来的。官家拨款有限,李源又舍不得自己那点俸禄。碰巧那段时间,洛元泽迷上了金石雕刻,于是拿起斧凿即兴了一通。事后,李源觉得石狮子怎么看怎么像洛元泽家养的那只猫。洛元泽一阵白眼,不喜欢可以还回来,白拿还挑三拣四的。捕头立刻就蔫了,不再言语。
          桑榆镇的巡捕房倒是独门独院,匾额上烫金的大字“巡捕房”。两扇大门上,又被李源贴上了“闲人莫入”的字样。大多数时候,人们看见笑容可掬,无所事事的捕头大人或站或坐,和过往的街坊四邻打着招呼,身后的大门开了半扇,上面总是留着“巡捕房”、“闲人”的字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千万个人就有千万个不同梦想。不过,梦想的最终表现大抵是一致的,无非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李源当然也不例外,小时候习武的目标,是将来能够肩负起除暴安良,维护天下和平的重任。后来做了捕快,也懂事了不少,只不过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六扇门中的精英,至少也是一州一府年轻有为德高望重的总捕头。再往后,就更加现实了。娶妻、生子、盖房,日子过得殷实,每天有鱼有肉,隔三岔五和朋友们喝上一顿小老酒。以前总是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挂在嘴边,现如今,常常嬉笑着拍拍洛元泽的肩膀,蹦出一句“不鸣则已”。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都埋怨李源。太平盛世的最大缺点,是过于平淡,是永远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事业和机遇。乱世才能出英杰,从死士到刺客,从小人到烈女,或壮烈、或悲惨、或坚贞、或浪漫,或慷慨赴死,或苟且偷生,有大爱大恨,亦有大悲大喜。偶尔,李源会躺在床上,望着屋顶感叹一下自己身不逢时。
          不管怎么样,李源还是很佩服那些能够坚持自己梦想的人。比如,此时此刻蹲在宾归楼对面街沿上,看上去绝对衣衫褴褛的家伙。
          料峭的春寒正在悄悄褪去,不经意间,枝头树梢已经流露出些许春天的气息。青砖铺成的长街两侧,是古色古香的院瓦楼窗。偶尔一枝杏花伸出墙外,粉红的花朵让人产生一丝错觉,仿佛正置身于六月的江南。
          如果此时此刻正巧有人路过桑榆镇宾归楼对面的小街时,一定会对某个貌似乞丐的家伙感到惊诧不已。那人宛如雕像般长时间的一动不动,更为关键的,她神情中的沉稳、淡然、深沉和禅意,是绝对不会在其他乞丐身上找到的。难怪有人说桑榆镇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连乞丐都做得这么有个性。换作李捕头源大人的话来讲:一是要敬业,二是要有梦想,三是执着地追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长街的另一头,桑榆镇的捕快正在想的是,有多久没吃过宾归楼方大师傅烧的菜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16 20:59
          回复
            现在是群主代发时间,各位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16 21:17
            回复
              之前有的小伙伴们不太了解,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本语c群的关键字是大明,盛世,江湖,市井,种田。
              也就是说,高手大侠们也要吃饭生活不是么?
              所以大家在桑榆镇生活,肯定要有一份生计的不是么?
              七十二绝技也当不了饭吃对吧。
              我们群其实没有严格的皮表限制,只要合理,各种身份都可以在桑榆镇扎根。
              而且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有门派势力的...好吧,这个很容易解释,镖师难道就不能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么?街边算卦的难道就不能是武当传人么?开织染坊的小姐姐就不能是峨眉的高足么?
              以此类推,早点摊炸油条的难道就不能是某个棍法大师么?
              希望小伙伴们在看懂了之后,更好地在桑榆镇生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16 21:26
              回复
                现在是群主和小伙伴们的表演时间李捕头的故事给大家讲完了,下面是镇中说书人程先生的故事
                暮春,几番流浪来到这个小镇,坐于茶楼喝茶时一直在想如何跟老板开口让他留我在这当个说书先生,楼空茶凉也没开的了口。
                第二日干干脆脆在破旧城隍庙收拾了几条板凳,一张方桌上放惊堂木,那个折扇就开始说书。
                师父在带我时就讲过,说书人是个贱业,世人允许的说谎家,所以那些历史记得人物就得了,无所谓事情,都随着心意讲便是。
                拿了惊堂木就是一拍,“今个先讲这齐天大圣孙悟空啊,话说他打石头缝蹦出来还生得一身好本领,讲那山上恶霸打了个遍最终做了那山大王……”
                几日连着说书也终是被茶楼老板亲自请去了茶楼有个安定日子。
                于是每日到茶楼报道随着心意胡诌那些个传奇故事,寒去暑来说起来在这也带了九个年头了,自打弱冠至此如今也将而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16 21: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啊,还有酒楼大师傅方大厨的个人表演秀
                  将切好的葱末蒜蓉花生碎并上几种调料勾兑成红艳艳的酸辣酱汁,端起倒进锅里,酱汁触油发出噼噼啪啪的爆响,浓酸辛辣气味悠悠飘出,蔓延到整个厨房。
                  盛了两碗水倒进锅里,片刻,看一锅水已经烧开,漏勺捞起碗中粉丝,手腕抖几抖沥干水,下进锅里。筷子不时搅动,粉丝在锅里沉浮,花生与酸菜在粉丝间漂动。
                  看粉丝变得晶莹透明,抓起洗净的青菜扔锅里,起锅,连汤带粉一起盛进碗里。搁上托盘端出,白巾擦净手上油,笑意温和:
                  酸辣粉,客官慢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16 21:30
                  回复
                    讨饭的小姐姐,背后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啊
                    二十六年前,尹家夫人诞下一名女婴后与世长辞,她生前心灵手巧,酿酒功夫了得,酿制的桃花醉更是一绝,尹氏为女婴取名尹陌九,约莫是“酒”这个字实在不适宜加在女孩子的名字里,于是便取了同音的“九”字。五年后,家道中落,恰逢时疫爆发,尹氏身染时疫,死于家中。尹陌九将父亲同母亲一起埋于西面的山坡后,独自一人徘徊于镇中,风餐露宿,无奈之下只好走出了镇子,赶路途中因为体力不支倒在了路边,后被丐帮长老救回总舵,成为亲传弟子,那都是后话了……
                    天气已经渐渐开始回暖,尹陌九领了命,回到阔别已久的桑榆镇建立分坛。上任前,尹陌九去祭拜了父母,在坟头浇下了一碗自己酿制的桃花醉,随后便离开了。大抵是离开的太久,尹陌九对桑榆镇的记忆已经被她淡忘的差不多了,记忆中的尹家老宅如今成了一座破庙,尹陌九决定在这住下,毕竟这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上任后的尹陌九每日都喜欢蹲在宾归楼对面大街上要饭,这其一是因为人不能忘本;至于其二嘛,自然是为了宾归楼里的方大厨所做的美味佳肴了。每当夜幕降临,尹陌九总会走进宾归楼,坐在角落的那张桌子上,点上一壶好酒、几样小菜,细呷一口杯中酒,勾想起些陈年往忆,恍若隔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16 21:36
                    回复
                      upup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17 07:04
                      回复
                        upup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17 15:06
                        回复
                          up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17 15:27
                          回复
                            upup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4-17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