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教育局内的普通职员找他,让他从德国邮购生活用品,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同样是上班族,这些教育局的职员为何这么有钱?后来他发现,他们利用学籍卖钱,各种辅导材料可以返佣,还可以帮助转学等等,这些都是不菲的收入。一个普通学校的校长,每年都有十多万的购买。这些都是小儿科,自从他认识其他局和市委、政府官员后,才知道,他们每月需要的东西何止万计。一个区的城管科长,只是分管公共自行车,但他每月都要上报数百辆折损,批下来的资金大部分都成了私有财物,还有分管绿化的科长,每年数百万的拨款,真正投入公共设施上的,不足10%......这种毫无社会约束力的公权力,另他吃惊。每次让德国家人帮忙邮购时,这些家人却认为是他自己购买的,因为他们根本没办法想象中国是这样一个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