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工业增加值162.8亿元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62.8亿元,增长10.1%,居全省第3位,创近六年来最好开局。1-2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61.9%,高于全省66.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平稳向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速。全市723万亩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到90%,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59万亩。新获批57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龙头企业“甲级队”和12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农业物联网应用单位发展到28家,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4.2亿元、增长160.9%。 服务业蓬勃发展,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5.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3亿元,增长12.4%,增速居全省第3位。电商企业发展到8500家,网上交易额突破30亿元。 阜城完成拆迁1483万平方米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我市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发展主引擎,大力实施拆违拆旧、城乡环境整治、绿化提升专项行动,一季度完成投资92亿元、增长63%。 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城南新区一期18平方公里主、次干道路网全面贯通,综合管廊及水系绿化项目有序推进,向阳路颍河大桥即将建成,颍柳路泉河桥、京九路等海绵型城市道路加快建设。 城市内涵不断提升。加大阜城棚户区改造力度,一季度完成拆迁1483万平方米,土地供应2088亩、增长2.2倍。双清湾公园即将建成,中清河游园加快建设,8个城市示范街区和公共停车场开工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4.3万平方米,完成造林面积7.5万亩,成片造林任务超额完成。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9.9亿元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9.9亿元,增长30.2%,增速连续23个月居全省首位。在建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05个,完成投资223亿元、占年度计划28.6%,开工项目147个,为全省最多,项目开工率达到66.5%。 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1.9倍。商合杭高铁、郑阜高铁、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阜阳佳海产业新城等一批基建类、产业类项目加速推进。全市开发园区实现经营收入745亿元,增长19.5%。 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44.2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季度,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44.2亿元,增长24.2%。 我市先后举行阜阳(深圳)投资环境说明会,助力“双轮驱动”专项行动战略服务“五大专项行动”银企对接会,银企对接会当天签约项目218个,签约金额243亿元。设立了1亿元的创投基金、10亿元的产业基金,分别与九鼎投资、国家发改委中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签订了200亿元和100亿元的投资协议。 招商项目取得历史突破。一季度已引进华大基因、四维数创、中鹤集团、朗坤物联网等签约、注册项目13个,正跟踪对接大疆无人机、光启信息、三聚环保等洽谈项目27个。 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万户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万户,从业人员增加到116万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全市共办理迁入户籍业务30018人,办理居住证8989张。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7.9%,居全省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932件,增长29.3%。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一季度发生“政银担”贷款24.7亿元,居全省首位。新增“新三板”企业2家、省股权交易中心企业18家,总数分别达到12家、279家,在谈拟上市企业增加到40家。 完成民生类支出107.4亿元 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认真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一季度完成民生类支出107.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提升到86.9%。 牢牢锁定19.2万人年度脱贫任务,统筹推进“十大工程”,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荣获全省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比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