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六年(1667)起,郭守真命弟子刘太静、高太护、吕太普辅助自己在盛京三教堂传道;命王太兴、高太悟、傅太元住持铁刹山云光洞;命刘太琳、王太祥等人分赴千山、医巫闾山及吉林、黑龙江等地建庙布道。
千山,原有五寺,是僧家所居。刘太琳、王太祥抵达后,开始创道教庙宇无量观。此后才陆续修建了青云观、三清观、慈祥观、圆通观、凤朝观、双泉关、太和宫、五龙宫、圣仙宫、圣清宫、朝鲜宫、大安宫、洪谷庵、龙泉庵、南泉庵、鎏嘉庵、观宫庵等,遍于千山。兹后,刘太琳又派其法孙于来炼到辽西医巫闾山传教,创建了老爷岭的盛清宫。继之,道徒又陆续修建了圆通观、海云观、白云宫、碧霞宫、庆云宫、圣贤宫、蟠桃宫、龙潭宫、天仙观、大朝阳观等宫观,收徒甚多。
在吉林,郭守真派其弟子吕太普于康熙十年(1671年)先到宽城子东南的龙泉山泉眼沟建道庙清华宫,后在长春的阜丰山修建庆云观,收徒传道。道光元年(1821年)庆云观监院陈至清,派遣弟子张来总在农安创修保安宫。又有铁刹山弟子王园海在长春西修筑老道观。道光十一年(1831年),庆云观监院张本顺派遣其弟子张永函到韦沙河创修兴隆观,同时,清华宫监院刘一真派弟子张来聪赴怀德杨家大城子创修无量宫。此后,吉林道教扩展,各地观庵普遍。
在黑龙江,郭守真派其弟子王太兴到绥化创修慈云宫,收徒传道。此后,他们在海伦修青云宫,在凌云山修太圣宫。又在海伦修凌云宫,在潘家岗修玉清宫,东大营修松云宫,疙瘩山修玉清宫。在绥化又修关帝庙,建太和宫。之后,在各地又修筑青华宫、治圣宫、太平宫、紫霞观、全真庵、桐善宫、全至庵等宫观,使黑龙江道教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