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大烧饼吧 关注:83贴子:1,243
  • 0回复贴,共1

烧饼先生的由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宋后期,张耒提到洛阳西部山区山民的生活状况时,写诗道:“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大概是一天收入100文左右。四川嘉州渔民黄甲,自祖父以来,世代以捕鱼为业。南宋前期,“家于江上,每日与其妻子棹小舟,往来数里间,网罟所得,仅足以给食”。“极不过日得百钱。”每天一般不超过100文(铁钱)。南宋中期,三峡地区的长江渔民中,“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朝飧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每天的收入,最多也不过100文,全家尚吃不上饱饭。
由此可见宋代两朝通货膨胀很厉害,从水浒传中我们得知一壶白酒30文钱,我们暂且假设在当时白酒是一个烧饼的六倍价钱,那么一个烧饼就是3文钱。既然潘金莲能被西门庆这位风流的大官人看上,那么潘金莲在当时绝对算的上是生活富裕的少妇,至少胭脂水粉肯定少不了,丝绸没有但上好布衣肯定是有的。结合上文的史料,武大郎一家一天至少花销在350-450文之间,这在当时绝对算小资阶级了,由此可见武大郎每天卖的烧饼至少赚700文以上(多出来的存起来),除去材料费就是最少卖出300个烧饼。
当时宋代都城汴梁才不过44万多人,但那是唯一也是例外,宋代当时的县级城市平均不超过2万人,那就是武大郎生活的那个小县城每一100个人就有1.5个人买他的烧饼。那么潘金莲选择西门庆绝对不是因为钱。
为什么一个普通烧饼会有这么大的市场呢,那现在做烧饼的优势在哪里?在位于内蒙古包头市,有那么一家专注于早餐研发、技术推广、营销管理的技术服务企业-烧饼先生,烧饼先生源自老字号,继承和发扬了老店的精良的制作工艺,在老传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以猪肉、牛肉、鱿鱼、火腿、葱油、鸡丁、肉脯、香肠、南瓜、豆沙、密枣 、等为主馅料的十多个不同品种的花式,或咸或甜,或鲜或辣,在温控的电烤炉的烘烤下,烧饼里香外酥,色泽金黄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不管你是何种性情中人,只要你愿意品尝,酸甜苦辣咸五味,总会找到适合你的一种味,烧饼先生制作技艺即有几百年的历史,又结合了现代工业化制作工艺,生产力得到大大的解放!


1楼2017-05-04 15: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