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6-11-26 马鞍山保利大剧院
继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王二的长征》后,音乐剧“黄金铁三角”三宝、关山,再次携手创作,共同谱写《虎门销烟》这一史诗篇章。
《虎门销烟》将于2017年3月在马鞍山大剧院上演。
跌宕起伏的《虎门销烟》
音乐剧《虎门销烟》讲述了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进入广州城,宣布对外国商人的禁烟令,并呈缴了鸦片商们的鸦片,此行为震惊了全世界。然而面对着缴获来的大量烟土,林则徐却不知该如何处置,只好去找丈夫阿忠为烟鬼的倩娘。在倩娘的帮助下,林则徐从阿忠口中得知了销烟的秘法,并在东莞虎门,与众人一同销毁鸦片。
销烟开始,欢歌、颂歌、悲歌、哀歌,此起彼伏,最终汇成最强的声音……

在历史的销烟中唤醒自豪
纵观《虎门销烟》全剧,让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其无与伦比的震撼,在鸦片的侵蚀下,本守家卫国的将领战士、本应养家糊口的青壮劳力、本应帮扶乡里的乡绅大夫,本应女红刺绣的小家碧玉……醉生梦死,行尸走肉,每个社会阶层无一幸免,剧中令人愤懑的迷局中,每个人都无法扮演着自己理应扮演的角色,男女迷失在喧嚣的浮华中,浑浑噩噩,行将就木。而林则徐的到来,击碎了这一切,掀开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具有标志性的一页,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波澜汹涌的历史旋流,唤醒灵魂深处的一腔热血,奋起抵制鸦片,不甘成为东亚病夫,洗刷受侵凌的屈辱。
而今年,正是中国**95华诞暨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中国人早已不再是东亚病夫,作曲三宝、编剧关山、导演黄凯的“黄金铁三角”,再度携手打造爱国主义题材音乐剧巨作《虎门销烟》,又一次唤醒了我们的自豪。

强大的创演阵容
《虎门销烟》的创演阵容,堪称国内音乐剧界的“豪华配置”。艺术总监、作曲三宝,出生于音乐世家,二十余年来作品不断,获奖无数,是国内音乐剧大神级人物;编剧关山,国内著名剧作家,获得过大邱音乐剧节特别奖、文华大奖等,作品脍炙人口;导演黄凯,至今已导演近多部优质的音乐剧目,不少作品开创了中国当代音乐剧的先河。演员阵容也是“老戏骨”林立,饰演过《聂小倩于宁采臣》的刘岩、饰演过《剧院魅影》的蔡忻如、饰演过《妈妈咪呀》的刘子菲、饰演过《狮子王》的高飞……众多“老戏骨”在剧中贡献最强声音,相互“飙戏”让人目不暇接。

直击现场……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在本剧扮演倩娘的蔡忻如
“我之前是唱歌剧的,一进这个圈子我就听说,没演过三宝老师的音乐剧就不算一个真正的音乐剧演员。当时就想,如果我也能有机会演宝爷的戏就好了,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我真的是太幸运了。”

Q:当你看到《虎门销烟》这个题材,你是什么感觉?现在的感觉呢?
一上来觉得这肯定是个男性角色为主的戏,女性角色应该很脸谱化很简单,再加上主旋律题材中的人物可能不会那么“有意思”。但是,通读完剧本之后,之前所有的想法都被颠覆了。音乐剧《虎门销烟》这个剧本可以说是有种剑走偏锋的感觉,完全不是那些通俗意义上的主旋律,另外,它的表现方式给人一种“间离”感,能带着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去重看那段历史。

Q:你觉得“倩娘”这个人物难演吗?
难!我觉得“倩娘“是很复杂的,没法单一的说她是脆弱还是坚强,是温和还是泼辣,毕竟她是处于一个鸦片侵蚀着整个民族的社会背景下的女人,她身处的时代和她所经历的都距离我太远,不过有差距才有挑战嘛!
本剧中扮演林则徐的丁伟

Q:对《虎门销烟》里饰演林则徐的部分的感受是什么?
这个戏,我的大部分唱段,音区相对我来说是比较高的,最早宝爷来听唱的时候,我也提了几句,宝爷回我的是,“怎么就没有点挑战精神呢?”好吧,既然宝爷说了这个,那就挑战呗,再难也要战斗,林则徐销烟那么难,我唱林则徐的,不来点难的挑战一下也不对,是不是。”
丁老师接着说,“这其实是我们第二次合作,上次是《王二的长征》,那个戏里舞蹈多,所以累一些,除了几段唱以外,所有的舞蹈都要一起跳的,虽然我这把年纪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六十多场的巡演,要有挑战精神嘛,是不是。这个戏,《虎门销烟》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歌功颂德的故事,它的立意很新颖,不仅展现了林则徐的功绩,更展现出了关于“人”与“时代”关系的思考。加上它新的形式,从舞台美术到服装,都走了一个写意的路子。

Q:知道您是唱歌剧出身,现在参与音乐剧,您觉得从个人角度看这两者现在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个啊,形式上、制作上的区别还是有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它们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歌剧和音乐剧的差距因为彼此的借鉴和融合,也不再是大家曾经认知里的高雅艺术和商品文化的区别了。如果现在再用老方法去定义和分类,已经很不恰当了,同时,从戏的角度,我认为两者都是主要靠声音去塑造人物的。就如同在《虎门销烟》里,林则徐的一些唱段,如果完全用流行歌的方式去演唱可能会使这个人物缺少一种份量感,所以还是要混搭一些歌剧的演唱方法,使得这个人物更加丰满。同样有很多的传统歌剧,现在也在运用一些音乐剧的制作模式和展现形式推向市场。当下不都讲究混搭、架构、跨界吗?
在本剧扮演阿忠的
⇒刘岩⇐

Q:之前看宝爷的音乐剧你在里面都是很帅的那种角色,第一次演不那么“帅”的烟鬼,是什么感受?
其实一直对自己都想有一个突破,但是我觉得这次还是没有真的突破,“阿忠”虽然不是以前那种帅的角色,但他本身的气质还是一个书生,一个秀才。不过从“烟鬼“这个侧面,倒的确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实帅不帅气无所谓,只要是角色在舞台上能把观众的眼睛抓住就可以了。

Q:你找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肯定要做功课。首先是吃透剧本,再一个就是能找到和人物相关的作品,去参照,比如演“阿忠”的时候,宝爷推荐我去看一个男人吸毒变化的影片。不是要完全照着他做,而是借鉴。因为舞台剧和电影是肯定不一样的。比如排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的时候,我也去看了张国荣电影版的宁采臣,但是,再优秀的表演你也只能借鉴,然后加上自身特有的质感,因为你无法用复刻的表演去准确的表达人物,去超越自己。
关于“阿忠”这个角色,我在网上搜了很多当年吸食鸦片的图片,也百度了一下吸食鸦片过后的反应。我也很感谢我们剧组一个叫黄鹏的演员,他给我介绍了一位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医生,我们通了一次电话,他也大概的给我介绍了一下吸食鸦片的人都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比如“老烟枪”和“新烟民”出现的症状肯定不一样的。找人物就是你之前下的功夫越多,你离这个人物就会越近。
继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王二的长征》后,音乐剧“黄金铁三角”三宝、关山,再次携手创作,共同谱写《虎门销烟》这一史诗篇章。
《虎门销烟》将于2017年3月在马鞍山大剧院上演。
跌宕起伏的《虎门销烟》
音乐剧《虎门销烟》讲述了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进入广州城,宣布对外国商人的禁烟令,并呈缴了鸦片商们的鸦片,此行为震惊了全世界。然而面对着缴获来的大量烟土,林则徐却不知该如何处置,只好去找丈夫阿忠为烟鬼的倩娘。在倩娘的帮助下,林则徐从阿忠口中得知了销烟的秘法,并在东莞虎门,与众人一同销毁鸦片。
销烟开始,欢歌、颂歌、悲歌、哀歌,此起彼伏,最终汇成最强的声音……

在历史的销烟中唤醒自豪
纵观《虎门销烟》全剧,让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其无与伦比的震撼,在鸦片的侵蚀下,本守家卫国的将领战士、本应养家糊口的青壮劳力、本应帮扶乡里的乡绅大夫,本应女红刺绣的小家碧玉……醉生梦死,行尸走肉,每个社会阶层无一幸免,剧中令人愤懑的迷局中,每个人都无法扮演着自己理应扮演的角色,男女迷失在喧嚣的浮华中,浑浑噩噩,行将就木。而林则徐的到来,击碎了这一切,掀开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具有标志性的一页,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波澜汹涌的历史旋流,唤醒灵魂深处的一腔热血,奋起抵制鸦片,不甘成为东亚病夫,洗刷受侵凌的屈辱。
而今年,正是中国**95华诞暨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中国人早已不再是东亚病夫,作曲三宝、编剧关山、导演黄凯的“黄金铁三角”,再度携手打造爱国主义题材音乐剧巨作《虎门销烟》,又一次唤醒了我们的自豪。

强大的创演阵容
《虎门销烟》的创演阵容,堪称国内音乐剧界的“豪华配置”。艺术总监、作曲三宝,出生于音乐世家,二十余年来作品不断,获奖无数,是国内音乐剧大神级人物;编剧关山,国内著名剧作家,获得过大邱音乐剧节特别奖、文华大奖等,作品脍炙人口;导演黄凯,至今已导演近多部优质的音乐剧目,不少作品开创了中国当代音乐剧的先河。演员阵容也是“老戏骨”林立,饰演过《聂小倩于宁采臣》的刘岩、饰演过《剧院魅影》的蔡忻如、饰演过《妈妈咪呀》的刘子菲、饰演过《狮子王》的高飞……众多“老戏骨”在剧中贡献最强声音,相互“飙戏”让人目不暇接。

直击现场……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在本剧扮演倩娘的蔡忻如
“我之前是唱歌剧的,一进这个圈子我就听说,没演过三宝老师的音乐剧就不算一个真正的音乐剧演员。当时就想,如果我也能有机会演宝爷的戏就好了,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我真的是太幸运了。”

Q:当你看到《虎门销烟》这个题材,你是什么感觉?现在的感觉呢?
一上来觉得这肯定是个男性角色为主的戏,女性角色应该很脸谱化很简单,再加上主旋律题材中的人物可能不会那么“有意思”。但是,通读完剧本之后,之前所有的想法都被颠覆了。音乐剧《虎门销烟》这个剧本可以说是有种剑走偏锋的感觉,完全不是那些通俗意义上的主旋律,另外,它的表现方式给人一种“间离”感,能带着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去重看那段历史。

Q:你觉得“倩娘”这个人物难演吗?
难!我觉得“倩娘“是很复杂的,没法单一的说她是脆弱还是坚强,是温和还是泼辣,毕竟她是处于一个鸦片侵蚀着整个民族的社会背景下的女人,她身处的时代和她所经历的都距离我太远,不过有差距才有挑战嘛!
本剧中扮演林则徐的丁伟

Q:对《虎门销烟》里饰演林则徐的部分的感受是什么?
这个戏,我的大部分唱段,音区相对我来说是比较高的,最早宝爷来听唱的时候,我也提了几句,宝爷回我的是,“怎么就没有点挑战精神呢?”好吧,既然宝爷说了这个,那就挑战呗,再难也要战斗,林则徐销烟那么难,我唱林则徐的,不来点难的挑战一下也不对,是不是。”
丁老师接着说,“这其实是我们第二次合作,上次是《王二的长征》,那个戏里舞蹈多,所以累一些,除了几段唱以外,所有的舞蹈都要一起跳的,虽然我这把年纪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六十多场的巡演,要有挑战精神嘛,是不是。这个戏,《虎门销烟》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歌功颂德的故事,它的立意很新颖,不仅展现了林则徐的功绩,更展现出了关于“人”与“时代”关系的思考。加上它新的形式,从舞台美术到服装,都走了一个写意的路子。

Q:知道您是唱歌剧出身,现在参与音乐剧,您觉得从个人角度看这两者现在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个啊,形式上、制作上的区别还是有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它们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歌剧和音乐剧的差距因为彼此的借鉴和融合,也不再是大家曾经认知里的高雅艺术和商品文化的区别了。如果现在再用老方法去定义和分类,已经很不恰当了,同时,从戏的角度,我认为两者都是主要靠声音去塑造人物的。就如同在《虎门销烟》里,林则徐的一些唱段,如果完全用流行歌的方式去演唱可能会使这个人物缺少一种份量感,所以还是要混搭一些歌剧的演唱方法,使得这个人物更加丰满。同样有很多的传统歌剧,现在也在运用一些音乐剧的制作模式和展现形式推向市场。当下不都讲究混搭、架构、跨界吗?
在本剧扮演阿忠的
⇒刘岩⇐

Q:之前看宝爷的音乐剧你在里面都是很帅的那种角色,第一次演不那么“帅”的烟鬼,是什么感受?
其实一直对自己都想有一个突破,但是我觉得这次还是没有真的突破,“阿忠”虽然不是以前那种帅的角色,但他本身的气质还是一个书生,一个秀才。不过从“烟鬼“这个侧面,倒的确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实帅不帅气无所谓,只要是角色在舞台上能把观众的眼睛抓住就可以了。

Q:你找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肯定要做功课。首先是吃透剧本,再一个就是能找到和人物相关的作品,去参照,比如演“阿忠”的时候,宝爷推荐我去看一个男人吸毒变化的影片。不是要完全照着他做,而是借鉴。因为舞台剧和电影是肯定不一样的。比如排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的时候,我也去看了张国荣电影版的宁采臣,但是,再优秀的表演你也只能借鉴,然后加上自身特有的质感,因为你无法用复刻的表演去准确的表达人物,去超越自己。
关于“阿忠”这个角色,我在网上搜了很多当年吸食鸦片的图片,也百度了一下吸食鸦片过后的反应。我也很感谢我们剧组一个叫黄鹏的演员,他给我介绍了一位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医生,我们通了一次电话,他也大概的给我介绍了一下吸食鸦片的人都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比如“老烟枪”和“新烟民”出现的症状肯定不一样的。找人物就是你之前下的功夫越多,你离这个人物就会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