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危机,今年的工作比起往年来说确实难找了许多,今年的毕业生们应该都感觉得出来,具体表现就是。
1、外企大幅度的缩减招聘人数,很多外企都没有来,比如凹凸、科盛讯等;
2、外企来了,也采取拉长招聘战线的方法,比如moto9月份就来了,招聘计划一直持续到12月份;阿朗也是很早就来面试了,但面试也是最近才开始通知的;
3、许多企业不直接签约,比较典型的就是迈瑞,这个公司10月初就结束了面试,但一直不发offer,我知道的都是到了11月底才最后签约的,其次我知道的我一个同学马威尔公司给了口头offer到现在都还没有签。
其次作为电子科大大客户的华为今年也采取压缩招聘计划的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因此这次华为的招聘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招聘的规模很大的,但最后签约的人数较去年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这对科大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当然也有些招聘计划没有受到影响的企业,比如:
1、中兴,中兴今年号称要招5000应届毕业生,这和去年相比应该是很大的提高。最后中兴在电子科大共招走180人。
2、航空、航天、中电集团等国有研究所和单位,招聘计划没有改变,因为毕竟是国企收到波动的影响有限。但这类单位对专业也项目是否对口很是看中,而且某个职位招聘人数有限。
在此种就业情况下,本班到今日的就业情况是这样的:
本班31人,签约25人,未签约人中1人家里已安排就业
中兴:10人
华为:4人
研究所:1人
外企:3人
移动:1人
有几个记得不是很清楚哈
至于待遇,今年毕业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哈,再次进行说明一下
中兴:试用期5750 转正6250
华为:6500+600(600是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加班补助)
研究所:第一年不低于5W
外企:(6500+700)
移动:个人不是很了解哈,
----如此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1、外企大幅度的缩减招聘人数,很多外企都没有来,比如凹凸、科盛讯等;
2、外企来了,也采取拉长招聘战线的方法,比如moto9月份就来了,招聘计划一直持续到12月份;阿朗也是很早就来面试了,但面试也是最近才开始通知的;
3、许多企业不直接签约,比较典型的就是迈瑞,这个公司10月初就结束了面试,但一直不发offer,我知道的都是到了11月底才最后签约的,其次我知道的我一个同学马威尔公司给了口头offer到现在都还没有签。
其次作为电子科大大客户的华为今年也采取压缩招聘计划的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因此这次华为的招聘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招聘的规模很大的,但最后签约的人数较去年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这对科大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当然也有些招聘计划没有受到影响的企业,比如:
1、中兴,中兴今年号称要招5000应届毕业生,这和去年相比应该是很大的提高。最后中兴在电子科大共招走180人。
2、航空、航天、中电集团等国有研究所和单位,招聘计划没有改变,因为毕竟是国企收到波动的影响有限。但这类单位对专业也项目是否对口很是看中,而且某个职位招聘人数有限。
在此种就业情况下,本班到今日的就业情况是这样的:
本班31人,签约25人,未签约人中1人家里已安排就业
中兴:10人
华为:4人
研究所:1人
外企:3人
移动:1人
有几个记得不是很清楚哈
至于待遇,今年毕业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哈,再次进行说明一下
中兴:试用期5750 转正6250
华为:6500+600(600是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加班补助)
研究所:第一年不低于5W
外企:(6500+700)
移动:个人不是很了解哈,
----如此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