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节奏
考研备考时间少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我是从2015年的12月份决定备考北大新传,除去学校安排的实习,满打满算差不多十个月,因此我能提供的是长时间持久战的备考经验,对于想要短期突击的同学并不适用。
首先要说一下学习方法,我墙裂建议每个人都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不仅要有大块的基础、强化、冲刺阶段,每个月也要给自己安排任务,再细化到每周、每天,甚至每小时。有学妹曾经问过我,“你坚持了一个月后,下个月不会懈怠吗?”只要你制定了计划,就会很清楚自己在每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就跟冲关打怪一样,每个月都有新的任务和目标,哪有时间来得及放松懈怠?当然,这个计划也应该是根据自己复习的状态和节奏不断调整的,要留出可以微调的空间。
基础阶段:4-6月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打基础和找到考研状态。
英语这个阶段就背单词。一定要勤动笔,毫不夸张的说,我写的字绝对要比朱伟PPT上的多,他一些在书中没有的自己总结的一串词组啊单词啊特别有用,记起来效率特别高,我就每天早上在图书馆开馆之前背半小时自己的笔记,吃早饭的时候再顺便刷刷扇贝单词。
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不舍得回宿舍舒舒服服睡午觉了,中午吃完饭直接在图书馆趴着睡十五二十分钟,下午开始看专业课。因为我是跨专业,什么都不懂,就从最基础的看起。北大是没有参考书目的,我们看的书也都是从学长学姐经验贴那里一代代传下来,像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人手一本的神书,还有《新闻理论十讲》等基础知识的书,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完的。当时刚接触到这一领域的知识,看到郭书如获至宝,把这本书所有的课后习题都手写了一遍,等半个月后写完才发现我几乎抄完的是整本书,实在心疼浪费的这段时间。其实不管什么书,都把框架列一列就好了,笔记挑重点的做,千万不要抄书!抄书效率太低,而且会给你造成一种“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假象,实则收获付出并不成正比。
考研备考时间少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我是从2015年的12月份决定备考北大新传,除去学校安排的实习,满打满算差不多十个月,因此我能提供的是长时间持久战的备考经验,对于想要短期突击的同学并不适用。
首先要说一下学习方法,我墙裂建议每个人都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不仅要有大块的基础、强化、冲刺阶段,每个月也要给自己安排任务,再细化到每周、每天,甚至每小时。有学妹曾经问过我,“你坚持了一个月后,下个月不会懈怠吗?”只要你制定了计划,就会很清楚自己在每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就跟冲关打怪一样,每个月都有新的任务和目标,哪有时间来得及放松懈怠?当然,这个计划也应该是根据自己复习的状态和节奏不断调整的,要留出可以微调的空间。
基础阶段:4-6月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打基础和找到考研状态。
英语这个阶段就背单词。一定要勤动笔,毫不夸张的说,我写的字绝对要比朱伟PPT上的多,他一些在书中没有的自己总结的一串词组啊单词啊特别有用,记起来效率特别高,我就每天早上在图书馆开馆之前背半小时自己的笔记,吃早饭的时候再顺便刷刷扇贝单词。
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不舍得回宿舍舒舒服服睡午觉了,中午吃完饭直接在图书馆趴着睡十五二十分钟,下午开始看专业课。因为我是跨专业,什么都不懂,就从最基础的看起。北大是没有参考书目的,我们看的书也都是从学长学姐经验贴那里一代代传下来,像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人手一本的神书,还有《新闻理论十讲》等基础知识的书,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完的。当时刚接触到这一领域的知识,看到郭书如获至宝,把这本书所有的课后习题都手写了一遍,等半个月后写完才发现我几乎抄完的是整本书,实在心疼浪费的这段时间。其实不管什么书,都把框架列一列就好了,笔记挑重点的做,千万不要抄书!抄书效率太低,而且会给你造成一种“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假象,实则收获付出并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