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大把的精力花在会议和上报材料上,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推动精准扶贫。2016年某镇里的政法委副书记开了280多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就是一个会。镇里到县城有两小时的车程,来回路上就得半天,再加上开会半天,一天开一个会,基本上就没时间干别的工作了。
一年开280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一场,来回半天,开会半天,也就是说,有的基层干部只要一上班,如果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基层干部直接服务基层和群众,可想而知工作量有多大,可如今却成了“开会干部”和“轮子上的干部”,真是是咄咄怪事。
自反“四风”以来,文山会海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但仍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存在,这说明“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仍未得到根治。而上级之所以热衷于开会,主要是因为开会是一种“白纸黑字”的政绩,只要开了会,有了会议纪要,就等于传达了上级精神,布置了下级工作,于是,便算完成了职责,至于有没有落实,那是基层的事。于是,会议便“一级传一级”地往下开,同一个主题的会议,有的基层干部可能要参加三四回,可以说是“上面千个会,下面连轴开”。
“领导重视”是文山会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些领导干部觉得为了体现对某项工作的重视,就要集中开大会,而且会议开得越“高规格”越好,而不必考虑究竟有没有必要开会,有没有必要让“一把手”参加。哪怕市里开个灭蚊会议,都要乡镇“一把手”参加,以此显示“领导重视”。工作会议不是根据“工作需要”而是根据“领导需要”来开,说明在一些地方,群众路线只是“口头路线”而已,“领导路线”才需要付诸实践。
归根到底,文山会海这个怪胎,是“形式主义”与“领导路线”的产物。要根治这样的怪现状,必须大力弘扬实干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特别是要通过考核制度改革,引导领导干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来开展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