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荀吧 关注:3,616贴子:24,068
  • 2回复贴,共1

【原创】守(短篇文 Fin.)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短篇同人,想为自己爱的CP添砖加瓦。
也在微博和Lof发过,是我本人~


1楼2017-06-28 10:12回复
    《守》
    By 慕卿月
    「文若,依你看来,攻城与守城哪个更难些?」
    荀彧记得曹操曾经问过他这么一个问题。彼时尚是初平年间,他们驻守在兖州。烽烟四起,战乱未绝,幸而他们仍有余暇可以对坐畅谈。他略感疑惑,因为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则无有定论,抬眼对上那人目光,便了然这不过是闲谈,并不重在结论。于是他微笑拱手,扼要答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彧以为攻守各有其法,关键在于用兵之人能否掌控局势,策略得当。」
    倘若要论最艰难危险的一次守城,莫过于兴平元年。曹操东征陶谦,不料张邈和陈宫反叛,暗结吕布,兖州各地响应。荀彧同程昱、夏侯惇一道,拼尽全力保住了鄄城、范城、东阿这三座城,却又得报豫州刺史郭贡率领数万人马,兵临城下。郭贡邀他出城一见,他应允前往,面无惧色,从容说服对方退兵离去。
    那时候他独自一人,身后是岌岌可危的鄄城。他曾在心底郑重许下诺言要守护这座小城,等候他的明公回来。纵使置身险境,他对自己的选择亦是无怨无悔,所以他想,往后也不会有什么能使他回头了。
    待到建安元年,他们迎奉天子迁都于许县,朝廷礼仪制度复立,天下宏图正如他们所希冀的那样渐次展开。荀彧作为侍中守尚书令,留守许都,筹谋军国事宜。许都乃是根本,干系重大,因而他不再随军出征,只是间或代天子前去犒赏三军。虽然甚少亲闻金鼓声震刀剑铮鸣,但是无论身处阵前或是台阁,匡朝宁国、济世安民的理想始终未曾改易。
    二十一载岁月倏忽而过,数不清的大小战事,荀彧无不尽心出谋划策,安定后方,筹措钱粮,为征伐在外的曹操免去后顾之忧。两人的相知与信任、默契与感情,源于多年的戮力同心休戚与共,铭刻于多年间往来的每一封书信里。其实从来没有什么能够横亘在他们之间,也正因此到最后他们的分歧亦无旁人能置喙。乱世里并辔同行过漫漫路途,每一步都明明白白是他自己的选择,清醒坚决。
    是以终至无可挽回的离别。荀彧亲手将昔日存留的文书信函尽皆焚毁之时,脑海中再次浮现那个问题。「攻城与守城哪个更难些?」如今他觉得,大约还是守城更难些罢。
    ——可真是很难啊。他独自一人,身后是大汉风雨飘摇的四百年江山。他曾将毕生心血倾注其中,盼有朝一日河清海晏。
    寿春有雪簌簌飘落,天地间惟余清寒寂静。荀彧默然凝望枝头素雪,回忆起另一件事情。当年曹操自徐州撤军返回鄄城,见到他时欣喜激动溢于言表,踌躇再三,满是心疼担忧地问他,「文若可曾想过,万一……万一守不住了又该如何?」那时他淡淡一笑并未作答。
    然而既然是他荀文若,那么他会选择的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他抬手将酒杯斟满,衣袖间隐有香气萦转。又微仰头自言自语,「我终归也是求仁而得仁了。」然后悠悠地举杯饮尽。
    建安十七年冬,荀彧薨于寿春,谥曰「敬侯」。
    〖完〗


    2楼2017-06-28 10:12
    回复
      想写令君的文由来已久,却总是未敢动笔。有些事情我心里仍旧拿不准_(:з」∠)_
      这篇文的梗是考虑了很久的,
      写“求仁而得仁”,同时也想表达后面半句:“又何怨?”
      关于他们的多种想法以后也会尝试~


      3楼2017-06-28 1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