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吧 关注:6,785贴子:54,284

回复:印度,你意欲何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觉得吧,以后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与别的国家发生无法自行解决的矛盾,又不愿用战争的方式解决时,就请一些对我们没有危害的公证机构出来调解处理。
这也是我们尊重世界秩序的一种体现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8-10 11:38
回复
    这两天没见媒体恐吓印度,怪清静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08-11 09:02
    回复
      昨天学习了个句子,叫“勿谓言之不预也”
      粗略看,是个倒装句。仔细看,属于宾语前置。
      正常的词序安排应该是这样的:
      勿谓不预言之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7-08-11 14:16
      回复
        如果中印处于不明朗的胶着状态或者准战争状态,就会让中国在东部战线失去底气。
        因为这不仅仅是两线作战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海上运输线的问题。哪里只是修路的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7-08-11 14:30
        回复
          我觉得呢,处理对峙有三种途径。
          一呢,请调解人,或联合国处理。
          二呢,不要冷战,公开的或者私下接触,窥探对方本意,然后作出相应对策。
          三呢,如果需要,可以给阿三兄弟开些支票,如支持入常等,不能让它死心塌地的为美国当马前卒。
          四呢,现在按兵不动,等到月季到来再说。不过呢,在等待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7-08-11 15:01
          回复
            我觉得呀,印度的可能打算至少有以下五种选择
            第一,不准备打仗,但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他们信奉敢战方能止战。
            第二,不准备打仗,但要作出战争的样子,用来牵制中国,配合美日等西方国家在东线可能展开的行动。
            第三,准备搞一场小规模的边境武装冲突,使边境进入长期的武装冲突状态,有效阻止中国修路等建设活动,保证印度东北部战略通道安全。
            第四,打一场局部的中等规模的战争,以便牵制中国,配合美日等西方国家加上台湾在东线的大的行动、以及获得美英等国支持其入常。
            第五,打一场涉及到陆海空的战争。
            首先阻断我国在印度洋上的运输通道,并在印度洋设下预伏战场,迫使中国海、空军进入印度洋远袭作战。
            如果到时候美日俄英法等国能够对印度提供足够的先进武器和技术支持的话,中国海空军在印度洋将遭受巨大损失。并且中国的海上运输通道要被实际封死。促使中国和平崛起成为泡沫。
            结果会是那一种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7-08-12 13:56
            回复
              如果有一天呀,印度军队开始在边境制造借口,突然对我国实施武装进攻,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呀,不必死顶硬守,不必背负地界包袱,而是主动后撤,留下一个五到十公里的纵深地带,让印军进入。这叫诱敌深入,并给其一个预设战场。
              然后呢,待到印度参与进攻的山地部队基本上都已进入这一区域之后,就立即通知印度政府:
              “你们这些军队,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待宰羔羊。要么自动撤出,要么全部被歼。”
              到了这个时候呀,莫迪必然选择撤军,——百分之百的撤军。
              为什么呢?因为莫迪绝对不能忍受它的山地精锐部队被歼灭的命运。一是它自己舍不得,二是它无法向印度十三亿民众交待。
              到了这时候,不论美国给它开多大的支票,给它多大的好处,都改变不了它撤军的决心。
              一旦撤出,莫迪政府就永远不会再考虑与中国开战的事了。
              因为不试不知道,试了吓一跳。
              试了,他就知道与中国的仗是没法打的。
              中印边境呀,从此安定和平,中印边境的一切纠纷,必定会在两国政府诚恳友好的框架之下得到妥当的处理。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获得和平,善之善者也。
              相反,如果中国与印度进行激烈的阵地对抗,不但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还容易扩大战事,为外部势力所乘,使战事走向不可控制的地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7-08-13 00:30
              回复
                有媒体说,”印度故意泄露备战消息,以便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形成威慑作用”…
                那么中国把上万吨军备物资运到西部,还有一百升血液送抵拉沙,印度又会怎么想呢?
                这叫相互威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7-08-13 15:18
                回复
                  刚才吃饭的时候常老师说了,莫迪的真实目的,就是要通过与中国对抗,树立它的大国形象。为它在南亚推行霸权主义立威,并顺便捞取国内民众的支持率。
                  它可以骗取美国的帮助,但绝不会为美国火中取栗,与中国战争,拿自己的国运开玩笑。
                  但楚校长说了,如果印度真的下决心在美日支持下,通过战争把中国搞垮的话,那么印度在南亚甚至东亚的影响力,无论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也就飙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7-08-16 12:47
                  回复
                    哈哈,要是川普换成杜鲁门的话,中印早就开打了
                    试想,为了达到最大的战略目的,有什么不敢干的?有什么可犹豫的?有什么可仁慈的?
                    大家以后不要再批评、敌视美国了,美国真的很仁慈,而且胆子足够小。换句话说,他不具备世界第一的战略目光和胆子,所以必然被淘汰
                    这真是中国之福啊
                    印度主动当马前卒,这样的机会,恐怕一百年都遇不到一次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7-08-17 21:29
                    回复
                      洞郎对峙,已经到了可以用非武装的方式解决的时候了
                      在洞郎对峙开始时,我们还不清楚印方是否存在制造武装冲突的打算。
                      但从这两个多月的情况,再加上班公湖摩擦事件来看,应该排除印方存在主动制造武装冲突的故意和打算。
                      既然这样,处理洞郎问题,可以采取新的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
                      采取非武装的方式,把印度士兵赶出中国边界。
                      具体做法就是,先向印方通知:“你们这种违反国际法的越界行为,不但侵犯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破坏了中印边境的和平稳定,还伤害了中印人民的友好感情,所以我们要本着和平的愿望和原则,采取非武装的方式,把你们的士兵驱逐出境。”
                      接着,就由中方士兵上去,采用扭、架、推的方式把印方士兵弄出中国国境。
                      在驱逐的过程中,可能要产生一定规模的肢体冲突,但比较而言,总比发生武装冲突要好得多。即使发生大规模械斗事件,造成200人伤亡,也比发生小规模枪战造成2人受伤的影响要小的多。前者对两国留下的外交回旋余地也大得多。
                      那么,这种方法可行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方面,由于我们事先通报了对方,要“采取非武装方式”,这就使对方知道了我们将要采取行动的性质,防止产生误判,增加了事件的可控性。
                      另一方面,现在的印军不是刚来洞郎时候的情况。那时候,无论印度的士气,还是国内舆论,还是国民呼声,还是战争信心,都属于“一鼓作气”时期。
                      而现在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疲劳对峙,无论士气、还是国内舆论,还是国民呼声,还是战争信心,都到了衰落时期。
                      而中国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中国人民经过两个多月的忍耐和准备,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反击力量和勇气。
                      这样一比,就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已经占尽了优势,积蓄了足够能量,一如下山猛虎,又如拉开的弓弩,蓄势待发。而印度呢,开始时候所拥有的强劲势能,现在已基本消耗殆尽,犹如僵尸一具。再加上美国并没有给印度一个强劲的全方位的支持,印度自然就失去了和中国血战一场的勇气和力量。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对印军实施非武装性质的驱逐,印军自然不敢冒然把事态引向武装冲突之路。中国可轻易完成驱逐印军的任务。
                      打一场战争,不想我们想要的。但一场械斗,我们还是应该接受的。
                      ——这样处理问题的核心,就是印度现在没有武装冲突的愿望和信心。
                      我们不这样去干一下,对峙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这样做了,可能就把印军赶出去了。
                      正如一个邻居去你家里闹事,你不敢推他滚蛋,他就一直滞留你家不走;
                      你敢于推他滚蛋,他也就只好滚蛋了。( ——前提条件是双方都没有刀枪相见的打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7-08-26 11:05
                      回复
                        另外,建议中印两国搞个协议,两国边界巡逻人员一律不得携带武器,只能携带非金属制作的木棒、胶棍之类的器械,以此缓解边境紧张局势,避免武装冲突事件发生。
                        整天背杆枪有必要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7-08-26 20:51
                        回复
                          一场对峙,和平收场。中印友好,源远流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7-08-28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