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时期宫廷祭祀乐的创制
清朝时期宫廷祭祀乐的形成,可分为过渡、完善和定制等三个阶段。第一,过渡阶段。太祖、太宗和世宗时期,将汉族传统祭祀乐进行修改,并纳入满族固有的祭祀音乐,初步形成了清王朝宫廷祭祀乐体系。此体系至清朝前期(1661-1662)一直沿用,为其后祭祀乐的完善定制奠定了基础。第二,完善阶段。康、雍两朝,在此前形成的祭祀乐体系基础上,进行了更具深意的全面制作。一是增订乐制。如规定祭火神庙(1663)、窑神(1679)、先师庙(1685)、直省文庙(1714)、风伯庙(1723)、雷雨师庙(1729)使用的音乐。二是修改乐章。先后修订太庙时飨、先师庙、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历代帝王庙乐章(1677),议定郊庙乐章(1682),修改直省文庙祭祀乐章(1714)。三是改造乐器、乐律。如将中和韶乐部分乐器进行改造(1663)、改订中和韶乐声调(1713)、修改圜丘坛乐器数量、制定异于明代的律吕制度(1714)。四是加强祭祀乐的管理。一方面,对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废除乐户制度(1723),设立和声署(1729);另一方面,强调祭祀乐的重要性,选用专业人员进行教授和演练,使宫廷祭祀乐进一步发展。第三,定制阶段。乾隆王朝,对祭祀乐的制作力度加强。一是设立乐部(1742),下设神乐观管理祭祀诸乐。二是重改并确定祭圜丘、方泽、祈谷、朝日、夕月、先农坛、太岁坛等乐章(1742-1768)。三是明确中和韶乐乐队配置(1761)。四是修定祭祀诸乐的制度、音律、节奏、乐歌、乐队位置等,使之得以明确。五是编印出版《律吕正义后编》(1744)和《满洲祭神祭天典礼》(1777),从理论上对祭祀用乐加以规范。至此,宫廷祭祀乐在使用规范化、乐队规模、乐章、乐律等方面明确地确定下来,形成一套相对独立,满、汉兼容的完整体系。
清朝时期宫廷祭祀乐的形成,可分为过渡、完善和定制等三个阶段。第一,过渡阶段。太祖、太宗和世宗时期,将汉族传统祭祀乐进行修改,并纳入满族固有的祭祀音乐,初步形成了清王朝宫廷祭祀乐体系。此体系至清朝前期(1661-1662)一直沿用,为其后祭祀乐的完善定制奠定了基础。第二,完善阶段。康、雍两朝,在此前形成的祭祀乐体系基础上,进行了更具深意的全面制作。一是增订乐制。如规定祭火神庙(1663)、窑神(1679)、先师庙(1685)、直省文庙(1714)、风伯庙(1723)、雷雨师庙(1729)使用的音乐。二是修改乐章。先后修订太庙时飨、先师庙、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历代帝王庙乐章(1677),议定郊庙乐章(1682),修改直省文庙祭祀乐章(1714)。三是改造乐器、乐律。如将中和韶乐部分乐器进行改造(1663)、改订中和韶乐声调(1713)、修改圜丘坛乐器数量、制定异于明代的律吕制度(1714)。四是加强祭祀乐的管理。一方面,对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废除乐户制度(1723),设立和声署(1729);另一方面,强调祭祀乐的重要性,选用专业人员进行教授和演练,使宫廷祭祀乐进一步发展。第三,定制阶段。乾隆王朝,对祭祀乐的制作力度加强。一是设立乐部(1742),下设神乐观管理祭祀诸乐。二是重改并确定祭圜丘、方泽、祈谷、朝日、夕月、先农坛、太岁坛等乐章(1742-1768)。三是明确中和韶乐乐队配置(1761)。四是修定祭祀诸乐的制度、音律、节奏、乐歌、乐队位置等,使之得以明确。五是编印出版《律吕正义后编》(1744)和《满洲祭神祭天典礼》(1777),从理论上对祭祀用乐加以规范。至此,宫廷祭祀乐在使用规范化、乐队规模、乐章、乐律等方面明确地确定下来,形成一套相对独立,满、汉兼容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