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泛泛吧 关注:261贴子:14,480
  • 10回复贴,共1

【正大光明唠亏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约与原让。


1楼2017-07-25 22:27回复
    几日间不知哪儿放出的风声,一封匿名信竟掉出个丑闻连连。
    明是无字天书,师出确有名:口口声声道是国库出了岔子,某官某吏偏不指名道姓,但越是如此,越易让人信以为真。毕竟其中款项一点,竟十个有九个对上了号。
    一时部里连着部外不免风声鹤唳,轮流出外私访,肖学那甚麽包大人,施大人,好彰一腔爱民爱国忠心可鉴之怀。
    -
    行走间左右一瞧,无不是步履匆匆。天尚暗着,乾清门外就站了长龙。
    我往后挪了几步,寻处不显眼地儿束手站了,暗自盘算起解困之法。
    -
    @爱新觉罗原让


    2楼2017-07-26 00:44
    回复
      【凡人立世,莫不遵道,是以,诸子百家各显其道,这就是雅活。与之相对,自然就是俗活。大至屯积良田、新起豪宅,小至一饮一啄,都离不开一样黄白俗物——钱。下民求钱多为生计,官吏求钱多为私利,可用钱的地方多,来钱的地方却少。以小小知县作比,养家糊口,要钱;接济族小,要钱;维持面皮,要钱;知交游宴,要钱;孝敬上官,要钱。单此五项要钱处,只靠微薄俸禄,恐怕连知县脸面都保不住了。所以钱从何来?无他,盘剥下民,亏空公帑,以中饱私囊。】
      【观朝内能衣冠**的诸公,哪个不是心知肚明?谁又敢捅到御前?剑眉一扬又一落,耸耸肩,立于门外,列队待传。】


      3楼2017-07-29 20:06
      回复
        凡是透了风出去的,多半猫腻真假难辨。而一根线的冒尖儿其实早便有迹可循。这道理知易行难,电光石火的一瞬,我突然记起五年冬月锡朝与我问的三库之事,条分缕析与这匿名信上陈列诸情分明换汤不换药。只不过当初不过小汤小鱼,如今胃口大了,竟要吞江沃海!
        -
        陡然心惊,脚下僵了僵,视线不经意一扫,间或瞧见了位同不在人群的主儿——之所以说这位爷与众不同。只觑一点,不过众人脸上多是一个表情,他却不然。
        眉上横山立,忖思来回,几日里难得的动了身,主动上前搭话。
        “奴才丰嘉广成给王爷请安了。”
        -
        @爱新觉罗原让


        4楼2017-07-30 14:30
        回复
          列队待朝,无须拘礼。
          【历朝贪心难绝,民如此,朝中更甚。下民之贪,最大不过乡县之祸,而朝臣之贪,却可流毒全国。我虽未亲至诸省府,但想来亏空贪墨之行,应比京中猖獗。光是户部,就藏着不少硕鼠巨蠹。所谓仓中生硕鼠,路有冻死骨,从来不是虚言。一颔首以还礼,复明知故问道】
          丰嘉大人供职户部,近来可有烦心事?


          5楼2017-07-30 21:54
          回复
            欠身礼毕,睿王切询,一箭直切本题。心中略过评判一筹,面露难色:
            “王爷神机妙算,奴才怎敢不赤忱以待。仆尝听闻,谣言四起,虽其详情未俱经核查,是故不敢妄言细勘。然此间弊难已发,可谓是..乾清门前,路人皆知。”
            稍顿,霎间犹如冷水激灵,浸透全身。到底不再犹豫,和盘托出:
            “一封来路不明的信,将我大清国库之亏空清算了明白,分分厘厘摆在青天白日下,虽不尽然为实,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贪吏猖獗,非一日之寒。”


            6楼2017-07-30 22:37
            回复
              【一笑道】
              路人皆知,又岂是本王神机妙算?
              【一摆手止了其他话头,而后话至亏空,即顺其言启下。】
              国朝已数十载,三库之帐能查清的有多少?单是银库,就甚难清算。库兵谷道藏的那些污臭银暂且不提,只论入库纯银,出库杂银这一项,就无账可查,又谈何清算?
              【手指在底下划了个圈,道】
              可话又说回来。知屋漏者在宇下,虽不能全清,但知其大概,就与户部脱不开干系。


              7楼2017-07-30 22:50
              回复
                心里不光存着国事部务,更掺杂着家里理不清还乱的情事。甫张口是症结溃脓,遮掩不得。我又素来不怎会说些讨喜话,翻来覆去的就那几句,因而也不会拍马屁。高雅或粗俗,两袖空空,丁点儿不通。
                -
                见他一笑置之,字句无一句废言,如若不知,当真以为这睿王爷掌管户部多年,节点痛处信手拈来。准而精,实称得上雷厉风行。
                登时暗赞一声好,无不慨然动容。听得入神,眉头皱的死紧,及他话了,双袖一拢,平空划了一道,拱手叹道:“王爷所言极是。自收到信文,奴才私下曾细数造册款项名目,另并录可疑吏官名姓在内。清算难理,但行规还在。那等冠冕堂皇的辛苦钱不可不谓甚嚣尘上,然不止户部,陋规之所以根深蒂固从而行之有效,乃是左右装聋作哑,上头老爷勿以挑斥..但这把火真烧起来,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哪!”


                8楼2017-07-30 23:14
                回复
                  【吏部铨选官吏,有苦差,更有肥缺儿,出缺儿难等,出肥缺儿更难等。往往一个肥缺儿后面要排上几百个等补的官吏。而银库上自银库郎中,下至小小库丁,竟然都是一等的肥缺儿。库丁三五年一换,每次换丁,都是京里走关系最热闹的时候。我亦亲睹过,几百人盯着一个库丁位置,甚至为了能有缺儿,作奸犯科之事也不罕见。这些人削尖了脑袋,掏出了大笔的银子去托关系,为了什么?不言自明了。】
                  我满人入关几十年,就如一棵大树,扎根在这京城里,下面根系错杂,理无可理,清无可清,若狠心一一清理,恐怕就要伤及根本。若放任下去,今**一点,明**一片,也不合乎巨木生长。
                  【一番话将态度含糊,利弊皆有。又伸手指了指上面,道】
                  不过究竟如何做,不在树上,而在天上。


                  9楼2017-07-30 23:30
                  回复
                    他话正中心事,字字忝珠玑。
                    说来可笑。自我走马上任,时任三库理事官。手下二佐副,一汉一满;一个初来乍到,一个浸淫三载;汉人倒油盐不进,秉公执法。那额硕却自恃旗人,放纵手下贪墨不法,而他过手的,可真是一毛不拔。
                    于外,成天喊着没钱,于内,不知圈了多少亩地,有了多少顷房产!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坏的就在这些整日吆喝着祖宗规矩,为国效忠的鼠辈身上。
                    先前闻他语焉不详,尚恐这位爷会不会当真什么也不顾,径直快刀斩乱麻,如今看来,确是我自个儿小人之心,慎防太过。
                    沉吟着扬颌,望向他所指,躬身长揖,声凿掷地:“王爷远见卓识,妙算高明。不过半刻,一席剔骨剥肉,实是发人深省。奴才谢过王爷指教!定从一而终,不敢有诓。”


                    10楼2017-07-30 23:45
                    回复
                      转现-已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7-31 0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