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特·贝宁特的命运,或许早已写在歌词里:
You better have some place to go
'Cause you can't come back around here
Good goodbye
▲Chester Bennington《光芒再现》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人说,区别在于只有人有大拇指,也有人说只有人才会笑。或许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只有人会选择自杀。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一天大概有3000人。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晚上10点,这份沉重的死亡者名单里多了一个人——美国摇滚天团“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他在洛杉矶的家中上吊自尽,享年41岁。
消息传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表达惋惜之余,也表示不解,才华横溢的查斯特为什么这般决绝,草草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给出答案。我想不明白,对不起查斯特,即使世界以痛吻你,我也不能理解你的行为。
你和你的乐队如此成功,你们曾拿到过2座格莱美奖、3座全美音乐奖以及6次获得全美冠军专辑,你们拿奖拿到手软,曾为无数好莱坞大片配乐,是音乐界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可这一切,伴随着你的离开都会被定格,被封印,被蒙上灰尘成为历史,再也不会复回。
你曾经带领这个乐队走出低谷,拥抱辉煌。你是乐队里大家的开心果,是和事佬,是大家有困难挺身相助的“及时雨”,是孤独时可以选择倾诉衷肠的那个人。可是现在,你孤独上路一去了之,把最惨痛的记忆留给你的乐队兄弟。
你有两任妻子六个孩子,其中有两个是善良的你领养的。你工作繁忙但只要在家你就会叫他们起床并送他们上学,你会在给他们的面包里抹上他们爱吃的奶油,在睡觉前为他们送上一杯热奶。你会带他们周游世界给他们讲摇滚,唱自己的成名作逗他们开心,你就是他们的唯一。可现在你就这么走了,你在你孩子心中那无可取代的英雄位置要怎么填充?你真的如此狠心抛妻弃子让他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以泪洗面吗?
你的歌迷不计其数分布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从中学开始听你的歌,那时青春叛逆,目无一切,但戴上耳机听到你的《Shadow of the day》时候,就会使自己平静;
很多人在心情沮丧的时候,都会选择那首《Somewhere I belong》,你清澈穿透的嗓音唱出“I want to heal? I want to feel……”的歌词,让人感觉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声音在与自己共鸣;还有多少人在《变形金刚》结束的时候久久不肯离去,只为了听一曲你的《Minutes to midnight》···
你如此幸福,拥有这么多站在背后永远支持你的歌迷,他们被你征服,被你的嘶吼触动,你的声音是他们耳畔挥之不去的旋律,你像铁钩抓住他们内心最柔软、最悲伤、最不为人知的情绪,你唱出了他们的感受,他们对你爱得要命,可你现在却背弃了他们。
对不起查斯特,我不能理解你的行为。
我知道,你童年不幸,父母离异对你影响极大,让你一度露宿街头。
我知道,你曾经被成年男性性侵,这成为你一生的污点,给你造成的创伤更是难以想象。
我知道,你生活不易,曾是咖啡店、汉堡王里面的打工仔,为了一口饱食早晚奔波。
我知道,你饱受分离的痛苦,在1986年、1990年、1991年你失去了三个挚友,在今年5月17日,你的好友克里斯本的上吊自杀更是让你痛苦不已虽生犹死。
我知道,你吸毒酗酒,一直有轻生的念头。可我没想过,这一天它真的会到来,并且毫无征兆令人意想不到。就在5天前你还承诺粉丝会改变造型,看起来一切安然无恙。
我一直不知道,你的内心承载着这么多的黑暗与悲伤,你把你的不幸经历都写进了歌里,我曾以为音乐能够治愈你。
可惜,你没能与自己妥协,用这样一种方式与世界别离。
对不起查斯特,我仍然不能理解你的行为。自杀也许是免费的,却是用一生的代价。塞内卡曾说:“勇敢的、聪明的人不应该匆忙撤退离开生命。”你有你的遭遇,你有你的不幸,这让你无法言说,不能承受,但对不起,这不是你终结生命的理由。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把握自己生命与肉体的权利,这无可厚非。但在选择死亡的时候,任何一个人是不是都应该为自己、为爱你的人多一些考虑?
总有人会把自杀渲染得悲情化,浪漫化,比如说自杀是“对抗黑暗”,是“重新投入幸福的怀抱”,是“脱离身体拥抱灵魂”。自杀也许能够给不堪生活负担的人带来些许痛快,但任何时候它都不该是一个值得赞赏的行为。它没那么浪漫,更没那么有情怀,相反它的背后写满了懦弱。不论明星,不论众人,都不该选择用死亡去掩去那些生活的悲哀。
别担心查斯特,尽管有像我一样不理解你行为的人,但丝毫不影响你的伟大,世界记住的是一个寂寞的背影,你的歌曲会被人们记取,你也注定活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
You better have some place to go
'Cause you can't come back around here
Good goodbye
▲Chester Bennington《光芒再现》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人说,区别在于只有人有大拇指,也有人说只有人才会笑。或许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只有人会选择自杀。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一天大概有3000人。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晚上10点,这份沉重的死亡者名单里多了一个人——美国摇滚天团“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他在洛杉矶的家中上吊自尽,享年41岁。
消息传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表达惋惜之余,也表示不解,才华横溢的查斯特为什么这般决绝,草草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给出答案。我想不明白,对不起查斯特,即使世界以痛吻你,我也不能理解你的行为。
你和你的乐队如此成功,你们曾拿到过2座格莱美奖、3座全美音乐奖以及6次获得全美冠军专辑,你们拿奖拿到手软,曾为无数好莱坞大片配乐,是音乐界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可这一切,伴随着你的离开都会被定格,被封印,被蒙上灰尘成为历史,再也不会复回。
你曾经带领这个乐队走出低谷,拥抱辉煌。你是乐队里大家的开心果,是和事佬,是大家有困难挺身相助的“及时雨”,是孤独时可以选择倾诉衷肠的那个人。可是现在,你孤独上路一去了之,把最惨痛的记忆留给你的乐队兄弟。
你有两任妻子六个孩子,其中有两个是善良的你领养的。你工作繁忙但只要在家你就会叫他们起床并送他们上学,你会在给他们的面包里抹上他们爱吃的奶油,在睡觉前为他们送上一杯热奶。你会带他们周游世界给他们讲摇滚,唱自己的成名作逗他们开心,你就是他们的唯一。可现在你就这么走了,你在你孩子心中那无可取代的英雄位置要怎么填充?你真的如此狠心抛妻弃子让他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以泪洗面吗?
你的歌迷不计其数分布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从中学开始听你的歌,那时青春叛逆,目无一切,但戴上耳机听到你的《Shadow of the day》时候,就会使自己平静;
很多人在心情沮丧的时候,都会选择那首《Somewhere I belong》,你清澈穿透的嗓音唱出“I want to heal? I want to feel……”的歌词,让人感觉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声音在与自己共鸣;还有多少人在《变形金刚》结束的时候久久不肯离去,只为了听一曲你的《Minutes to midnight》···
你如此幸福,拥有这么多站在背后永远支持你的歌迷,他们被你征服,被你的嘶吼触动,你的声音是他们耳畔挥之不去的旋律,你像铁钩抓住他们内心最柔软、最悲伤、最不为人知的情绪,你唱出了他们的感受,他们对你爱得要命,可你现在却背弃了他们。
对不起查斯特,我不能理解你的行为。
我知道,你童年不幸,父母离异对你影响极大,让你一度露宿街头。
我知道,你曾经被成年男性性侵,这成为你一生的污点,给你造成的创伤更是难以想象。
我知道,你生活不易,曾是咖啡店、汉堡王里面的打工仔,为了一口饱食早晚奔波。
我知道,你饱受分离的痛苦,在1986年、1990年、1991年你失去了三个挚友,在今年5月17日,你的好友克里斯本的上吊自杀更是让你痛苦不已虽生犹死。
我知道,你吸毒酗酒,一直有轻生的念头。可我没想过,这一天它真的会到来,并且毫无征兆令人意想不到。就在5天前你还承诺粉丝会改变造型,看起来一切安然无恙。
我一直不知道,你的内心承载着这么多的黑暗与悲伤,你把你的不幸经历都写进了歌里,我曾以为音乐能够治愈你。
可惜,你没能与自己妥协,用这样一种方式与世界别离。
对不起查斯特,我仍然不能理解你的行为。自杀也许是免费的,却是用一生的代价。塞内卡曾说:“勇敢的、聪明的人不应该匆忙撤退离开生命。”你有你的遭遇,你有你的不幸,这让你无法言说,不能承受,但对不起,这不是你终结生命的理由。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把握自己生命与肉体的权利,这无可厚非。但在选择死亡的时候,任何一个人是不是都应该为自己、为爱你的人多一些考虑?
总有人会把自杀渲染得悲情化,浪漫化,比如说自杀是“对抗黑暗”,是“重新投入幸福的怀抱”,是“脱离身体拥抱灵魂”。自杀也许能够给不堪生活负担的人带来些许痛快,但任何时候它都不该是一个值得赞赏的行为。它没那么浪漫,更没那么有情怀,相反它的背后写满了懦弱。不论明星,不论众人,都不该选择用死亡去掩去那些生活的悲哀。
别担心查斯特,尽管有像我一样不理解你行为的人,但丝毫不影响你的伟大,世界记住的是一个寂寞的背影,你的歌曲会被人们记取,你也注定活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