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吧 关注:569,733贴子:32,876,081

07-29◆〖历史〗米格---战机兴衰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它曾今创造出米格走廊的战争神话!

它是战斗机中的卡拉什尼科夫!

它能以3马赫在3万米高空翱翔!

它曾是前线战斗机的代表之作!

它曾意气风发、令创新风气立于世界之巅!

它至今仍保卫着俄罗斯的领空!
它……就是米格系列战斗机!!
冷战时期的西方常常把苏联战斗机统称为米格。“米格”一次指的是“阿尔腾姆·米高扬”与“米哈伊尔·格列维奇”的设计局及其设计的飞机。
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中比翼齐飞,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
今天,我就带大家来深入浅出的了解“米格”的那段传奇历史!
这里,就要感谢原作者,感谢他为我们奉献出这么好的文章!!
あ最后的爱国者
あ最后的爱国者
あ最后的爱国者


IP属地:山东1楼2017-07-29 09:27回复
    @あ最后的爱国者


    IP属地:山东2楼2017-07-29 09:28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29 09:30
      回复

        米格-1/米格-3战斗机
        米格-3战斗机的原型机米格-1是米格系列战斗机的第一种飞机,于1938年开始研制,计划使用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液冷发动机AM-35(12缸V型),设计目标是世界领先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年轻的设计师们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歼击机I-200的设计。

        1939年12月,他们提交了I-200歼击机的设计方案,方案迅速得到了中央委员会,航空人民委员会和空军的批准,研制工作展开了。飞机使用胶合板、木材、金属的混和结构,悬臂式低单翼布局。
        到了1940年3月30号,设计局的这头一个作品已经造出了原型机,1940年4月5日在莫斯科的Khodyka飞机场进行被称为I-200的原型机进行第一次试飞,试飞证明:该机是一种性能卓越的截击机,特别是在5月2日的试飞中达到了684.5km/h的速度(6900M),是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飞机。
        米格-1和米格-3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后期的米格-3在武器上添加了两挺机枪,以及改进了机身重量分布。二者在外形上并无太大区别。

        巴巴罗萨作战爆发前夕,斯大林拒绝相信种种大战迫在眉睫的情报,西线总司令巴甫洛夫大将盲目乐观地将西线主力靠前部署,但又不进入战斗准备状态。结果,德军的闪电式突击在短时间内摧毁了措手不及的西线苏军主力,空军的大批战斗机在地面就被摧毁,米格-3 也不例外。
        好在从噩梦中惊醒的苏联空军依然保存下来了大批飞行员,他们马上驾起后方新生产的战斗机升空,和入侵的德军作殊死的战斗。性能优秀但脾气暴烈的米格-3 在优秀飞行员的手中,成为抗击德军的有力武器。著名空战英雄波克雷什金在换型之前,就用米格-3 击落过 12 架德国飞机。在试飞员 Suprun 的提议下,各设计局的试飞员也组成两个特别战斗机团,一个由 Suprun 自己指挥,另一个由 Stefanovskiy 指挥,率领着不全是空军飞行员(这个传统延续至今,现在苏霍伊的头牌试飞员弗洛洛夫就不是空军飞行员)的试飞员团作战。Suprun 在战斗中牺牲,至今在莫斯科郊外仍然有 Suprun 和他的米格-3 的雕像。
        与此同时,德军还在高速冲向莫斯科,苏联的军工体系被整体转移到乌拉尔山中,米格设计局和沃努科沃飞机工厂也转移到莫斯科以东 800 多公里的车比雪夫。1941 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入侵的德军被“冬天将军”打了个鼻青眼肿。虽说苏联人对严寒见得更多一点,但紧急疏散的目的地只有非常简陋的条件,没有人会真正“习惯”于零下 35 度的严寒。和很多其他军工单位一样,新工厂在最后一车物资到达 10 天后,就下线第一架在新地址组装的米格-3。这种惊人的效率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德国空军在东线主要在低空活动,米格-3 平平的低空性能使它英雄无用武之地。米格-3 的一挺 12.7 毫米和两挺 7.62 毫米机枪也火力不足,用于对地攻击效果不好。
        米格-3 逐渐从争夺前线制空权转入后方防空,甚至担任并不适合的对地攻击。AM-35 发动机和用于伊尔-2 强击机的 AM-38 发动机在同一工厂生产,受到苏军欢呼和德军诅咒的伊尔-2 在前线供不应求。
        在转移到乌拉尔的时候,苏共中央已经决定,鉴于米格-3 的高空高速性能在实战中并不能得到发挥,雅可夫列夫和拉沃奇金的战斗机的中低空性能更加优越,所以中止米格-3 的生产,将其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转为 AM-38,支持伊尔-2 的生产。但由于惯性的关系,AM-35 发动机的生产并没有马上停止,伊尔-2 的生产依然迟缓。盛怒的斯大林亲自发电报,愤怒指责米格欺骗国家和红军,责令 AM-35 发动机立刻停产,全部转入 AM-38 的生产。并严厉指出“这是最后的警告”。在大清洗还记忆犹新的时候,斯大林的这一严厉警告当然被雷厉风行地立即执行,除了用剩余零件组装了几十架外,米格-3 就此停产。剩余的米格-3 在二战中主要担任二线任务。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共计有40多名驾驶米格战斗机的飞行员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个人点评:
        米格-3战斗机作为一款高空战斗机性能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米格-3生不逢时,卫国战争前期因为苏联空军的战术失误,米格-3都是在中低空与男友109搏斗,其战绩并不十分理想,远远不如当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拉-5系列。


        IP属地:山东4楼2017-07-29 09:30
        收起回复

          流产的双发大肉——米格-5/DIS
          米格设计局在二战中还设计过其他飞机,其中较重要的是 DIS,曾被非正式地称为米格-5,也称 DIS。是米格设计局在战时的一个流产的设计,在设计概念上和美帝的P-38、德军BF110 相似,打算用作远程巡逻、护航、侦察、轻型轰炸任务。
          米格-5是一种单座双发远程战斗机,于1942年首航,翼展15.90米,机长11.50米,机高3.40米,机翼面积38.90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8060公斤,空重为6540公斤,使用两台1700马力的ASH-82F十四气门星形发动机,装备两门23毫米机炮和两挺12.7毫米机枪,并且破天荒地装备了雷达,主要用作远程轰炸机的护航。在试飞中达到了610公里/小时的最大平飞速度,实用升限9800米,最大航程2800公里。尽管这些设计指标很先进,但却这些好高骛远的性能要求超出了当时苏联红军的实际需求,加上问题多多,数次试飞后并未能投入批量生产。
          这是一架双发重型战斗机,用于为正在设计中的彼得里亚科夫的彼-8 四发重轰炸机护航,并可兼作侦察、远程巡逻和轻型轰炸等,在概念和构型上和德军梅塞斯密特BF110相似。由于现役的彼得里亚科夫的彼-2 已经可以较好地完成侦察、巡逻、轻型轰炸任务,彼-8又被取消,DIS也就没有获得准生证而流产了。
          Mig-5技术参数 :
          外形尺寸:11.5(机长)×15.9(翼展)×3.4(机高)米。
          机翼面积:38.9㎡。
          空重:65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806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61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9800米。
          航程:2800公里。
          发动机:2台ASH-82F活塞式发动机,每台1700马力。
          武器系统:2门23毫米航炮,2挺12.7毫米机枪;还可惜带800千克炸弹或火箭。
          此外,米格飞机设计局还研制了Mig-4、Mig-6、Mig-7、Mig-11等活塞式飞机,但都未投产。由于这些飞机的资料过少,本人也很可惜没能找到够详细的资料!所以就不多做介绍了。


          IP属地:山东5楼2017-07-29 09:31
          收起回复

            雏鹰展翅——米格-9战斗机
            米格-9战斗机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研发的第一代喷射战斗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46年4月首度试飞
            米格-9的设计是双发动机,中单翼,水平尾翼的位置位于机背上方,高于机翼。由于苏联在喷射发动机的研发受到德国入侵而中断,因此战后的进度比起德国,英国与美国来说较为落后。这架飞机使用掳获自德国的BMW 003发动机,机首进气,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下方,可是排气口位于机身中段偏后的部位,和现在常见位于机尾的排气口有很大的差别!

            米格-9中间的 37 毫米炮十分突出,其威力巨大,但炮口烟严重,会引起发动机熄火,后来只好取消。翼下的副油箱用来增加米格-9 相当有限的航程。
            1946 年 8 月 18 日苏联空军节时,斯大林和众高官在莫斯科外的土西诺航展上观看了米格-9 和雅克-15 的表演。斯大林十分满意,下令在当年十月革命节检阅时,要两家各出 10-15 架飞机,列队飞行。斯大林这金口一开,米高扬和雅可夫列夫可惨了!米格-9 和雅克-15 只是手工制造的原型机,远没有到批量生产的程度,小批量都不行。米格只好临时拼出 6 万张图纸,在实验工厂里拼命赶工好歹拼出规定的数量。光有飞机还不行,还得有飞行员。结果从各大设计局和空军精锐中队紧急抽调试飞员和优秀飞行员,集中强化训练。米高扬自己也差不多拼垮了,被夫人押送到克里米亚疗养,但还是心脏病突发,幸好休息了两个月后大体恢复了。这样拼出来的检阅到最后一刻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大家不知道是失望好,还是庆幸好。
            但1946年不是苏联的航空工业的好年头。战争结束了,军转民出乎意料地困难,一些设计团队遭到解散。斯大林再次命令在47年5月1日检阅上,米格和雅克各出动 50 架喷气机参加检阅。这个命令说来容易实现难,雅克-15的留空时间只有30分钟,那么多飞机要在空中完成编队,已经用掉好多时间。最后检阅任务总算完成了。
            除了检阅外,米格-9 还是做了很多更有实际意义的试验,其中最重要的是空中射击试验。为了解决战时米格-3 只有机枪火力、攻击力不足的问题,米格-9 配备了 1 门 37 毫米炮和 2 门 23 毫米炮,甚至试验过 57 毫米炮,但后坐太大放弃了。试验表明,米格-9 在空中射击时,可能造成发动机熄火。这个问题是以前没有预料到的。更可恶的是,这个问题在地面台架试验上不出现,在空中反复试验时,也是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最后原因归结为炮口烟。
            本来螺旋桨时代航炮的安装位置受到螺旋桨的很大影响。好不容易没有螺旋桨了,米格-9 的 1 门 37 毫米航炮本来布置在正中两台发动机进气口之间的“鼻中隔”,另外两门 23 毫米炮布置在下方两侧,但这样一来,37 毫米炮的炮口烟正好灌入发动机,危及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米格-3最后取消了中间的 37 毫米炮,增加两门 23 毫米炮,并将 4 门 23 毫米炮两两布置在两侧。

            讽刺的是米高扬的初始方案和Me262如出一辙!这也是当时喷气战斗机的主流布局。
            但是这个布局的迎风面积大,阻力大,沉重的发动机远离机身轴线,横滚时的转动惯量大,机动性不好,单发失效后偏航力矩也大。风洞试验表明,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这样的喷气战斗机的速度潜力不大!

            苏联差点就以德国的Me-262为基础发展自己的喷气式飞机,然而没有飞起来的Ta-183对苏联战斗机的影响更大!
            苏联在是否直接仿制德国的 Me 262 或 He 162 喷气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这时苏军已经缴获了相当数量的德国飞机和发动机的整机和部件,可以拼装一定数量的飞机,缴获的技术资料和工装也足够开始仿制生产,但这样将扼杀苏联自己的设计。最后,在雅可夫列夫等人的坚持下,决定自己研制。
            除了面子问题,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德国设计的工艺要求太高,在德国备件耗尽后,苏联的工艺水平不足以自己大批制造,仿制也难以保证质量。由于苏联自己研制的喷气发动机在进度上赶不及,高层决定先用缴获的德国 Jumo 或 BMW 喷气发动机,然后设法从英国进口“尼恩”和“德温特”发动机,在 40 年代末或 50 年代初过渡到苏联自己的喷气发动机。高层同时决定,米高扬和苏霍伊用 BMW003(苏联编号 RD-20)集中于双发战斗机,雅可夫列夫和拉沃奇金用 Jumo004(苏联编号 RD-10)集中于单发战斗机。
            首先将喷气战斗机投入战场的德国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二战后期德国秘密武器盛行期间,以设计 Fw 190 战斗机著称的 Kurt Tank 设计了 Ta 183 喷气战斗机,采用机身发动机、机头进气的布局,在气动设计上解决了很多 Me 262 的问题。除了机头进气,Ta 183 还采用了先进的后掠翼。关于米格和当时苏联其他第一代喷气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是否受德国影响的问题,东西方一直存在争论。苏军缴获了 Ta 183 的样机和大批技术资料,但 Kurt Tank 和他的手下都逃到美英军占领区,向西方盟国投降了。不管是异曲同工还是照抄不误,一般认为战后初期东西方很大一批喷气战斗机都受到 Ta 183 的影响,包括多种米格战斗机、美国的 F-84“雷电”、F-86“佩刀”、法国的“暴风”、“神秘”等。
            45 年夏,米高扬毅然下令中止翼下双发的布局,而是采用机头进气的机内双发,也就是说,两台发动机并排安装在前机身内。发动机前置的机头进气尽管看起来臃肿、丑陋,风洞试验表明,这个新布局的阻力大大减小。新飞机被称为伊-300,也称为米格-9。1946 年 4 月 24 日,米格的第一架米格-9 被拉到莫斯科郊外的契卡洛夫斯卡雅机场,准备试飞。这时雅可夫列夫的雅克-15 也准备好了,也要试飞。米高扬和雅可夫列夫最后抛硬币,决定谁先首飞。米高扬赢了,很快,试飞员驾驶米格-9 升空,做了 20 分钟的试飞。这是苏联的第一次喷气式飞行。

            米格-9由1946年开始生产并且进入苏联空军服役,一共生产610架。除了苏联自己使用以外,还有少量外销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由于当时国民党空军不停空袭中国大陆的上海等城市,1950年11月起故由苏联空军派出装备米格-9的四个空军师驻防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担任空防任务,但不久就被米格-15取代。1951年这些米格-9飞机全部移交中国,并一直使用至1956年。
            今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各收藏了一架米格-9。


            IP属地:山东6楼2017-07-29 09:32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29 09:32
              回复
                米格走廊哪神话了


                8楼2017-07-29 09:35
                回复
                  马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29 09:36
                  回复


                    IP属地:山东10楼2017-07-29 09:39
                    回复
                      前排挤挤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7-29 09:39
                      回复
                        内容不合法


                        IP属地:山东12楼2017-07-29 09:39
                        回复
                          把文字截图试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7-29 09:42
                          回复




                            IP属地:山东15楼2017-07-29 09:44
                            回复
                              米格-15采用机头进气模式。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盖,内容弹射座椅。气流在机头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度,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因此,米格-15是苏联第一种实用的后掠翼飞机,已初具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雏形。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总计将气流分为4股。在机翼前缘放有一定量的铅,以降低机翼对扭曲刚性的需求。飞机不装备雷达,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IP属地:山东16楼2017-07-29 09: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