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斯王朝吧 关注:94贴子:24,600
  • 41回复贴,共1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以来,我们父母一听到别人说自家孩子乖之类的都会觉得特别开心,可是孩子很乖真的就很好吗?


1楼2017-08-01 13:49回复
    “懂事”和“乖”
    是家长、大人们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的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不听话就会....”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等.
    小孩心里知道:自己表现的“乖”,大人就会高兴,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懂事”。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那些乖乖听话,循规蹈矩的孩子总是会被家人、老师赞扬有加。而淘气、叛逆、反抗的孩子总是会被处罚、批评。
    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2楼2017-08-01 13:50
    收起回复
      很多心理分析师、疗愈师都有这样的结论: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小时候越“乖”的孩子,
      长大以后反而心理问题越多?
      有一位叫“毛豆妈”的孩子母亲,分享了自己对于“乖”孩子的心得感悟:


      3楼2017-08-01 13:51
      回复
        乖”意味着讨好大人
        “忽视真实的自己
        我很清楚的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我摇摇头说,“不想要。”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我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长大以后,我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我还是经常看到长辈对孩子说:“你再淘气我就不喜欢你了。”或是“再这样做我就不爱你了。”孩子眨巴着眼睛,马上安静下来,以证明奶奶还爱着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里一酸,仿佛看到幼年的自己。
        为了博得看护人的喜爱,情愿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这种伪装起来的“乖”孩子,有什么用呢?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了,这样的要挟,还不停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4楼2017-08-01 13:52
        收起回复
          “乖”意味着
          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曾经有一位妈妈留言: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
          我直截了当的说:“与其说你的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5楼2017-08-01 13:52
          回复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
            因为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她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
            她知道不哭闹才会让你们更喜欢她。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6楼2017-08-01 13:54
            收起回复
              越“乖”的孩子独立能力越差
              为什么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长太多的控制感。
              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就会从一个不提问的“乖”学生、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婆婆包办的“妈宝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烂好人。从这个角度讲,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7楼2017-08-01 13:54
              回复
                毛豆也是个很调皮的孩子,上蹿下跳上房揭瓦,但我会合理表达我的不满,从不以“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为要挟条件。
                因为我们并不因为毛豆“乖”才爱他。我们爱的是那个原原本本的他。
                同理,我愿他做出人生选择是因为自己的真实喜好,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讨好别人。
                我会支持毛豆的决定并提醒他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不是“你就做一个乖孩子,按照我给你指点的人生活下去。”


                8楼2017-08-01 13:55
                收起回复
                  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千千万,最坏的可能就是那个“乖”小孩!


                  9楼2017-08-01 13:56
                  收起回复
                    真糟糕,我小时候特乖……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01 17:51
                    收起回复
                      完全戳中我的童年,好在我现在还有想法,还会叛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01 20:59
                      收起回复
                        我小时候也乖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8-01 22:50
                        收起回复
                          在小时候的叛逆,反抗 ,表达,孩子表达天性。
                          大一点了,明白事理了,会分辨了,就叫懂事了.
                          教育孩子,父母的方式方法和"环境"尤为重要。
                          有些孩子因为家庭,体谅父母,生在那种环境下,"小"时候无力改变现状,你又能怎么办?拥有那种封建死板传统执拗的父母?孩子的天性早就没有了。不乖也是要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固化的思想,大多数人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乖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8-02 05:45
                          收起回复
                            可能是因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IP属地:英国14楼2017-08-02 10:08
                            收起回复
                              小时候我一点都不乖,打架逃学爬树掏麻雀蛋,越长大越痛苦来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8-08 20: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