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辱献媚是靠不住的
电影本身是表现生活的艺术,美国当年五美分电影院能在全美兴起,走的就是亲民生活路线,再升华或美化一些生活故事和片段,让劳工大众或白领阶层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而法国百代公司热衷于名剧大作,成本高,品味高,曲高和寡。最后的结局是好莱坞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美国政府也意识到电影在意识形态传播方面的作用,它们给制片公司设了条条框框(海斯法典),像吻戏不能展现,性暗示镜头要删除,正义必须胜利,家庭温馨和谐等等,今天看来虽然这些条例有些可笑,但它是美国电影航母顺利起航的前提。
再看中国,从八十年代以来,中国N代导演们,都热衷于通过影片去迎合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以得到西方电影节奖项为最高标准。
墙外开花之后,回到国内成为权威,再引导另一拔电影人也以此标准去追求XX奖。
这种恶性循环之下,中国电影很难展示时代进步的真实影像,更不要说展现中国人的自信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