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为
编剧写的是流行小说
楼主当做文学作品来探讨
差不多就是这个落差
╮( ̄▽ ̄")╭
but 流行小说也有想要表达的东西,就算没深度、没内涵,谁的中学二年级的夏天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但这也正是编剧及导演要抓住的点吧?
就像冯满天先生参加BTV传承者节目时,嘉宾问:“你一直在强调民族骄傲,民族大义,抱着吉他看到外国人会羞愧,最后转身抱起自己的阮,那么你为甚么反而会在自己的乐曲里面选择融合与创新?”
冯先生的回答是:“没有办法,只有你们90后,00后喜欢,我们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民族音乐是什么,我得现在,我要装酷,我要装萌,我才能得到你们的爱和关心,然后你们进来了才知道,哦,里面我们的历史还有这些!我光讲历史,离你们太远!”
“我说实话,我在九几年的时候,我就能弹刚才的《非琴不是筝》,但我弹了,没有人接受!觉得它土!相反的逼得我要唱流行乐,我们音乐学院里面,只有一种唱法,就是美声民歌,现在的最推崇的主流的是用意大利方法来唱的中国民歌!我觉得中国的好声音,是有中国人自己特质的这种文明,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这种美,应该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灵之声,和我们自信的声音,我们的民歌不自信吗?我们觉得土!我们的这个叫法我就觉得很难受,但我们存粹的民歌叫原生态,如果我学民歌,我要学地道的民歌,难道我要说我要学原生态吗!?我没这个脸!我没这个脸!!”
《闪光少女》让一批不懂国乐的门外汉看到了,哦,原来还有这种乐器,原来可以这样用我们的文化怼外来文化(是的,我们这些门外汉小朋友就喜欢看这些热闹)
我记得英国作家马丁·雅克在演讲上对中国文化进行过剖析,大意是,中国人的认同感不是地域性的,不是民族性的,是一种文化认同,中国不是一个国家,是披着国家外壳的一种文明。(你看,我们90、00后或许之前没看过这个作家的任何一本书,但是他的演讲热闹有趣,在TED上人气极高,我们好奇去看了,觉得喜欢,进而就会去了解他的著作演说)
《闪光少女》它不是教科书,不是告诉我们乐理和历史知识的老师,但它是开启我们新世界大门的一扇钥匙,兴趣,它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电影中有一首古筝曲,《权御天下》,是日本开发Vocaloi声乐软件,中文虚拟歌姬 洛天依的原创曲目,是由B站的网友“没有龟壳的乌龟”写的。简单来说,这款软件是用户通过输入歌词和音符的方式让软件唱歌,配合加载伴奏数据来完成整首音乐制作,V家作品基本上以电子乐为主,《权御天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歌曲,这些,你们了解多少呢?
你看,就像我们这些90、00后门外汉大多数不懂所谓真正的古风、民乐以及楼主所强调的乐器的soul,你们懂电子乐与2次元吗?我们互相不了解,为甚么不能从相见,试探,模仿,进而相知,学习,合作呢?
楼主你开这个帖子,不知道你是想表达什么,自己记忆的精湛还是对国乐的深入透彻了解,我只想说,你要不服气到B站开直播,谈谈你的声乐理解,弹弹你的琴,教化教化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吧
bilibili []~( ̄▽ ̄)~*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