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07贴子:657,294

自如平生二三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年今日 ,仆往宁远 ,见城垣而堕泪,方知崇焕平生事。
盘桓数日,遍历山海风光,青空霁月,陶然沉醉。 后冒雨乘舟往觉华岛,至衣衫尽湿而归。
去冬往帝都,谒崇焕墓。见白菊一束,花叶犹湿,由是甚感宽慰。
仆藏觉华之石,宁远之贝于落叶之下。
若公念及宁远,或可略解相思。
仆疏懒成性,不通经史,于文章考究,佐证明断处难有助益, 且崇焕平生之大略诸君已尽知,其果决无畏亦自在人心。无需赘述。
唯有各处寻来之只言片语,可窥公平生意气,每每读来令人动容。
这东西虽然已经在撸否上发过了。后来又寻了几个梗 贴吧可以慢慢写, 就发在这里共大家抠文言文算银子算累了的时候来玩梗 ,乐呵一下
糖和玻璃渣渣都有。或许还有没查到出处的。诸君要是有补充也请发来同乐
没粮吃要死了
大佬们倒是产粮啊!
银子算多少遍都是那些 , 可人是活的啊,梗白放着多可惜 是不是
宁远海边亭子镇楼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8-07 00:28回复
    1.柳河败绩,士卒西奔。崇焕狂呼邀截,使各还守信地。关外城堡幸尔得存。
    出自三朝辽事录 王在晋和孙高阳的恩怨暂且不问 ,这句话里的 “西奔 ”“狂呼 ”
    画面感极强 崇焕以文人青衫于暴雨中鬼畜气场全开 力挽狂澜 阻止了脱缰野马一般的恐惧在士兵中蔓延 。
    2.自裂战袍,裹左伤处,战益力;将卒愧,厉奋争先,相翼蔽城
    在梁启超的袁传里见过 具体出处暂且不知 不过据我印象崇焕受伤的原因似乎是搬石头堵城墙
    不过 根据广渠门之战的惨烈程度, 这应该并不奇怪。
    3.灵质偏成磷,光焰九天彻。
    精诚叩帝阍,愿化一寸铁。
    良士铸作剑,剑锷百不折。
    斩尽奸人头,依旧化为血。
    崇焕的浣衣里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中的几句话 这首诗因为写的太好而被怀疑是不是他写的 同样著名的忠魂依旧守辽东也因为写的太好被黑子托伪
    纵然身陨成灵 也要光焰九天
    诗里的 忠臣血入地 地厚为之裂, 今溅帝王衣 ,浣痕亦不灭。
    细想来 说是谶语也不为过
    4.佳果闽中倍擅奇,登楼难免我相思。
    谁言齿颊偏无福,不是先时便后时。
    崇焕的诗荔枝楼。大意大概是 崇焕登楼想吃荔枝 托腮自言自语 哎呀好想吃
    嗯……有点萌
    5.尝于演武场较阅,忽自起舞,防牌中蹶。
    出自枣林杂俎。鉴于这么透出纸面的尴尬事情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所以我信这是真的 。
    去检阅士兵, 突然舞剑,突然自己撞上盾牌, 突然摔倒……
    Emmmm上司突然发疯怎么办,在线等,急。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8-07 00:42
    回复
      写得很好,文笔雅而畅,文风真诚而活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8-07 10:01
      收起回复
        6.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 ‘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
        出自朝鲜李星龄《春坡堂日月录》
        寒冬之中一片死寂的宁远城,战斗迫在眉睫。
        敌楼烹茶待客大谈经史让胆小的朝鲜翻译官观战 ……笑容里浸透着腹黑 。
        崇焕: 哦?敌人来袭了 ? 我们来喝杯茶吧。
        值得一提的是鼓楼建筑分两层,下面有面漂亮的大鼓,通向二层的楼梯非常狭窄陡峭,凭窗一望可见首山。
        不过看见敌军漫山遍野那是扯淡,钟鼓楼的角度想看见敌军是不可能的 。仆亲测得知 。
        7.妖案有名据实上闻题本
        原文都是繁体我就不打上来了 出处是崇焕集 蓝皮书 176 页
        大致意思是 崇焕发现了个很神奇的道士 ,看了邸报发现陕西白莲教正在寻找这人当教主 ,就上书崇祯问要不要把这人捉回原籍 还是在他的地方扣着 。
        崇焕的 一堆请饷啊 请军械啊 辞荫啊 这样的奏疏里忽然冒出来一篇 : 看 我抓到了个神奇的道士耶!
        崇祯:……
        前几日仆又翻了一遍崇焕这时期的奏疏,很密集, 陈述的事情非常零散,就像邀宠的孩子一样事无巨细的讲给皇帝听。崇祯和崇焕错认对方为最佳拍档, 双方脑补了一个君臣同心的故事,并且扮演这两个角色,细细想来,有种凛冽的讽刺感。
        崇祯和崇焕 ,从双方粉丝到本人,水火不能相容。
        他们的悲剧来源于性格,
        他们性格里面有相似的缺憾。不同的是, 崇焕有这方面的自知之明,却依然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而崇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
        悲剧式的义无反顾和永无止境的彷徨失措。
        究竟哪个更不幸呢?
        8.督饷郎中杨呈秀侵克军粮,副将徐涟激之变,围崇焕署。惮桂家卒勇猛,不敢犯,结队东走。桂与崇焕追斩首恶,抚余众而还。
        出自明史满桂传
        这一两行字非常短,但是非常精彩。
        上官贪墨,君士哗变,刀剑出鞘,已成汹汹之态。
        崇焕与叛军于公署对峙,虽有白刃在前,仍面不改色。
        满贵闻之,率家丁往,叛军惧而东溃, 崇焕与桂遂提刀上马径取贼首。叛军惧,伏地不敢言, 崇焕愉快的做了一番思想教育,然后拉着满贵回去喝酒……
        这么好的梗, 大佬们不产粮, 民那的良心不会痛吗?
        下面几条十分虐 食用注意
        9. 癸卯,清兵徙屯南海子。薄暮,有旨趋督师进兵。
        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
        出自崇祯实录
        薄暮催进 青衣觐见
        我一直觉得这两个细节 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
        凛冬腊月 四野皆焚 哀哭遍地 满目疮痍 血战刚刚结束 关宁铁骑甚至没有进城养伤的机会 。落日垂地,余晖浸染着征衣上的斑斑血迹 。此时忽然有圣旨 ,催督师速速进兵 。
        崇焕的选择是 ,抗旨 。
        后金军队步步紧逼 ,此时整个京城浸透着恐惧,户部尚书口不能言 ,崇祯三催孙承宗入见 ,连更衣的时间都没给 。
        崇焕青衣玄帽 跟随面色肃杀的内臣穿过寂静的 ,端门 午门 。
        他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时 心里在想什么呢 ?
        邻居君冬天去故宫的时候,正好下了雪,在平台前站了一会,想了很久,崇祯皇帝的表情, 如果我就站在崇焕站过的位置上 ,很希望他告诉我 那时的心境。
        (当时还和云淡君就平台所在位置争论了很久)
        崇焕被捕时三军痛哭 大家心里都明白
        他不想让自己的将士送死 因此拒绝速战 ,
        他不想让自己的将士送死,因此坚请让伤兵入城休整 。
        他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岌岌可危 ,但是他依然决定站在普通士兵的立场上 。
        就像前文所说
        即便知道这样下去结局不会好, 但是放任兄弟和下属的性命被吞噬,这种事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
        10. 将大小环刀各一进,曰此则边上军器,故陪臣聊表下诚云。则微笑而受之,许多说后辞出。
        出自李雪汀天朝日记
        礼物都推了 ,唯独收了两把刀。
        微笑二字让人迷之心动 。
        其实不是迷之心动, 少女心简直炸开了好嘛!
        ( 虽然少女心这种东西邻居君有没有都是问题)
        不过这件事的日期是十月十六日 距后金突破喜峰口还有十天
        11.。早门往督师衙门告辞(许多问答具在状启中),行茶再度后辞出。又欲告辞于道爷,而日晚罢衙,不得辞,又待明日早衙,可闷。今日督师言笑宴宴,赐款颇洽,所陈皆快从,喜幸何极
        依然是李雪汀的天朝日记
        这件事的日期是十月二十三日
        距离后金军队突破喜峰口还有三天 ,距离兵临遵化城下还有七天 。
        当时读到言笑晏晏四个字的时候 ,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12. 崇焕无子,家亦余赀,天下冤之。
        不知道崇焕后人是不是托伪,我相信崇焕无子是事实, 但又矛盾的希望这不是真的。
        13. 崇焕死后 其妻投江 其母枯守穷庐 三族流放 就连仆人都被通缉了七年 (这个已经成梗了),崇焕的妾阮氏和两个女儿还有侄子 ,被流放到云南维摩州 , 那里今天还是闭塞山村 ,
        可以说基本没有活着到达的可能 。
        但我坚定的相信 她们活下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这样相信着 。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8-08 01:36
        回复
          围观楼主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8-08 08:10
          回复
            尝出救火把墙攀,矫健且有力
            单骑考察山海关,七日夜而返
            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
            查虚伍立斩一校,被领导斥责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8-08 10:13
            回复
              对不起各位 又来挖坟了 但这些督师轶事大都从未见过。不得不说楼主真的非常细心,还细心表明了出处,便于咱们查阅,吧主不考虑加个精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1-11 23:10
              收起回复
                我居然才发现这贴。。。顶起来,太细腻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1-12 12:17
                收起回复
                  真粉


                  IP属地:广东15楼2022-01-15 23:14
                  收起回复
                    6里袁及朝使不是在城心钟鼓楼,兴城古城还有外城,是在外城的城门楼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4-12 13:38
                    收起回复
                      已加入收藏


                      IP属地:江苏18楼2023-04-13 0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