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弓箭吧 关注:73,639贴子:358,429

解决霍伊特碳元素的一个拉锯尴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决霍伊特碳元素的一个拉锯尴尬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8-08 22:04回复
    霍伊特碳元素(小麻花)这把停产的老弓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我爱着它,从数年前刚见到复合弓的图片开始,就爱着它。
    上年一个很铁的兄弟和我闲聊,对我说,过几天我把我的小麻花寄给,给你玩,我说好的,于是弓就到了我这边,这把弓也是这兄弟从他的朋友手里收的,只可惜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弓是28拉锯的,而且由于原主人用的是握撒,靠位方式的差异导致窥孔很高,但而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我这大兄弟,他颠覆了弓适应人这一点,转而适应了这把弓,还有着相当好的成绩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8-08 22: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以至于我刚收到这把弓的时候,连续爆了4只箭,全部是脱靶,主要原因是因为拉锯问题,我和我这兄弟拉锯都应该是27,而且窥孔的高度也让我无力,我用的是腕撒。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我把这个弓的窥孔给调低了,当然是和那兄弟商量过的,然后渐渐也适应了这弓,感觉真心赞,无论是做工到整体设计,都是一顶一的好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8-08 22:14
      回复
        到今年后,弓在我这放了一年多了,也该归还了,于是这兄弟向我诉苦说拉锯问题,反正一年多没打,倒不如改好后从新适应,于是问我能不能改一下拉锯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8-08 22:16
        回复
          这个弓的拉锯调节是更换模块,但很难找到了,于是,自己做,在和朋友沟通以后,确定了两点,拉锯改为27寸,但由于我没有27寸的模块数据或者图纸,唯一的办法就是只更改停止点(真正情况下拉锯的改变是停止点和峰值一块调节的)
          那么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原来28的拉感和峰值不变,只是拉锯改成27,有可能会造成省力比降低,即拉开后需要比之前更大的力量去维持,不过只调节一寸的话,是不会有太大偏差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8-08 22:20
          回复
            而很多人会担心一点,我朋友也有这个担心,就是比葫芦画瓢的做出一个模块,会不会有误差,关于这点,我说一下我的看法以及经验,复合弓本身并不是高精度的产物,可接受的误差比人们所猜想的要大。
            比如许多复合弓同步性一般,依然可以打出好成绩,这归功于弓的结构特性。
            我们的老祖先用传统弓想打出好的成绩是很难的,原因在于箭的误差和每次拉开的靠位误差。
            而现代的传统弓的精度上的进步主要归功于箭的统一性,误差被控制的很小,也有了搭箭点等一系列科学性的辅助。
            再说到现代反曲弓,不单单箭统一性高,还多出了一个瞄准辅助,再加上响片等一系列辅助设备后,就能达到每次拉弓都是一致的,自然精度就提高了。
            而复合弓,是在反曲弓上多出了另一个瞄点概念,即窥孔,这样从单瞄变成双瞄,并且有了强硬的拉锯控制概念:停止点。
            于是复合弓是从结构上取得了精度的进步,而不是说它本身是个高精度的产物,因为现代反曲也是一样的机械精度控制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8-08 22:28
            回复
              那么就开始着手制作一个拉锯模块
              第一步是采集数据,偏心轮的转位角度控制着拉锯,所以先记录角度,因为毕竟是家里没有扫描仪这么先进的武器,只能用我的像素还不错的手机拍照然后取比例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8-08 22:32
              回复
                下轮是停止点是自由停止点,所以下轮模块不用管它,上轮的停止点是固定停止点,所以需要把停止点延长,以达到缩短拉锯的目的,那么还是一样的拍照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8-08 22: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08 22:34
                  回复
                    因为只是取一个大致比例和一个大致尺寸,现在的误差都不算什么,用电脑画图软件抠图后,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模块数据修改,所以是一边量,一边改,为了避免误差做坏,所以我直接在外轮子略微放大一些,然后可以在做出来后,对比原本的模块再精修改,所以先切下来不开槽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8-08 22:37
                    回复
                      孔也不打,根据实际的孔位用投影法打孔,因为测量的很容易有误差。
                      停止点的方式我也修改了一下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8-08 22:38
                      回复
                        放上去后非常匹配,而左边的轮廓部分也是按照设计略大一下,完全在控制范围内,然后把多余出来的部分画上线,把电脑里的图修改,作一会开槽用
                        下图中就可看出多出的部分,用黑线画出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8-08 22:40
                        回复
                          边修边对比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8-08 22:42
                          回复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在拆原装模块时的尴尬,只有一颗螺丝完整拧出来了,剩下两颗无论加热还是敲击,都死死的紧在里面,所以我只好用暴力的方法反面钻下来,螺丝就只剩下个头了,螺丝是英制的,我暂时没有英制的丝锥,所以我只好改成公制的螺丝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8-08 22: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面临另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公制螺丝头对于英制螺丝来说有点胖,也有点高,只能啃下一层。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8-08 2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