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什么时候开始孕育风险?一个简单的特征是,市场情绪开始“一边倒”,场内言论和研报开始频繁地“喊口号”。
近期的市场似乎渐渐开始具备一些这样的特征。
首先是“漂亮50”和“要命3000”成了市场内“有口皆碑”的说法。
逢大小论坛或券商策略会,这两个名词便要被扯出来议论一番,仿佛这个市场确实就由两个“群体”构成,一群是50只上涨的股票,另一群是3000多只灰头土脸下跌的股票。
但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从今年初开始,两市上涨的股票为1000只,下跌的股票为2200只,真正跌幅超过20%的也就在1000只左右。所以,“要命3000”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说,顶多是“要命1000”。
但口号传播后所起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机构的观点在近期明显趋向一致,这是另一个令人警醒的特征。
纵观过去1个多月的机构观点和文章,公募基金等职业投资机构非常明确地做出了向大盘股、蓝筹股“翻多”的动作。
近期的市场似乎渐渐开始具备一些这样的特征。
首先是“漂亮50”和“要命3000”成了市场内“有口皆碑”的说法。
逢大小论坛或券商策略会,这两个名词便要被扯出来议论一番,仿佛这个市场确实就由两个“群体”构成,一群是50只上涨的股票,另一群是3000多只灰头土脸下跌的股票。
但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从今年初开始,两市上涨的股票为1000只,下跌的股票为2200只,真正跌幅超过20%的也就在1000只左右。所以,“要命3000”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说,顶多是“要命1000”。
但口号传播后所起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机构的观点在近期明显趋向一致,这是另一个令人警醒的特征。
纵观过去1个多月的机构观点和文章,公募基金等职业投资机构非常明确地做出了向大盘股、蓝筹股“翻多”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