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吧 关注:1,611贴子:6,246
  • 7回复贴,共1

偷影子的人与人间失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看完《人间失格》,让我想起了《偷影子的人》,这是对立的两个极端。前者是丧失为人的资格,人性之恶(人性的丑陋,卑劣,怀疑,欲望……),后者是人性之善(友情,爱情,亲情)。
就先说说个人对于《偷影子的人》感触吧,小说从开头到结局都以我贯穿整篇文章,我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就像我的城市一样也没有名字,我拥有窥探他人秘密的能力,让我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一人一世界,光丽的外表或者强健的体魄并不能表示他人的幸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悲伤。这或许就是一个人光环下的阴影。所以没有一个人是最悲哀的,只是你不了解罢了。生而为人,不管多么强大,内心都有不为人知的痛楚,或许人就是弱小的。我运用这种的力量,开始帮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个过程是我对人性之善的追求,听从心声,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获得了很多感动和悲伤,有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以及不离不弃的友情。这本小说让我感受到人性之善的温情。
对于‘我‘的见解。本书中,你们能看到了主人公的善良和勇敢,而我还看到了另一点,或许也只是我的情愫,强加于此罢了,这也是我喜欢本书的原由之一,对于‘另一点‘让我钦佩他的同时又为他感到悲伤,他的内心无疑是坚强的,每当倾听朋友的痛楚,他就会获得负面情绪,内心也会一起悲伤,而之后,他还要坚强起来帮助朋友。让我觉得他是多么可爱的人啊!同时又让我怜悯,他是否想过,他自己的痛楚呢?‘我‘母亲过世,与克雷尔的约定以及种种错过,朋友吕克的梦想和现实,对苏菲的依恋与愧疚,难道我的内心就没有痛楚吗?那‘我‘的悲痛,又与何人说?主人公能拯救他人,却拯救不了自己,也许只能自己变得坚强吧,在我眼中他是一个追求人性之善的英雄,但英雄难道就应该孤独的去学会坚强吗?这就是让我感到悲伤的‘另一点‘。
今天有点晚了,人间失格就下次再说吧,这本书也很有魔力,不同的心态看出不同的结果,伤感的人更加悲伤,乐观的人会更加审视自己的内心。太宰治笔下的殇语“这是我向人的最后一次求爱”,以及“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些言语就像是把我的灵魂囚禁在肃杀的人性之恶中,在人性的善恶之间深思。什么是作为人的资格?当然我不会想那么多,我不是什么哲学家,我只是渺小的一粒沙,我认为世间没有至善之人,每个人都会有欲望,人只是善与恶的集合体,也许每个人只是走在至善的道路上,却永远到不了终点。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8-20 23:27回复
    很棒啊 但是一直想看人间失格都没看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21 18:5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21 22:38
      收起回复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书里面的每个字都让人觉得沉重。
        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带着理解大庭叶藏的看法去读。他对人类的最后一次求爱即是对人性至美的追求,自卑与自责的心理成了束缚他一生的枷锁,他害怕与人相处,心中布满了对人类的阴影,可又无法与人隔绝,于是只好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维持与世人最细微的联系。他越是搞笑,越讨人喜欢,同时他的内心也越害怕被发现自己的真面目。以此,他从青少年到中年,为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自我放逐、**自己,最终自我毁灭。想到这里,我们有时何尝不是如此,或许曾经你为了迎合他人或者逃避实而带上虚伪的面具,违背自己的初衷对某些事物置若罔闻,你是否想过自己的罪恶?(起码,我是有的,上初中发生过欺凌事件,而我只是在一旁看着,或许那时我觉得他不是我朋友,也或许是自己软弱不敢制止。后来得知他腿部骨折转校之后,我才发现内心的愧疚)不要让自己成为自己曾经最厌恶的那种人。
        大庭叶藏的悲剧就是太宰治的悲剧,(太宰治的遭遇就不多说自己去了解吧),”早晨,我睁眼醒来翻身下床,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浅薄无知、善于伪装的滑稽角色。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我又放出了惯用的逗笑烟幕弹。”这句话是对大庭叶藏的概括,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悲剧的人生,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倔木只是因为利益才和他成为朋友,“比目鱼”也只
        是因为大藏优越的家世才肯照顾他,摆出一副关心他的样子。更悲哀的是他亲眼目睹了良子遭人侮辱,至此,叶藏到达了对生活希望的终点。他一夜白头,最后掉入如地狱般的深渊无法自拔,让他忍不住哀嚎道:“失去当人的资格。我已完全称不上是个人了……真是不折不扣的废人。”以及“生而为人,对不起”。
        大庭叶藏对人类的最后一次求爱,其结果是绝望的,而他的求爱也是太宰治对人类的求爱,只有亲身经历过现实的苦痛与悲哀,才能写出如烙印在自己灵魂上的深刻,就像太宰治自杀前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不要绝望,在此告辞!”如风?如水?如沙?是生的鼓励,还是死的告别?对不起,我宁可不知道。
        读第二遍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大庭叶藏没有一个能交心的人,他把父亲不当父亲,朋友不当朋友,妻子也不当妻子,自卑与自负让他变得孤独,因为他选择去看到人性的丑恶,所以他看到的是就是丑恶,他所言“所谓的世间,不就是你吗”以一人就认为世间也是如此,充满着绝望,对于朋友倔木“总之,我们两一碰面,就顷刻变成了外表相同,毛色相同的两条狗,一起在下着雪的小巷里来回蹿动”既然厌恶,又无法远离,这是一种悲哀。更何况真是如此吗?倔木是因为利益,比目鱼也是因为利益,良子遭人侮辱也是因为某种利益,难道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因为利益,父亲一直资助他难道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他就哪怕没有想过一次是因为自己?他身边的人都是那么不堪吗?我是怀疑的,丑恶固然有,只是因为他用自卑的臆想去放大人性的丑陋。我觉得这是自我内心的选择,乐观的人,选择看到人性之善,那么他看到的便是美好。人有七情六欲,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都会有一点瑕疵,却不会因这一点瑕疵丧失为人的资格。对于大庭叶藏,就像川端康成在雪国里所言“他的一生,只是一场徒劳”。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8-23 0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