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华山 记者 刘飞黄 通讯员 刘李德 朱小敏
【核心阅读】
68年前,湘南上空。
赴华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战机与日本空军激战,两架飞虎队战机被重创后失控坠落,其中一架坠毁于与我市炎陵县策源乡(时称黄挪潭乡)一山之隔的郴州界内,飞行员当场死亡;另一架战机则拖着浓烟,俯冲至策源乡荣塘村的深谷中爆炸,其飞行员跳伞后悬挂在荣塘村飞水寨一株歪脖老松树上,并在当地山民的救助下摆脱了困境……
今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坠毁在飞水寨的飞虎队战机残骸还在吗?那株救了飞行员一命的歪脖老松树还活着吗?曾救助过飞虎队员的善良山民还健在吗?他们与飞虎队员的后人们有无联系?9月1日一早,我们赶往策源,马不停蹄地爬上云遮雾罩的飞水寨去一探究竟……
一路艰辛,在炎陵县策源乡企业办主任朱品先和荣塘村党支书朱品为等人带领下,跋涉了3个钟头,快正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海拔1530米的荣塘村牛塘组组长陈庭辉的家。
迎面正遇上陈庭辉的祖父陈芳藻,朱品为介绍说,他就是当年参与救援飞虎队员的山民之一。
得知我们的来意,91岁的陈芳藻缓缓回忆起这段尘封了68年的往事。
1944年9月初,下午4时许。正在飞水寨旁砍柴的陈芳藻听见一阵轰鸣,一抬头,只见一架拖着黑烟的飞机直冲向飞水寨深谷,一声巨响后,谷底升腾起冲天大火……
随即,他发现“空中有把大伞晃晃悠悠地往深谷坠落,伞下还挂着个人……”身为保丁的他好奇地向崖边赶去,只见那人挂在悬崖边一株歪脖老松树上,正在解脱伞绳试图爬上来。可老松树离崖顶还有10多米距离,他根本上不来。
见到陈芳藻,飞行员眼里有了希望,他激动地冲着陈芳藻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陈芳藻明白,他是在求救。
身边没有可用的工具,陈芳藻就挥刀砍了两根长藤,连接起来后甩了下去,飞行员拽住藤条,很快就手脚并用地爬了上来。
这时,陈芳藻才发现,原来是个蓝眼睛、白皮肤、高鼻子的外国人。“这人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手上戴枚黑戒指,腰里别着把手枪。”
因为语言不通,陈芳藻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正犯愁时,村民朱厚一拄着文明棍赶来了。那外国人看见朱厚一文明棍上的国民党党徽,立即笑着从飞行服背后掏出一个“血幅”。
“那是一个丝绸缎带,大小跟一张奖状差不多,上面用中文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人),军民一体救护’。”俩人这才明白,眼前这个外国人是赴华助战的美国人。
见飞行员饥饿难耐,陈芳藻忙跑回家,将家里仅存的7个鸡蛋煮熟后送了过去,飞行员接过鸡蛋,一口气全吃完后,冲陈芳藻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见天色已晚,他们怕出问题,决定立即带着飞行员下山,直奔乡公所。
抬着飞虎队员翻越酃峰
“下山时,遇见几个山民,见是外国人,他们操起扁担就要打,飞行员见状也掏出了手枪。”陈芳藻忙解释:“他不是日本人,是美国人,是帮我们打日本鬼子的。”
到达乡公所时,夜已很深了。时任乡长兰子青也听不懂飞行员的语言,只好带着他们到附近找到前任乡长钟子仙。
钟子仙早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略懂一些英语。发现终于有人能听懂自己的话了,这位飞行员很是高兴,马上与钟子仙交谈起来。
【核心阅读】
68年前,湘南上空。
赴华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战机与日本空军激战,两架飞虎队战机被重创后失控坠落,其中一架坠毁于与我市炎陵县策源乡(时称黄挪潭乡)一山之隔的郴州界内,飞行员当场死亡;另一架战机则拖着浓烟,俯冲至策源乡荣塘村的深谷中爆炸,其飞行员跳伞后悬挂在荣塘村飞水寨一株歪脖老松树上,并在当地山民的救助下摆脱了困境……
今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坠毁在飞水寨的飞虎队战机残骸还在吗?那株救了飞行员一命的歪脖老松树还活着吗?曾救助过飞虎队员的善良山民还健在吗?他们与飞虎队员的后人们有无联系?9月1日一早,我们赶往策源,马不停蹄地爬上云遮雾罩的飞水寨去一探究竟……
一路艰辛,在炎陵县策源乡企业办主任朱品先和荣塘村党支书朱品为等人带领下,跋涉了3个钟头,快正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海拔1530米的荣塘村牛塘组组长陈庭辉的家。
迎面正遇上陈庭辉的祖父陈芳藻,朱品为介绍说,他就是当年参与救援飞虎队员的山民之一。
得知我们的来意,91岁的陈芳藻缓缓回忆起这段尘封了68年的往事。
1944年9月初,下午4时许。正在飞水寨旁砍柴的陈芳藻听见一阵轰鸣,一抬头,只见一架拖着黑烟的飞机直冲向飞水寨深谷,一声巨响后,谷底升腾起冲天大火……
随即,他发现“空中有把大伞晃晃悠悠地往深谷坠落,伞下还挂着个人……”身为保丁的他好奇地向崖边赶去,只见那人挂在悬崖边一株歪脖老松树上,正在解脱伞绳试图爬上来。可老松树离崖顶还有10多米距离,他根本上不来。
见到陈芳藻,飞行员眼里有了希望,他激动地冲着陈芳藻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陈芳藻明白,他是在求救。
身边没有可用的工具,陈芳藻就挥刀砍了两根长藤,连接起来后甩了下去,飞行员拽住藤条,很快就手脚并用地爬了上来。
这时,陈芳藻才发现,原来是个蓝眼睛、白皮肤、高鼻子的外国人。“这人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手上戴枚黑戒指,腰里别着把手枪。”
因为语言不通,陈芳藻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正犯愁时,村民朱厚一拄着文明棍赶来了。那外国人看见朱厚一文明棍上的国民党党徽,立即笑着从飞行服背后掏出一个“血幅”。
“那是一个丝绸缎带,大小跟一张奖状差不多,上面用中文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人),军民一体救护’。”俩人这才明白,眼前这个外国人是赴华助战的美国人。
见飞行员饥饿难耐,陈芳藻忙跑回家,将家里仅存的7个鸡蛋煮熟后送了过去,飞行员接过鸡蛋,一口气全吃完后,冲陈芳藻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见天色已晚,他们怕出问题,决定立即带着飞行员下山,直奔乡公所。
抬着飞虎队员翻越酃峰
“下山时,遇见几个山民,见是外国人,他们操起扁担就要打,飞行员见状也掏出了手枪。”陈芳藻忙解释:“他不是日本人,是美国人,是帮我们打日本鬼子的。”
到达乡公所时,夜已很深了。时任乡长兰子青也听不懂飞行员的语言,只好带着他们到附近找到前任乡长钟子仙。
钟子仙早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略懂一些英语。发现终于有人能听懂自己的话了,这位飞行员很是高兴,马上与钟子仙交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