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天下吧 关注:135贴子:18,599

今日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
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
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西南开始进入少雨期;西北、东北开始有初冬的天气特点;华北为深秋的天气特点;华南为夏末的天气特点;江南则为仲秋的天气特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23 18:17回复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狼捕猎,初获祭天,以示回报,此为兽之道义,更为人之道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23 18:19
    回复
      二候草木黄落
      风卷残叶,雁留影无踪,凋零的季节到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23 18:21
      回复
        三候蜇虫咸俯
        蛰虫开始冬眠,大自然变得寂静。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23 18:23
        回复
          霜降习俗
          吃柿子
          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23 18:25
          收起回复
            霜降吃柿子的传说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寒,经常四处讨饭。有一年霜降节,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的朱元璋走到一个小村庄时,发现村边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再次路过这个小村庄时,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殍。
            他仰望着这棵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23 18:30
            回复
              赏红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一般都外出登山、欣赏美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23 18:33
              回复
                赏秋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23 18:34
                回复
                  霜降养生要注意五个预防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霜降时节是换季之时,这时养生要注意五个预防:防秋燥、防秋乏、防秋郁、防感冒及防贼风。到底霜降养生注意什么?楼下介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23 18:38
                  回复
                    一、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防秋燥需要从饮食上加强调节。一是减少辛辣刺激物的摄入,秋天已经非常干燥,身体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对辛辣物的摄入要减少。二是尽量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自制的银耳莲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经常喝。
                    秋燥之时,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洁面后,别急于擦干水迹,轻拍面部使余水渗入皮肤,再进行保湿护理。皮肤特别干燥的人,不妨用一用保湿的面膜。此外,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每晚睡前,可将一盆清水放置在卧室的暖气片下面,让空气变得温润,避免晨起后口鼻干燥,还能减少静电产生。据了解,如果空气比较干的话,最好屋内放置一些绿色的植物,可以调节温度与湿度,另外也建议选择一些晚上能够释放氧气的植物,比如吊兰。卧室里不宜摆放太多绿植,一两盆就好,可以经常给植物叶片上喷水,或养一些水培植物。
                    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特别是经常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在喉咙痒要咳嗽之前,经常双手反背按摩自己肩及颈,双手搓热再按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提高咽部的抵抗力,少生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0-23 18:44
                    回复
                      二、防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赖床的习惯。其实长时间睡眠容易导致体内细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时还容易头晕恶心,因此这个时节需要适当控制睡眠时间,再赖也不要超过10个小时哟。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个小时左右,以助人体阴阳平衡和收敛神气,利于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营养专家特别提醒说,在饮食调整上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人体克服疲倦。在饮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
                      平时工作或学习时,还可以适当喝些绿茶、咖啡,绿茶在防“秋乏”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不适合饮用咖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23 19:27
                      回复
                        三、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情志调养总的原则就是使神气收敛,思维平静,以适应秋天的肃杀、阳气收敛的特性。可以多听一些较为欢快的音乐,换一些暖色调的服饰来调节心情。
                        秋天人的情绪容易抑郁,因此要多到户外运动。跑步跳绳是运动,养生操也是运动,中医讲究顺应自然,在导引吐纳中,注重动静平衡,内外平衡。养生先养心,秋天适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
                        秋季最重要的养生秘籍,就在于舒缓压力,拥有正面积极的心态。一个小窍门是,可以每天临睡前记录下一天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例如“我今天浇了花”“去看了一场话剧”。这在当时看来可能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帮你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有时候,会心一笑之时压力也就自然释放了。如果遇到心理危机而难于自行解脱,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专业人士帮助你增强信心,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23 19:51
                        回复
                          四、防感冒
                          换季天气变化,感冒、咳嗽等疾病高发,日常应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门避免着凉。一些疾病患者,比如肠胃疾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硬化的患者需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减少外出。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民间就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所以,要注意适时添衣,尤其是注意脚部保暖。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御寒作用,避免感冒的发生。每晚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入热水,使人对温度能慢慢适应,不应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秋令气温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应多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减。认真洗手是预防感冒最直接的方法。在家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已患感冒的人应静养家中,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公众场合,如接触过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电脑键盘等后,应及时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抹鼻子。
                          冷水洗脸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可早晨用冷水洗脸,15天后逐渐增加至每日早、中、晚各1次。洗脸后屏住呼吸,将面部浸入冷水中5~10秒。随后拭去水分,用手摩擦头和面部至热,每次1~2分钟。用冷水洗脸,即使在平时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身体亦能适应,不易着凉而发生各种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23 19:58
                          回复
                            五、防贼风
                            秋天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受到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等。霜降养生防贼风的方法有:一方面,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23 20:00
                            回复
                              霜降养生之道
                              在霜降这段时间,是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由于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出,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破坏了胃肠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
                              人的阳气与草木一样开始由收转向了藏。这段时间,血热、血粘、血稠的人要防止“脑梗”的发生。应对措施是少吃辣味和温补之物,尽量不饮酒,血热的人适合经常吃些海带以凉血。只要饮食起居得当,可有效地避免“脑梗”一类问题的发生。
                              体内有痰饮宿疾的人,在这个季节容易发作。而预防之法,除谨避虚邪贼风外,还应该注意饮食起居,无恣醉饱,无恣生冷。时值霜降,人体脾气已衰,肺金当旺,饮食五味以减少苦味食物,适当增加酸甘食物为宜。酸甘化阴以益肝肾,而味脾,可以巩固后天脾胃之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23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