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克略帝吧 关注:169贴子:2,177
  • 2回复贴,共1
四四○年与盖塞里克谈判的匈奴人,是属于图兰尼亚族的游牧民族。他们与罗马和日尔曼人的冲突代表了“车骑”民族与城市居民间的战争。单以战争而论,几乎总是匈奴人占上风,但最后他们还是被压倒,不是因为他们打不过西方人,而是由于缺少文明。他们的历史至少有一方面与喜克索斯人相似,因为这两次入侵获得初期胜利的主要因素就是野蛮人的马匹。以后各世纪中,阿拉伯人、塞尔柱人和蒙古人的胜利也完全基于同一因素。
匈奴人的祖先和发源地到现在仍不可考。十八世纪中叶,法国汉学家戴吉涅认定他们就是中国古代史上记载的“匈奴”。他们在全盛时期居住在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大青山之间地区。为阻止他们进犯,秦始皇曾在公元前二五八年修筑万里长城。不过这些与本书内容无关。本章要研究的是他们对西方历史的影响。此外,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他们向西移动侵入阿兰斯人的领域,造成三七六年哥特人对罗马进犯,还是无法考证。有人认为主要是因为中亚细亚的气候在公元后的最初几世纪中突然变得干燥,而到公元五○○年达到顶点。另外有人认为是因为游牧性的入侵者破坏灌溉水道所致。正如派希克所说:为使一片水草农田不敢不向他们纳贡,他们只要攻占主要水道就可以了。这些游牧民族又常常盲目抢劫和毁灭一切。一次侵扰就可以使数百个水草农田化为灰烬和沙漠。进一步说,游牧民族不仅使中亚细亚的无数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更使草原本身变成了沙地,为了取火而滥伐树木,终于使流沙扩大范围,从后代游牧民族的行为来观察,则第二个理由似乎更有可能。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也表达了同样看法。当谈到蒙古人的凶残时,他说:从里海到印度河,他们造成宽达数百哩的废墟地带,这都是人类几个世纪努力经营的成果,也许五个世纪时间都不足以恢复这四年的损失。以后当匈奴人与拉丁文明接触之后,因为他们不能给予任何东西而只能吸收拉丁文明,为了生存起见终于被拉丁化。若非如此,则罗马帝国早已变成第二个“呼罗珊”了。
和所有“车骑”民族一样,匈奴人到处漫游,所以他们根本无文明可言。许多世代他们都是带着牲口——牛、马、羊等——在西伯利亚中部和南部草原逐水草而居。他们是那样原始,以至于连纺织工艺都没有,只好穿着羊皮。瓦伦斯皇帝时代的史学家阿米阿努斯这样描写他们:
“他们都有强壮的肢体,头颈粗壮,样子很难看,简直如同野兽一般。因为从小就习惯在山林中生活,所以极能忍受寒冷和饥渴。他们穿的是麻布或是兽皮。他们从不步战,好象粘在马上一样,他们的马很丑,但也很能吃苦。他们从无固定住所、法律和安定的生活方式。他们象难民一样到处流浪,夜间就住在大车里面。他们不守信用,绝不可靠,见异思迁,容易冲动。有如没有理智的野兽,对是非毫无分辨能力。”


IP属地:江苏1楼2017-10-29 16:49回复
    如同所有真正的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绝对不知道农业,所以上面说的麻布衣服也和其他许多东西一样,可能都是用易货方式换来的。在他们本族内,可能实际上完全没有商业关系,因为生活水准是那样低,所以几乎家家都可以自给自足。他们的对外贸易是用马匹、肉类、皮毛和奴隶跟他们所接触的定居农业民族交换武器,粮食和制成品。
    为了生存起见,很明显,他们不可能以“大群”来流动。因为他们要靠牲畜维持生活,而牲畜却需要广阔的牧地。很可能也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分成许多小群,每群五十人到一百人,中间相距很远,各群可以自由交换牧地。他们的社会是共产型的,虽然每群都有世袭领袖,称为“要人”,但全族却无国王。过去史学家常把他们的数量估计得太高,毫无疑问是因为他们迁移太快,而且极为凶残,使欧洲人非常害怕的缘故。依照约丹尼斯在《哥特史》上的记载:哥特人认为匈奴人是魔鬼的后代,没有人性,而且也没有文字。(注:约丹尼斯写这段历史时,已经是一百年以后,所以他的记载有许多只能当小说看。)
    他又说:“因为他们的相貌太可怕,所以使人望而生畏,在战争中使人闻风丧胆。他们的个性较野蛮,对刚出生的孩子都能虐待。因为他们的每个男子都要在脸上砍一刀,要他在吃奶之前就学会忍受创伤。所以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疤痕,青年人不英俊,老年人也不长胡须。他们身体短小,行动敏捷,善于骑射。虽然他们外形象人,而其残酷则恰如野兽。”
    他们首次出现之后已经经过了两代人,虽然他们的恐怖仍继续使罗马人感到恐怖,但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从他们的邻居那里获得“岁币”,所以他们就安居在多瑙河地区,于是其社会秩序也就迅速发生改变。大约在四三○年时,他们已经不再保持只有家族的无政府状态,形成了一个联邦,而以鲁阿为独一统治者。他是埃提乌斯的好友和保护者,而他也有足够力量迫使东罗马皇帝迪奥多希每年赠与他“岁币”三百五十磅黄金。当他在四三三年逝世时,继承他的是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勒达。布勒达于四四五年被他哥哥谋杀,结果就只剩下阿提拉。约丹尼斯和普里斯库斯(注:普里斯库斯为东罗马皇帝所派的大使,曾于四四九年谒见阿提拉。)说他身材短小,眼小睛圆,鼻头扁平,肤色黝黑。他的脑袋很大,胡须稀少,头发早已花白。他的个性贪鄙、自负、迷信、狡猾、粗暴、凶残。但是他的生活却十分简单。据普里斯库斯说:当客人用金银杯喝酒时,他所用的却是木杯。他的衣服与其他的野蛮人一样的颜色,毫无花饰。他的刀剑、靴带和马缰上也没有黄金和宝石饰物。
    阿提拉对他继承的联邦具有绝对统治权,虽然他走到人民中间,到处受到欢呼,可他们实际上只是敬畏而非悦服,因为大家都在他的恐怖威胁之下。汤普森在《阿提拉传》上说:他比任何前任统治者都更能认识到,如果所有部落能在一个毫无问题且具有绝对权威的领袖下联合起来,那么匈奴人就能拥有史无前例的能力来榨取中欧其他民族。他并不依赖分裂独立的酋长制,而把他的权力基础建立在自己的臣仆身上。他们都向他个人绝对效忠,不受部落关系限制。
    四九九年迪奥多希派普里斯库斯率领其著名的使节团去谒见阿提拉时,匈奴人已不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而变成一种“强盗组成的寄生社会”。他已不想再饲养牲畜,学会了更有利的生意,就是饲养人类。他们中似乎已有很尖锐的贫富差异,虽然或许并无阶级差异。只要阿提拉能够为他的人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少数奢侈品,这个社会组织就可以永远维持下去。从普里斯库斯的描写上也可看出这些变化,他说:阿提拉已不再住在帐幕和车里,而是住在一个相当大的木质房屋内,外面还围着栅栏。他就在这所房子里接见罗马大使,称他为“无耻的野兽”。此外普里斯库斯又说阿提拉与他女儿埃丝加结婚,这是他们的法律允许的。当罗马使臣进入馆舍时,布勒达的一个妻子又送来营养品和美丽的女人,这对匈奴人而言也是接待贵宾的礼节。事实上匈奴人的风俗与今天中亚某些地区还是差不多。
    作为军人而言,阿提拉不过是个“大盗”而已。霍希金说他虽与文明和人性作战,但却不与宗教作战,因为他还不会憎恨宗教。他一点创造性的天才都没有,虽然事实上普里斯库斯说他自认为是应该统治全世界的“真命天子”。他的帝国也只有模糊不清的疆界。其中心牧场似乎包括现在的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等地,其余地区则自高卢向东延展直到遥远无边的地方。
    虽然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原始到极点,但比起乡村或城市居民,他们却具有一些军事性优点,使他们特别适于作战。敏斯在论文中说过:他们的生活劳苦而危险,需要技巧,勇气和耐力,但他们却不愿做耕田种地这种连续性苦工。他们惯于改变环境,过惯了海阔天空的生活,具有自由感。他们的领袖对大批人员运输和管理富有经验。整个民族就是现成的军队,易于集中,自给自足,能进行突袭和远征。在草原上,游牧民族随时都在备战中,为扩张牧场或保护牧场,经常有与其他部落火并的可能。但是无论攻守,这种部落都必须要有良好的领导,领袖也一定要有绝对权威。
    匈奴人之所以所向无敌,并非由于他们具有数量优势,而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度机动能力。他们分成由马弓手所组成的小队,能迅速集中在任何指定地点,然后迅速的散开,再集中到另外一个地点。虽然最初出现时,他们的小马不如罗马的战马,但不久他们也获得了罗马的战马,于是这个弱点迅速消灭了。
    奔赴战场的路上,这些骑兵小队以宽广正面前进,后面跟着家属和车辆。这些车辆就是活动要塞,可以迅速构成“车城”。虽然骑兵异常机动,可是车辆纵队只能慢慢运动,尤其在西欧的丘陵和森林中,常会完全不能行动。所以战斗部队常常与基地隔得很远。在这种情形下,骑兵就必须不断活动以维持生活,又因为运动依赖粮草,所以骑兵必须分为小群,而且在冬季总是尽量避免战斗。因此“聪明人利奥”皇帝才拟定一条作战规律:对西徐亚人和匈奴人必须在二三月间加以攻击,因为冬季的艰苦生活使他们的马匹体力减弱。


    IP属地:江苏2楼2017-10-29 16:49
    回复
      为了解决口粮困难,匈奴人也和十二、三世纪的蒙古人一样,靠马维持生活。马可·波罗说在成吉斯汗的陆军中,每名蒙古兵携带十八匹马(雌雄均有),所以可以用马乳和马血作为食品和饮料。他们的马匹不仅是为了调换坐骑,而且也是一种自动补充的罐头食品。(注:主要食品为乳制品,而不是鲜乳。现在市面流行的“乳冻”就是他们发明的。)所以这种情形与劳伦斯对阿拉伯作战的评述颇多相似之处:我们的王牌就是速度和时间,而不是打击力。若有“自动牛肉”发明,就比火药的发明对我们更有利。因为它能增强战略力量而非战术力量。
      这种自动补给基地就发展出一种旋风战略。他们作战时如同旋风般吹来,马上就退走了。整个地区都变成废墟,全部人口都被杀尽,不仅是为了造成恐怖气氛,而且也为了方便撤退,以免受到敌人追击。他们的战术可定义为“权威之下的凶残。”主要因素为勇敢、突袭、闪避、狡猾和机动,而不是计划、方法、操练和纪律。匈奴人的格言也和土耳其人一样:尝试两次,第三次转身就跑。就象提里说的:野蛮民族和我们不同,并不把逃跑看成不光荣的事,把战利品看得比荣誉更值钱,仅仅在有成功把握时才作战。一旦发现敌人实力强大有备就马上退回,等发现好机会后再来攻击。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弓,因为草原上没有树木,所以主要是角质弓和骨质箭头,其最大价值是射击时无声。但在近战时他们也倚赖刀剑。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当敌人逃避刀伤时,他们就把套索抛向敌人身上,把敌人的肢体绑住,使他们丧失骑马走路的能力。
      他们在战术上的最大弱点就是在任何地区都无法停留太久,因为草料很快就被吃完。此外,他们也无法攻克要塞和有墙城市,所以他们无法永久占领任何地区。四四三年,在西斯托瓦以南二十哩的阿色莫斯,阿提拉很容易就被阻住,当他向邻近地区劫掠时,要塞中的突击部队又可以攻击他的背部。简而言之,匈奴人的战斗方法在亚洲草原虽然非常有效,但在文明程度较高和地形较困难的欧洲,最后还是失败了。
      匈奴人第一次大举进犯是在三九五年。他们渡过冰冻的多瑙河,首先蹂躏了达尔马提亚和色雷斯,但他们带来的最大毁灭却发生在更遥远的东方。他们通过高加索隘路冲入亚美尼亚,使卡帕多西亚、叙利亚和西西里亚的一部分都成为废墟,然后围攻安提阿,哈耶斯,塞都,奥龙特斯和幼发拉底斯等许多其他城市。圣杰诺姆对这一次深入进犯所造成的恐怖有非常生动的描写:于是信使到处奔走,整个东方都为之发抖。因为匈奴人来了,凭着快马到处烧杀。他们的前进速度也许比谣言传播更快,没有一点怜恤心,不分宗教、阶级、年龄、性别,碰着他们就死定了。
      第二次重要进犯发生于四四一年,即盖塞里克与阿提拉谈判之后。匈奴人再次渡过多瑙河,毁灭了维米纳西姆,马古斯和辛吉杜努姆等地。这次闪电式的进行迫使迪奥多希从西西里召回了舰队,并放弃了进攻盖塞里克的计划。
      四四二年,双方同意休战,但因为迪奥多希拒绝遣返逃亡者,第二年战争又起。阿提拉首先占领拉图利亚——这是达西亚·雷本西斯省的首府,也是罗马舰队的多瑙河基地——巩固了后方安全,接着就到了马古斯河谷,毁灭了奈萨斯城。接着,他又到了尼萨瓦河,将塞迪卡——即今之索菲亚——和菲立普波利斯两城夷为平地。然后他绕过亚德里亚堡和赫拉克利亚两城——因为其要塞工事很强,不是他能攻下的——直接窜到君士坦丁堡附近。当时率领东罗马军队的是阿斯普尔,他是阿兰斯人,在一连串会战中被阿提拉击败,全军覆灭在达达尼尔海岸边。这样,迪奥多希只好求和,阿提拉同意了。条件为所有的逃亡者一律遣返,赔款六千磅黄金(值二十八万英镑),以后每年还要纳岁币二千一百磅。这个和约是四四六年八月签订的。
      四四七年,阿提拉又侵入东帝国,但他的借口已不清楚。他出发时突然连续发生了强烈地震,使许多希腊城市的城墙崩溃,连君士坦丁堡的城防工事也严重损毁,所以这次似乎注定该城在劫难逃。为保护该城,迪奥多希的军队前进到乌图斯河,虽然还是战败了,不过却使匈奴人受到重大损失,所以阿提拉大事烧杀了一阵,向南到了温泉关之后就决定撤退了。
      这次入侵使他解除了后顾之忧,现在意大利和高卢都摆在他的面前任其选择。但因为盖塞里克认为意大利是他的私有财产,所以早在四五○年春天就力劝阿提拉入侵高卢,把攻击西哥特的利益说得十分夸大。阿提拉接受了,因为他知道西哥特人是罗马的旧敌,于是他决定伪装成瓦伦提尼安的同盟者来消除罗马人的反对。此外迪奥多里希和盖塞里克本是儿女亲家,现在也正交恶,因为盖塞里克的儿子匈奴里克最近遗弃了他的妻子,就是迪奥多里希的女儿,把她的耳鼻割去,将她送回娘家。罗马中立,盖塞里克又有敌意,所以迪奥多里希就完全处于孤立地位。
      这些计划进行之时,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东罗马皇帝迪奥多希突然坠马负伤,两天后就死了。继承者是他妹夫马尔西安(四五○年——四五七年)。新皇帝即位后,第一个行动就是停止向匈奴纳贡。阿提拉被激怒,派两个使臣分别到东西罗马去。到君士坦丁堡去的使臣要求东罗马继续纳贡。到拉韦讷去的使臣提出的是一件十六年前的旧事。
      四三四年,瓦伦提尼安的姐姐洪诺留,在十七岁时因为受侍臣诱奸,被其母普拉西狄亚责罚,将她送往君士坦丁堡暂住。她一怒之下送了一个戒指给阿提拉,要他娶她为妻。现在她已回到拉韦讷,第二个使臣的任务就是代表阿提拉迎娶她,同时要求割让西帝国的一半作嫁妆。这个要求被拒绝之后,又发生了另一个事件,于是阿提拉和瓦伦提尼安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这时,利普里安·法兰克国王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为继承权争吵;长子向阿提拉求援,幼子向埃提乌斯求援。埃提乌斯对这个幼子加以优待并收为义子,从这一事件,阿提拉判断埃提乌斯过去的友谊已不可靠,那么他进攻高卢时,罗马人就不一定会严守中立了。所以他决定在对付马尔西安前先清算与西帝国间的旧帐。这时勃艮第人又叛变了,其中许多人拥护阿提拉,西哥特人也仍然与罗马和汪达尔人为仇,至于利普里安·法兰克人则陷入内战之中。在阿提拉看来,拉韦讷似乎不堪一击,可是天下事却往往不如人意。又是因为一个人单独的力量,使显然无可避免的命运改变了方向,这个人就是埃提乌斯,也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
      利那图斯对埃提乌斯有这样的简单描写(见《法兰克史》):
      “他身材中等,相貌英伟,不胖不瘦;他机智锐敏,体力充沛,善于骑射,极会使用长矛。他是天生的战士,有高度耐力,不怕劳苦,不怕危险。青年时代就显出来并非常人,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四五一年初,阿提拉与埃提乌斯之间的战争似乎已不可避免,埃提乌斯考虑的问题是高卢境内的那些王国和部落是否会停止冲突,联合起来对抗外来入侵,最重要的是让其中最强大的迪奥多里希捐弃旧嫌,与他携手合作。很明显阿提拉的目的就是要尽量的破坏他们之间的合作。他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总是先用计而后用兵。他同时派了两个使臣去谒见瓦伦提尼安和迪奥多里希。他对瓦伦提尼安特别声明他的入侵不过是罗马和匈奴人合作抵抗西哥特战争的延续;他对迪奥多里希则指出与罗马缔结同盟的危险。瓦伦提尼安也猜到了阿提拉的心事,也派了使臣去向迪奥多里希提出警告。使臣说:“因为你拥有强大兵力,一定已经注意到自己的危险,你应该与我们携手合作。你自己也是帝国的一部分,帮助帝国就等于帮助自己。请注意不要坠入敌人的陷阱。”


      IP属地:江苏3楼2017-10-29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