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帽吧 关注:1,099贴子:8,769
  • 0回复贴,共1

【知识积累】巫山高之类,作者:尚乐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maozedong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第一版)第33页《读<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批语》中,录有纳兰性德《江城子·咏史》一首.词曰: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梦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此词旁maozedong批语排印四字曰:“巫嵩之类’。
    “巫嵩”一词.难以索解。揣摩良久,豁然有悟:“巫嵩”二字,岂不是“巫山高”一词之误排误编!MZD批语原件,可能是“巫山高之类”五字。批语如是竖写,毛体草放.“巫山高”极易认成“巫嵩”。
    《巫山高》乃汉时军乐短箫铙歌(又曰汉铙歌、鼓吹曲)曲名。据《晋书·乐志》记载,汉短箫铙歌有二十二曲,俱录曲名,名曰“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将进酒、君马黄、上陵、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芳树、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成、玄云、黄爵行、钓竿”,均为军乐曲名。“列于鼓吹.多序战阵之事”。今存曲辞一十八首,其辞亡者有上列最后四曲。历代诗人借题发挥,以汉铙歌歌名命题为诗者代有其人。如以《将进酒》为题作诗者有萧统、李白、元稹、李贺等等。以《有所思》为题作诗者有萧统、谢朓、沈约、沈全期、孟郊、李白、韦应物等等。求同联类,这些诗皆可谓“将进酒之类”、“有所思之类”,而诗题虽然不用原题,诗意已落类题巢臼者,亦可依立意联类命曰“某某某之类”。纳兰性德《江城子·咏史》正是属于后一种的“巫山高之类”。
    汉铙歌《巫山高》歌辞曰,“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此诗与纳兰性德词之联属,以“远道之人心思归”与“若问生涯原是梦”两句,在“人生旅途”这一共同点上有归宿感问题相类。
    “巫山高之类”批语之旨趣,还应考之诗史。按自齐梁以还,历代诗人以《巫山高》命题为诗,自南北朝而至有唐一代,即能拈出多家可观者,足以形成“巫山高之类”。通观此类《巫山高》诗,共同特征乃以汉铙歌《巫山高》辞为发引,以巫山神女故事为譬喻,情状巫山高远,神女渺茫,进不可及,退难归宿,进退维谷,中道艰沮,发抒而为虚空感、孤独感、失落感之浩叹。
    统观以《巫山高》为题之诗词,无一首离开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之巫山神女朝云暮雨之情旨。诸家写景,翻复不脱此境意。王融云:“想象巫山高,薄寡阳台曲。”刘绘云:“高唐与巫山,灼烁在云间。”沈全期云:“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卢照邻云:“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雾。”李端云:“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李贺云:“巫山丛碧高插天,大江翻澜云曳烟。”总之是高远难及,望之迷疑,吊起胃口,求之不得。纳兰性德词云:“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即景即情,前后对照,正乃“巫山高之类”。
    纳兰性德词进之一层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写思,写幻,写望疑迷,写求不得,此刻心情,谁无同感?宋玉《神女赋》云:“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白居易云:“烟非烟,雾非雾,夜半来,清晨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历代诗人之《巫山高》写伊人来去神秘,难以捉摸之情,无不翻复同调。虞羲云:“云雨丽以佳,阳台重怨思。”范云云:“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张循之云:“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齐己云:“雨为暮兮云为朝,楚王憔悴魂欲销。”王安石云:“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林林总总,无一不是“巫山高之类”。
    《江城子·咏史)结句云:“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句借李商隐《无题》之二“神女生涯原是梦”,引伸发挥,吐尽凄婉悲凉,不堪寻味之慨。然历代诸诗人之《巫山高》,结句亦复如是。王泰云:“只言云雨状,自有神仙期!”张循之云:“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李贺云:“楚魂寻梦风颸然。”孟郊云:“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而于濆则不无愤懑地归咎宋玉以强化悲剧手法来折磨人,他写道:“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自重文赋名,荒淫归襄王。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诸多之《巫山高》诗词,曲尽诗心,亦不免反复同调,归于一点,直是一派孤独感、凄凉感、失落感、虚空感。
    追流溯源,抚心论世,纵观中国文学史,“巫山高”其实乃是一宗文学主题。此主题旨在感叹一种人生悲剧:目标高远,能量无多;付出太多,走得太远;望之遥遥,求之渺渺;进难企及,退无归宿。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景此情,直可谓“巫山高情结”。
    熟谙中国文学史的MZD读到此类作品,触类联想,以其特征,当然批曰:“巫山高之类”。“之类”二字,重提轻放,自有微意。那意思不难想像:人之风流者,总要高能高智。目标虚幻,不智也;追求无着,非能也。智不见大,能不为高,何得风流之有?立意于泛幻风流,题材屡见不鲜,主题不免俗套,既旨趣非高,亦难有创意,同调重弹,反复沿袭,以“之类”评之,不亦宜乎! 



1楼2009-02-19 15: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