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楼主:
关于家庭内压力的问题,我一直特别不想啰嗦。是因为需要大量的解释文字。而往往吧友大多数不会完全阅读全部文字就表态。讨论起来很费时费力。年纪大了眼睛也没那么好用。打字多了眼睛就模糊。
我先直接说我的态度:
1,
从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角度看,集中回风,并不比每个房间都设置回风口更优越。2者效果基本一致。不存在集中回风效果更好一说。家庭使用集中回风系统测量室内空气品质优秀,并不能反证使用每个房间独立回风就不优秀。
2,
集中回风系统的优势,在于回风管路少,与送风管交叉少,对吊顶的影响小。当然初投资也会略省。
3,
家庭,谈维持正压,基本就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具备那个密封条件。就无法谈正压。比如卧房,关门维持正压,ok到一定时间是会。但是你上趟茅房或者开关一次卧房门,瞬间房间就失压了。根本谈不上保持。所以,我坚持的观点就是:家庭,平衡就好了。
好,那我花几分钟解释一下我的观点。
一),先说你根据你的实验,情况得出的结论,我只能说,在实验条件没限定的情况下,你的实验只能代表个例,不具有普遍性。除非,你是在同一套房子,同一个房间,同一个时段,同一个气象条件等等状态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测定的。而且,还要排除很多人为因素……这个太复杂了,设计一个实验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也没这个脑子。因此我认为你现阶段得到的那个观点,是不完善的。缺乏详细的事件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接着说回集中回风和房间内设置回风口。其实这2个模式从换气效率上来说,是差不多的。
我们假想一个简单的换气模型:

上面的我就叫它图1,下面的就叫图2 吧。我想你能看得懂。
图1和图2 的区别就是图1靠门缝回风,图2房间里有回风口,用回风口回风。
先说关门的情况。
关着门的状态下,我们可以把那条门缝看成条缝风口。其实这样考虑的话,
图1和图2其实是一样的系统,只不过一个回风口在顶部,一个回风口在门缝,形状不同,位置不同,但是系统其实一样。都是有送风,有排风。(别说没门缝……)换个思路,这就是个密闭房间,只有1个贴近地面的条缝风口,风口的开口尺寸和长度跟门缝一样。然后风口另外一侧接个风管回到机器。这样看,图2 和图1其实没太大区别。
而对于混合通风(我们日常家庭的空调、新风系统,都属于混合通风,服从稀释理论)来说这种顶送顶回,和顶送下回,换气效率基本差不多,都是接近50%。这个结论可以查阅《建筑环境学》,而且国内外的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科研机构也有大量的实验了。
所以集中回复,房间独立回风,在房间关门状态下,气流通道都是差不多的。换气路径是基本一致的,换气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除非,在未来的时间内,有人在严格的科学实验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否则,现阶段,就是这么回事了。
我的观点:在房间关门的时候,集中回风和房间独立回风,在换气效果上差不多。并没有很明显的谁比谁优秀。
三)说回我们普通的家庭。一般家庭都是有多个独立房间的。这些房间,在夜间开关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就我家来说,书房是不关门的。主卧关门。客卧有人的时候关门,没人的时候也开着门。好了。因为我们设计新风的时候,新风量是按照人数、房间空气体积这些参数设定的。我们必须保证房间在关门的情况下也要送入足量的新风。因此,系统的调试,应该满足关门情况下室内送风量符合设计要求。好了。到这里,系统交工。业主入住。可是业主入住后,就破坏了这个调试的平衡状态。因为各个房间的门开关状态不一样了!此时,敞着门的房间,由于阻力变小(关门的房间阻力是门缝的阻力),新风量变大了。由于流体输送要符合质量守恒,所以此时,关门的房间风量就开始变小了。
换个简单的模型,不画图了,我描述一下。一条水管分2岔,各接一个龙头。2个龙头都开启50%,2个龙头出水量一致。此时,如果将其中一个全开,另外一个不变,会怎样?肯定出水量会变得不平衡了。主管进水没变化的情况下,全开的龙头流量变大,那个还是保持开启50%的龙头水量变小了。如果你不信,可以去实验。
从这个角度说,集中回风的弊端就是对于独立一个房间来说,其新风量和排风量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受其他房间开关门的影响,也受当前房价开关门的影响,总之,开关门这个动作和门的开闭状态将导致房间新风量改变。这就有可能出现关门房间新风量不足,开门房间新风量过剩的局面。
而各房间独立回风的系统,在设计计算的时候,考虑的是送排风量平衡,不存在开关门对室内风量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从这一点上说,独立回风有独立回风的好处。
好了,说到这里,我短暂总结:
集中回风与房间独立回风,在新风这个问题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并非一定要争出个谁优谁劣。从我上面谈论的角度看,集中回风也是存在弊端的。所以,不要说某个方式就比另外一个方式更优秀。我个人设计的系统中,房间独立回风的情况多。很少设计集中回风系统。
接下来说压力的情况,这个更难讲。我对压力控制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我公司代理控制压差的产品。这种产品,广泛应用在实验室、药厂、医疗机构、洁净厂房等等地方。
的确,洁净区正压可以防止污染物渗透进入洁净区。但是,维持洁净区正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首先要保证洁净区的气密性。其次要在洁净区和非洁净区设置压差变送器之类的测量装置,然后对连接风机的阀门或者控制器进行一定的逻辑联动,当然有成品卖,都是蛮贵的。对于压力控制要求高的场所,进门的地方还有气闸,就是因为在开门的一瞬间,原有保有压力的房间就泄压了。吧里有不少朋友是做过洁净厂房的,你身边如果有,问问他们就知道这个压力维持是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的。风机、阀门、控制器、感应器要联动。
好,说回家庭。我们的家庭不密封。怎么说?门窗有缝隙,入户门有缝隙,厨房油烟机通往烟道是通的,厕所换气扇连接室外大气,干涸的地漏下水管是通大气的,冲马桶的时候通大气,你家来人的时候通大气,你炒菜做饭洗衣服上厕所,都导致室内的大气系统与室外的系统连通。所以家庭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谈维持压力,那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新风量很小,假设我们的房间是非常密闭的,但是从室内气压等于室外气压状态开始,靠新风量去提升室内压力到5pa左右,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不是秒杀的概念……可是,就算你维持到你想要的压力了,在你开关阳台门的一瞬间、在你冲厕所的一瞬间,在你开启油烟机的瞬间、在你开大门收快递的瞬间,这个压力就破坏了,这个破坏可是秒杀。然后你又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提升室内的气压,然后瞬间又被你秒杀……
这还是对于门窗没渗透的情况下。如果门窗有渗透,那我看平衡就是ok了。
此外,室外的大气压也是在不停变换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你怎么维持这个正压啊,相对谁去正压啊。
所以,对于家庭场所,去谈什么正压,就是弄个概念吧。找个卖点吧。错吗?不是错,有意义吗?我的观点是意义不大。
新风,主要目的就是提供新鲜空气,我们给它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了,为了好卖,我们人为给这个系统增加了太多的功能了。有时候,弄到大家忘记了新风是干什么的了。这就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几个人会从头一字不漏看到尾。
这只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