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问青天吧 关注:35贴子:2,356
《右台仙馆笔记》:同治元年,作者在天津,忽然乡间传闻有母亲杀子女的事,说这个母亲是个寡妇,和人私通,怕被子女发觉,想杀子女灭口。寡妇的儿子才十岁,在村里私塾读书,对母亲要害自己的事有所知觉,中午私塾放学,老师让大家都回去吃饭,那孩子不敢回家,老师不明觉厉,以为他年纪小不敢一个人回家,就送他回去,然后吃完饭学生都回学校了,就那寡妇的儿子没回来,老师就上门去找,结果此子已经和两个姐姐都死了。老师追问寡妇缘由,寡妇言辞支吾,于是逼迫她让自己验尸,发现三个孩子都是被扼死的,老师就去告了官,县令审讯得实情后,憎恨寡妇淫毒,就把她和奸夫拷起来在闹市示众。听闻这个传言的时候,作者正在理发,问理发工:这个事是真的吗?理发工说是的啊。作者又问:你亲眼看到的吗?理发工说,我看到了,那个寡妇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很漂亮,但是眼睛大颧骨高,一看就不是正经女人。第二天作者的同乡孙君从县衙来,作者就很八卦的打听这件杀子案的始末,孙君一脸懵逼,说哪里有这件事,昨日县令有事去乡下了,现在还没回来,县城里寂然无一事,怎么会有这样的传闻。作者哑然失笑:我没亲眼看见,已经听说,说的人自称自己亲眼看见,言之凿凿,然而子虚乌有,三人成虎,天下事大致如此。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1-17 22:27回复
    《谏书稀庵笔记》说晚清内务府大臣素某,在做内务府郎中时,正好遇到皇帝大婚,一切结婚用品都是内务府采购,到了要报账的时候,先造一个报销清单,里边就已经有很多虚报造假的了,素某看完,对同事们说,里边虚报的数目,如果给你们,你们这辈子够用吗?同事们都说够了。
    素某说,你们够了,我不够,请在里边的“十”字上加一撇变成千字,这些给我,有罪我一个人扛,和你们无关。
    于是素某由此成为京城首富,而且成为内务府大臣(大概拿钱打点了所有相关人士),但毕竟这么多钱,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哥们后来被人举报,眼看即将被抄家,他又花巨款贿赂权贵,只是免职了事。
    素某闲置在家,没事就修房子,修园林玩,大理石铺地,紫肝碎石砌花径。所有的居家器皿都是银子做的,灶上温水的炉子都是银子的。抽鸦片专门买最上品的鹿作图,烟枪上镶有宝石翡翠。每顿饭后,吸二十口烟,用烟枪二十枝。而且为他烧烟的,是都城中最美丽的优伶(男),烧好后插在架子上,一排排横列像绿营的枪架。
    晚上素某就和群优睡觉(不但好男色还爱群p),其中他最宠爱的一个王姓戏子,秀美如少女,素某给他娶妻买大房子。没多久,素某就得了花柳病,严重到小便都便不出来。请的医生又用的燥热之药,用一两值五十两银子的上等肉桂熬药,熬好了香气满室,然后吃了一个月,素某的病雪上加霜。
    素某的一个情人,京城名优徐小香来看望他,劝他行善,这样病才会好,京城里现在粮价昂贵,饥民载道,何不发善心救济下他们?于是素某给了他两万两银票,让他路上遇到穷人就施舍之。
    徐小香怀揣粮票,刚出门就听见内宅传来哭声,知道素某已经领便当了,才五十来岁。于是小香赶忙辞职带钱赶回苏州老家,改名留胡须,为儿子捐了一个武官职位,自己也父因子贵受到荫封。传说素某死在书房,周围围绕一群优伶号哭,作者赞(讽)叹(刺):素某真的是伟男子啊!不死于妇人女子之手!
    原文
    內務府大臣素姓者,先為內務府郎中,正逢大婚典禮,一切器皿陳設,歸內務府採辦,至奏銷之日,先造草冊,其中浮冒已多。素某閱畢,問同僚曰:「此中浮冒之數,諸君得之,可敷一生享用乎?」咸曰:「足矣。」素某曰:「君等足,吾不足也。請將十字上加一撇,改為千字,此項歸我。有罪吾一人當之,與君等無干。」因此富甲京師,且由郎中洊升內務府大臣。日後風聲漸露,有人奏參,行將查抄,乃以巨款賄要路得免,僅予革職。家居無事,乃起樓閣,修園林,以大理石鋪地,紫肝碎石疊花徑。一切器皿,皆以銀為之,至灶上之溫水鐐子,亦以銀為之。吸鴉片則專購鹿作圖(煙之至香美者),煙槍飾以寶石翡翠。每飯後,吸二十口,用槍二十枝。都中極美優伶,為之燒煙,燒成,插於架上,牀頭橫列,如綠營之槍架焉。夜則與群優同寢,所最寵之優,王姓,美秀如處女,為之娶妻建大房。無何,風流病因之大作,小便一滴不能下。予論之曰:「愛龍陽,必傷其陽,此一定之理也。」醫者又誤投以燥烈之劑,用上等肉桂,一兩值五十金,煎成,其香盈室。服至一月,其病益劇。有徐小香者,名優也,往視其病,勸之曰:「行善則病癒。現京中米珠薪桂,飢民流離載道,胡弗發慈悲以濟之?」乃予以銀券兩萬,俾其路逢貧民則施之。小香懷之,甫出大門,聞宅內哭聲已作,知其棄龍陽而歸天矣,年才五十餘歲。小香懷款急走,棄其業而歸姑蘇故里,易名留須,為其子捐一武職,而身為封翁矣。聞素某歿於書齋,諸優伶繞榻而哭。予贊之曰:「偉哉素某,不死於婦人女子之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1-24 16:27
    回复
      《右台仙馆笔记》:钱塘县伊生,娶妻杨氏,光绪五年乡试前,杨氏忽然得病,怎么也治不好,一天杨氏突然一口江西话说:我是奉江西张真人府文牒,来浙江办科举事务的,和你有缘,特地寄居在这,我饿了,快点拿吃的来。家人知道杨氏被狐仙附身了,就拿了一堆瓜果来,狐仙先是吃了一个大西瓜,又把其余瓜果都吃完了,末了还吃了数碗饭。家人好奇她怎么能吃这么多,狐仙说下肚就消化了,不觉得多。家人很是担忧,但也拿狐仙无可奈何。
      有时候狐仙也会现原形,也是一个少妇。见多了,这家人也见怪不怪了。正逢学道试遗才(秀才乡试前要先经过本省主管教育的官员初试一次,遗才就是临时添加的名额),伊生恐怕自己不中,问狐仙,狐仙说你能考上,但是名次不高。后来结果果然如此。伊生又问乡试题目你能预知吗?狐仙说不能。伊生又再三问,狐仙说你考试没问题的,我也要去考场办差,我会来帮助你。伊生进了考场,也没有发生什么灵异事件,但做着题目感觉并不难。出考场后,伊生怪狐仙不帮他,狐仙说已经帮了啊。问能不能中举,狐仙说不一定。和他一起考试的好基友虞生和李生,拿自己的考试作文问狐仙如何,狐仙点评虞君是文豪,李君是文禅(意思就是其实就是写的莫名其妙吧……),两人再问自己能中举不,狐仙就坚决不回答了。等到发榜,三个人都名落孙山,伊生回来告知狐仙,狐仙说:我早知道啦……自发榜后,狐仙不经常现身了,第三天就消失了,从此再也没出现过,杨氏的病也好了。
      感觉狐仙真是戏弄了这群功名心切的秀才一把。就算知道考试结果,也不能剧透啊,考题更不能了,都是天机啊。能帮你破题都不错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28 06:35
      回复
        《茶余客话》:明末淮安妓女姜楚兰,色艺双绝,和吴生相好。吴生善于弹琴,不肯科举,也没产业,穷困潦倒,但是姜楚兰就爱他的音乐,倒贴包养他。当时南明初立,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因拥立弘光有功被封为东平伯,在淮安开府,异常嚣张跋扈,杀人如麻,好色贪财,有人向他推荐了姜楚兰的才貌,刘泽清当然不放过。吴生不知所措,姜楚兰安慰他说:“没事,只是小别。”遂去了刘府,成为后房姬妾之一,宠擅专房。刘泽清虽是武将却颇附庸风雅,甲第如云,珍藏满库,因姜楚兰有才能,让她负责保管古董藏品。吴生以为从此侯门深似海,再也无缘重逢了。没多久,南明败亡,刘泽清投降清廷,带兵北上,府邸空虚,姜楚兰趁机席卷了珠宝玩物,还带着一些婢女,找上吴生一起跑路,乘船走海路跑去浙西躲避。后来刘泽清因反复无常为清廷所杀,吴、姜遂以夫妻名义返回淮安定居,HE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29 22:26
        回复
          《右台仙馆笔记》:咸宁樊氏女,是作者大儿媳的族姑,出嫁后忽然得了精神病,一直不好,于是娘家把她接回去,请了神棍给她治疗,樊氏女的病痊愈了,娘家人就给女儿里里外外都做了新衣服,以轿子抬回夫家,轿子外还覆了渔网,让抬轿子的人快步前行,以前的衣服一律不带回去。自此之后,樊氏女果然一切正常了。数年后,樊女的母亲收拾女留下的装衣服的竹筐,见有好几件都没有怎么穿过的新衣服,感叹这么好的衣服不穿可惜了,离犯病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再穿应该没什么了。于是亲自把衣服送到女儿家,女儿拿起衣服还没来得及穿,忽然呵呵大笑,说:数年来找你找不到,原来在这里!说完,精神病又犯了,比以前更严重,怎么治也治不好,最后就这么死了。
          感觉这个事也够毛骨悚然了,简单来说女主出嫁时带的衣服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附了一个和她有深仇大恨的鬼魂,虽然不知道神棍怎么给她治病的,但从抛弃以前的衣服,和送她回家时的特殊装备看神棍是知道原因的,但为什么不让女方娘家烧了以前的衣服呢?[挖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1-29 22:41
          回复
            《右台仙馆笔记》:安徽程姓土豪,家里世代富甲一方,到他这一代,生了个傻儿子,小时候痴呆,长大了浑浑噩噩生活不能自理,家里派了两个仆人看守他,吃穿一律听仆人调度,如果不听话,就是一顿揍,揍完就规矩了。这跟调教牛马没啥区别,远近虽然知道,但都觉得程家做的没啥不对。程家在无锡有一家当铺,历代掌柜都是汪氏一系,这代汪掌柜有个闺女和程家傻儿子年纪差不多,汪掌柜很义气的说,我家自我祖父以来就给程家打工,现在程老板有儿子没人肯嫁,我怎么能吝啬一弱女子来酬谢我们两家数代的交情呢!于是找人去程家说亲,程土豪开始一再推辞,汪掌柜坚持不懈,程土豪也就接受了,聘汪氏女做儿媳,成婚之时,婚礼现场豪华铺张,新人即将交拜的时候,程氏子歪歪倒倒,手舞足蹈,竟然不能成礼,随后送入新房,程氏子见房里布置,不是自己平常睡的地方,就发起狂来,大吵大闹,乱冲乱撞,没人能靠近,没办法,只有叫来平时管教他的两个仆人把他带出去。而汪氏女之后就终身独处了。
            程氏夫妻给儿媳说,我家这儿子简直不是人啊。苦了媳妇你了,希望你自爱(还能坚持为我们程家守妇道撑场面),然后第二天分了一笔庞大的家产给媳妇。第二年,在程氏子的兄弟的儿子里过继了一个给汪氏女,而汪氏女也是贤惠能干,上照顾公婆,下抚养嗣子,旁和妯娌相处,全都做大无可挑剔,公婆越来越看重她,后来给傻儿子捐了官,汪氏也成了四品命妇,虽然是命妇,却依然是处子之身。
            程氏子死于汪氏女前,汪氏女在傻老公死后又过了十几年才去世,晚年不但年长,在家里辈分也高,程家事都由她主持,她很能处事,又能识人,经她过手的大小事项没一个不妥帖的。程氏子虽然糊涂了一辈子,但仪表端庄,又白又胖,中年以后还有特别美观的胡须,远看像庙里神像,程氏子出生后,程家家业越发兴旺,做什么都赚钱,程氏子死后,家业才稍微衰败。这家伙莫非是财神爷来渡劫了?[费解] 汪氏女虽然被亲爹像货物一样送人,但在程家人际关系和睦,也不用和傻子睡觉,还有事业有地位,这人生也不算差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04 17:13
            回复
              《茶余客话》:五个乡试同年,冬初在北京聚首玩扶乩,请来个乩仙自称是他们的另一个同乡同年叶沃若,五人惊讶:叶某年纪又不老,身体很壮健,谁也没听说过他的死讯,咋能忽然变成鬼仙了?乩仙说:“我在今年秋天某**在泾州了。”五人惊疑不定,乩仙又说:“你们不要怀疑,还记得某年除夕,我们一起在府学西园梅花树下的吗?”这往事没有别人知道,乩仙说了出来,五人因此信以为真,过几天为叶沃若设立了灵位,写好了祭文,一起哭祭。正在祭祀,忽然听到敲门声,一开门,叶沃若从门外走了进来!五人吓得屁**流想跑路,说老叶我们没对不起你,你别大白天来索命啊!叶沃若说等等我是人啊!我来北京会试,顺便给你们捎家信来着!大家验证之后,不觉大笑。那个捣鬼的乩仙,不造为毛要跟他们整个恶作剧[笑cry]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2-07 20:18
              回复
                《右台仙馆笔记》:山东有陈老太,是个老寡妇,并有两个儿子,长子早死,长媳很贤惠,次子和次媳则不孝。长子死后留下千两银子遗产,婆媳相依为命,拿这笔钱放贷吃利息,日子过得还可以,而平时次子根本不管母亲。没多久,这笔钱就被人骗走了,长媳无以为生,郁闷成疾,精神有点不正常了,不知冷热温饱,婆婆日夜照顾她,但婆婆也没有收入,只有去干活供养两人吃饭,长媳娘家就对陈老太说病人太劳累你照顾了,我们娘家也不是没人。就把长媳接回去了。自此老太就住次子家,二儿媳性格彪悍,次子又怕老婆,老太日子可想而知。次子经常外出,二儿媳也经常回娘家,回去十天只给婆婆准备五天的口粮,回去大半个月只准备十天的口粮,老太就经常饿肚子。长媳虽然回娘家,还很挂念婆婆,每月必定回来住几天,每每看见家门口残砖败瓦,就捡起来对婆婆说,娘,等这玩意变成金银,我们就不至于饿肚子了。邻居听到后都惋惜不已。
                二儿媳很讨厌这个妯娌,从来不给她准备饭,老太只有勒紧裤腰带,在本来不多的口粮里省下来给长媳吃,所以长媳也没办法住久了,每次来过不了几天陈老太就要劝她回去。如是坚持了十来年。陈老太隔壁是个客栈,有次有某高官在那里歇脚,因为生病多呆了几天,知道了陈老太和她长媳的悲惨遭遇,感叹骗子真该死,这笔钱是两个寡妇的活命钱也要骗,简直不是人。就命令相关部门追究这事,把老太被骗的钱追回来了。老太拿到钱,马上叫来长媳告知,长媳看到这么多钱,一下子精神也清爽了。于是仍然和婆婆同住,过继了族人的儿子,还给他娶了老婆生了儿子。
                而老太的次子客死他乡,二儿媳卷了亡夫的遗产改嫁,后夫是个赌鬼加酒鬼,没多久就花光了女方的钱。后来后夫也死了,二儿媳沦落到上街要饭,长媳经常给她送吃的,后来死于痢疾。
                嗯,算清朝的正能量故事吧,不过也挺黑色幽默的,钱被骗了十几年叫天天不应,还是得靠青天大老爷偶一兴起的怜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12 10:10
                回复
                  《三异笔谈》许仲元说他认识的一个绍兴盐商汪大丰,他的同族伯母有个吴姓婢女,非常温婉听话,深受主人喜爱。这位女主人去世之前,嘱咐两个儿子要好好遣散她,儿子也孝顺,给了婢女很多钱,让王姓老仆送她回她家。婢女的父母此时已经死了,两个哥哥都是无赖,把妹妹的遣散费骗光后,又把她以两百两银子卖到远方,于是自此和汪家失去了联系,很久之后,王姓老仆有急事去福建,渡海时遇到海盗蔡谦的海盗军团,被绑票,扔到一艘船上,忽然有人叫王仆:你是汪孺人家的王伯吗?王仆仔细一看来人,正是吴婢,连忙大喊吴姐救我!吴婢让左右给王仆松绑,倾诉自己被哥哥当牲口一样贩卖,又被蔡谦以千两银子买下的经历,又说蔡谦对自己很好,但干的都是非法勾当,我经常劝说他,他也有意洗白接受招安,但是受同伙牵制,进退两难,我只有和他死一起了。
                  不一会,群盗簇拥着头目蔡谦来了,蔡谦和吴婢站一起,看两者打扮,吴婢俨然是一位压寨夫人。但两人都光着脚。吴婢指着王仆对蔡谦说说,这是我旧主人家的奴仆,我曾经受过他的恩惠,而且他又老又穷,请你不要要他的赎金,送他回去吧。蔡谦答应了,给了王仆一些钱财,并给他了一副旗子,拿这旗子可以在海上畅通无阻。王仆和吴婢痛哭道别后,犯了一个错误,把她现在的行踪告诉了她的两个无赖哥哥。这两个无赖正好上次卖妹妹的钱已经用完了,心想投奔妹妹做海盗也不错,就跑去投奔,吴婢火冒三丈:你们还真是人渣中的战斗机!要杀了两个哥哥,还是蔡谦出来说情,两个无赖哥哥才得已留下狗命抱头鼠窜而回。
                  后来作者在永嘉做官时,拜会邱提督,提督说蔡谦被官军打败后,自己用炮轰沉了自己的船。这样看来,吴婢真的和海盗头子死一块了,作者可惜她作为盗妇殉夫无名,又把她拿来和王翠翘比,都是海盗的媳妇,都是深明大义最后从夫而死,王一个妓女都能做到,何况吴婢。先不说作者三观了,我觉得这个奇女子的事迹没有像王翠翘一样广泛流传下来,还是因为没有沾上名人的光。
                  原文:
                  绍所盐商汪君大丰,为予言其族母有婢吴,颇婉顺,母怜之。后病且死,嘱二子善遣,子亦孝,体母意,厚赐之,遣老仆王送归其家。婢父母均前卒,两兄皆无赖,所赍既诱尽,更以二百金鬻之远所,音耗遂绝。久之,王仆急事往闽,渡海遇蔡谦,被掳,驱至一艇中,忽有呼之者:"若非汪孺人家王伯乎?"仆谛视,急呼曰:"吴姐乃在此,救我!救我!"吴叱左右解其缚,谓两兄匪人,荡我资,复计陷我此间,夫出海捐千金购我,颇厚我,然所为不道,我微讽之,渠亦自危,然以群伙牵制,不能决,行当与之俱烬矣。俄倾,蔡谦夹群盗传呼曰:"出海至!"盖出海者,舶主尊称,非如宋江之假保义头衔也。谦短衣裤褶,悉以红毾毭为之,妇则我服襄头,居然压寨夫人,但男女均徒跣耳。指王谓谦曰:"此我旧主仆,昔蒙其惠,老且贫,勿责其赎也,幸送之归。"蔡诺之,赠之金,并一旗,曰:"执此海道无阻。"王与婢大泣而别。归以告其兄,二兄鬻妹金已罄,计为盗亦得,入海投之,妹闻之即怒曰:"人之无良,我以为兄,必杀之!"谦为宛转解释,始抱头鼠窜而归。后余宰永嘉,晤邱军门,言蔡谦败后,以巨礟自沉其舟,则真与之俱烬矣。吴虽遇人不淑,陷为盗妇死,殉夫无名,然与王翠翘之人尽夫者,不尚有从一而终之节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2-12 10:10
                  回复
                    《右台仙馆笔记》:湖北咸宁余氏女(大概又是作者的拐弯姻亲家吧……),嫁给石氏,这男人是个无赖,每天游手好闲,不是喝酒就是赌博,余氏女生了个儿子后就死了,这孩子爹不管,就在外祖父家长大。等年纪大点了,外祖家让他去当学徒,小伙子很勤快为人也谨言慎行,深得老师傅喜爱,这么一做学徒就是三年,他的渣爹听说儿子做学徒攒了钱,又听说余家给自己儿子准备的衣服一年四季俱全,就起了歪心,自己跑去儿子的工作单位,要求带走儿子,老师一再挽留,渣爹说我儿子是来给你当学徒的,又不是卖身给你为奴。你有啥资格留人?师傅看没有办法了,就给了徒弟一笔厚重的临别礼让他走了。
                    小石工作的地方离他爹家有三四百里远,两父子走到半路遇到河拦住去路,就雇了船载上所有的行李,两父子上船后,渣爹说哎呀我忘了一样东西在某地了,你帮我去取,小石老实的去了,自然找不见这子虚乌有的东西,返回岸边问渣爹,发现船已经开走了,沿岸一路追寻,没有踪迹。这下身无分文的小石进退两难,不得已只有沿途要饭,久之脚掌和膝盖骨磨穿了,胫骨腐烂生蛆,已经病得起不来了。其他乞丐同情他,分他食物,才得以苟活。有小石的咸宁老乡路过,乞丐们说这有个你的同乡,能带他回家吗?老乡上前仔细一问,说是我同乡余氏的外甥啊,我回去告诉他家人。余氏得到消息,急忙派人把小石接了回来,小石已经不成人样了,养了数个月,才勉强可以走路。后来余氏又送他去其他地方做学徒,并告诫他,如果你爹再来,不要再上当了。作者觉得路上杀人越货的都多的是,更别说骗钱的了,但这像这样爹骗儿子的钱的,还是少见,好气啊!简直不是人干事!简直就是妖孽!本叔认为作者还是天真了,既然卖儿子的渣爹都有的是,骗儿子钱算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2-12 10:12
                    回复
                      《右台仙馆笔记》:无锡杨氏女,许嫁江西程氏子,江西程氏是当地名门大族,但是程子自幼父母双亡,没人管教,长大了就一典型败家子,不务正业,成天和狐朋狗友厮混。程氏族中长老写信给杨家,说让程氏子去做上门女婿,希望能对他所约束,杨家家长同意了,但程家寄来的书信放在书房被杨氏女偷看了,知道自己未来夫婿不成器,竟然郁闷成疾。程氏子果然来了丈人家,初看一翩翩少年,然而举止言语无一不透露着轻浮,杨氏女明白自己所嫁非人,病得更厉害了,而程氏子并不关心妻子,早出晚不归,晚出则通宵不回,不是在赌场就是在妓院,这样过了一年多,程氏子不但把自己钱花光了,妻子的嫁妆首饰一并也快变卖完了。自此杨氏女愈发病入膏肓,临死前一日已经奄奄一息跟死没两样了,程氏子偶然进来看她,见她手腕上还有个金手镯,就捋下来去换钱继续玩乐了。后来杨家的下人发现小姐丢了镯子,很惊异,商量要去找出偷的人,杨氏女心里知道谁干的,摇头说不必找了。杨氏女死后,程家子也离开了杨家,不知所踪,后来杨家的二女婿(杨氏女妹夫)秦某到京城,在正阳门外遇见程氏子,他已经沦落为乞丐,秦某感叹这个亲戚怎么到这个地步了,拿钱和遮寒的衣服给他,让他赶紧回江西老家,自己愿意为他打点行装。然而程氏子狠狠拒绝了:你做你的官,我做我的乞丐,关你屁事!然后扬长而去。这哥们初入赘杨家的时候,杨家招待他吃饭听戏,他点了一出《拾金》,这戏就是讲乞丐事的,当时大家都很惊讶,有人觉得是不祥之兆,有人觉得他很洒脱,现在看来,原来是预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2-12 10:13
                      回复
                        《茶余客话》说程颐反对画先人遗像供奉影堂,说自己高祖的遗像画了两个侍奉的婢女,分别叫凤子、宜子,叔祖的遗像也画有二婢叫楚云、赛奴,简直太亵渎这神圣的供奉香火之事了!(然而你的祖先喜欢啊![允悲])
                        阮葵生接着八了个他听说的故事:淮安有个举人,一直嫌弃自己家供奉的历代祖先遗像都是庶民服饰,不能装门面,某日逛街,忽然看见一个书肆门口摆摊卖旧画,里面好多无主的遗像画片,都峨冠朱衣,是高官贵人的打扮,他顿时嘤嘤嘤说:“这是我先代老祖的画像!”买下来捆绑而归,装潢一新,挂在自己的影堂里,传示子孙供奉香火,至于自家原来那些真正祖先遗像呢,一把火烧掉了[拜拜][拜拜][拜拜]
                        (PS,原来富贵之家的遗像也不免流落地摊,多半是子孙混的不咋的。问题是,遗像这种东西按理说没人喜欢拿来当藏品,但是居然会出售,莫非像这个举人一样要买去冒充祖先装门面的顾客,其实并不少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2-12 10:14
                        回复
                          《茶余客话》说社会喜欢谣传名人死讯(这风气真是源远流长),明朝李开先离职后住在济南,全国都传说他死了。唐顺之在老家养病,也有人说他死了,王慎中是唐顺之的粉丝,吃饭的时候听到死讯,丢下筷子痛哭失声,后来才知道白哭一场,气得他跟在北京的弟弟写信说:“李开先、唐顺之的死讯都是假的,我怀疑京城里是不是也传说我已经死了哇!”[二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2-12 10:15
                          回复
                            《茶余客话》:平湖人吴士馨,少年时放荡不羁,在南京和一个妓女滚出了感情,想为妓女赎身带回家做妾,妓女婉拒说:“你的才华风貌让我倾倒,我也愿意嫁给你,唯一遗憾的是你读书太少,请等以后再说吧。”吴士馨森森感到耻辱,回到浙江,住到寺庙里读书。一天小沙弥路过他房间,看见他桌上放着一册《昭明文选》,说:“秀才,你都二十多岁了,咋还读这种《兔园册》?”(兔园册,泛指儿童启蒙读物。)吴士馨又受了一次奇耻大辱,发愤去读经史,当学者去了。[允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2-12 10:15
                            回复
                              《长生殿》传奇演出有个很出名的轶事:洪昇写出《长生殿》之后,著名诗人兼评论家赵执信(时任翰林院检讨),于佟皇后国丧期间跑到洪昇寓所一起看演出,被人弹劾,这帮看戏党遂被一起撸掉了。洪昇因此南返,后来醉酒落水而死。赵执信则是个十八岁的进士,那年才二十八岁,官至翰林院检讨,妥妥的青年有为前途无限,因此事革职,终身不仕,时人诗叹他曰:“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那真是惋惜之至了。
                              这个事件里,弹劾他们国丧期间看戏的家伙是谁捏,就是……最近我八了很多的《福惠全书》的作者黄六鸿[允悲]这是《茶余客话》里记载的。黄六鸿跟他们本来无冤无仇,但是当初从知县提拔入京为言官,想要附庸风雅,打入京城名流社交圈子,遂将土特产和自己的诗稿遍送名士当见面礼。赵执信收了礼,回复说:“土物拜登,大稿璧谢。”(意思是特产我收了,你诗稿太烂,不配我读,完璧归赵。)黄六鸿受此羞辱,恨之入骨,后来抓到他国丧看戏的茬,就弹劾了一本报复之。这也是非常六月债了。
                              阮葵生说,这事他亲自问过赵执信,赵说其实也满冤的,黄六鸿的礼物送到那天,他正在和翰林院同僚打马吊打得很嗨,家仆拿进黄的名片请问如何回复,他戏言说了那八个字:“土物拜登,大稿璧谢。”结果仆人没觉得是玩笑话,真的写信如此回复了这两句刻薄话,赵执信表示我也不想做事这么绝的!这是误会!(一场马吊的杯具……)可是,我觉得这误会得有点奇葩吧,赵家代笔的仆人如果不是跟主人有仇存心替他得罪人,就是看黄六鸿非常不顺眼故意羞辱之?又或者,其实这是赵家的一贯风格,并不误会,只不过没料到这次踢了块铁板,对方是个睚眦必报的言官,得罪不起的人物[拜拜]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12-12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