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的过程?
淝水之战,又作肥水之战。是前秦苻坚为了统一中国发动的战争。结果是前秦数十万大军溃败,东晋乘胜北伐,后北方由各少数民族分裂为许多国家,南方一直保持相对安宁。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记载这一事件经过的主要是《晋书》、《资治通鉴》等。《晋书》成书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 648年,是乾隆年间《钦定二十四史》之一。比较好的版本有武英殿附考证本,民国五年涵芬楼影印殿本,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图书集成书局排印本,竹简斋排印本等。在当时尚存有大量的晋代史料,但因为对史料的取舍不够严谨,《晋书》受到许多人的诟病。如《旧唐书·房玄龄列传》里说它 “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即使如此,作为官方承认的正史,在有关史实上还是比较可靠的。《资治通鉴》则是司马光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编纂而成,有成都存古书局本,番禺任氏刻本,光绪十三年朝邑阎敬铭仿明陈仁锡刻本,长沙胡元常刻本,涵芬楼影印百衲宋本,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常熟张瑛宋元本资治通鉴校勘记七卷,苏州局本。丰城熊译元资治通鉴校字记,刻本。个人以为四部丛刊影印宋本为善。文学古籍出版社有一九五五年标点排印毋笺本,校雠精审,且附章钰校记,较胡本更便。学者宜备此本。此本后经中华书局多次重印。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1-2]
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3]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4] ,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5-6]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7] 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第一阶段:淮南之战
378年四月,前秦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骑7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10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就是17万。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于太元四年(379年)二月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谢玄4战4胜,全歼敌军。谢安因功封建昌县公,谢玄封东兴县侯。
第二阶段:淝水之战
当时不在秦统辖之内的,只有偏安东南的东晋。苻坚自恃兵力强大,决心灭掉东晋,统一全国。公元383年,他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这时东晋当政的是谢安。谢安颇识大体,使统治阶级关系协和,时人把他比之王导而又“文雅过之”(《晋书·谢安传》)。与之合作者为桓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豫二州刺史,镇姑孰。桓冲能顾全大局,虽与谢氏有冲突,但能“尽忠王室”,“忠言嘉谋,每尽力心”(《晋书·桓冲传》)、“自以德望不逮谢安,故委以内相,而四方镇捍以为己任”(《晋书·桓冲传》)。谢安、桓冲一在朝廷,一在上游。当时桓、谢两家手里都掌有兵权,两家合作共处,晋廷自南渡以来,难得政治安定。淝水之战的前夕,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北府兵是一支精干强大的军队。北府,指的是京口(今江苏镇江);北方兖州、徐州南来的流民,多集中居住京口、常州一带。东晋朝廷设置了南兖州、南徐州来安置这些侨民。这些来自北方的侨民“人多劲悍”,招募他们为兵,能组成一支劲旅。晋孝武帝太元初,谢玄任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就“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等以骁猛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晋书·刘牢之传》)。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侨民,最初不负担租赋徭役。后米为了整顿户口,使侨民也负担赋役,曾多次实行土断。淝水战前,桓温主政时实行的一次土断,历史上称作庚戌制(因为是在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这天施行的),比较彻底,得到“财阜国丰”的效果。后来刘裕实行土断时的上表中称:“大司马桓温,以民无定本,伤治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于时财阜国丰,实由于此。”(《宋书·武帝纪中》)可见,从财政上看,淝水之战前也是东晋财力较为充足的时期。
淝水之战,又作肥水之战。是前秦苻坚为了统一中国发动的战争。结果是前秦数十万大军溃败,东晋乘胜北伐,后北方由各少数民族分裂为许多国家,南方一直保持相对安宁。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记载这一事件经过的主要是《晋书》、《资治通鉴》等。《晋书》成书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 648年,是乾隆年间《钦定二十四史》之一。比较好的版本有武英殿附考证本,民国五年涵芬楼影印殿本,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本,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图书集成书局排印本,竹简斋排印本等。在当时尚存有大量的晋代史料,但因为对史料的取舍不够严谨,《晋书》受到许多人的诟病。如《旧唐书·房玄龄列传》里说它 “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即使如此,作为官方承认的正史,在有关史实上还是比较可靠的。《资治通鉴》则是司马光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编纂而成,有成都存古书局本,番禺任氏刻本,光绪十三年朝邑阎敬铭仿明陈仁锡刻本,长沙胡元常刻本,涵芬楼影印百衲宋本,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常熟张瑛宋元本资治通鉴校勘记七卷,苏州局本。丰城熊译元资治通鉴校字记,刻本。个人以为四部丛刊影印宋本为善。文学古籍出版社有一九五五年标点排印毋笺本,校雠精审,且附章钰校记,较胡本更便。学者宜备此本。此本后经中华书局多次重印。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1-2]
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3]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4] ,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5-6]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7] 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第一阶段:淮南之战
378年四月,前秦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骑7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10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就是17万。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于太元四年(379年)二月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谢玄4战4胜,全歼敌军。谢安因功封建昌县公,谢玄封东兴县侯。
第二阶段:淝水之战
当时不在秦统辖之内的,只有偏安东南的东晋。苻坚自恃兵力强大,决心灭掉东晋,统一全国。公元383年,他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这时东晋当政的是谢安。谢安颇识大体,使统治阶级关系协和,时人把他比之王导而又“文雅过之”(《晋书·谢安传》)。与之合作者为桓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豫二州刺史,镇姑孰。桓冲能顾全大局,虽与谢氏有冲突,但能“尽忠王室”,“忠言嘉谋,每尽力心”(《晋书·桓冲传》)、“自以德望不逮谢安,故委以内相,而四方镇捍以为己任”(《晋书·桓冲传》)。谢安、桓冲一在朝廷,一在上游。当时桓、谢两家手里都掌有兵权,两家合作共处,晋廷自南渡以来,难得政治安定。淝水之战的前夕,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北府兵是一支精干强大的军队。北府,指的是京口(今江苏镇江);北方兖州、徐州南来的流民,多集中居住京口、常州一带。东晋朝廷设置了南兖州、南徐州来安置这些侨民。这些来自北方的侨民“人多劲悍”,招募他们为兵,能组成一支劲旅。晋孝武帝太元初,谢玄任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就“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等以骁猛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晋书·刘牢之传》)。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侨民,最初不负担租赋徭役。后米为了整顿户口,使侨民也负担赋役,曾多次实行土断。淝水战前,桓温主政时实行的一次土断,历史上称作庚戌制(因为是在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这天施行的),比较彻底,得到“财阜国丰”的效果。后来刘裕实行土断时的上表中称:“大司马桓温,以民无定本,伤治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于时财阜国丰,实由于此。”(《宋书·武帝纪中》)可见,从财政上看,淝水之战前也是东晋财力较为充足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