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霸主吧 关注:379贴子:15,976
  • 1回复贴,共1

宰相林擎天一党先是派人刺杀了皇帝的亲信以前的太子洗马,又设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宰相林擎天一党先是派人刺杀了皇帝的亲信以前的太子洗马,又设局陷害梁义节,并向孙冰臣身上泼脏水。林擎天为达目的简直是不择手段。而皇帝一派居然不反击,视而不见,在政治上属于非常软弱无能,这只会让林擎天一党更加嚣张跋扈,得寸进尺。皇帝要反击的话,方法手段十分简单,和对方的手段一样,派人或者出钱令杀手出手刺杀对方重要人物,只要不被抓住证据就行了,就如同宰相林擎天阴谋算计刺杀皇帝一派的梁义节与太子洗马一样,都知道是对方干的,没有证据,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反击。
有人可能会说相权强大,皇权弱小,不能反击,否则会迎来更加恐怖的反击。这纯属扯淡。就如同日本鬼子想要灭亡中国,难道因为日本鬼子的强大就不抗日直接投降吗??妥协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跋扈,得寸进尺。要知道,投降派是没有好下场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1-26 00:30回复
    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你要知道,古代权大欺主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在于权力私有和结构的不稳定性。
    所谓的"权力私有"也就是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归属。现时的人把权力叫做"公共权力",认为"主权在民",古代人的观念则完全不同,他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芸芸众生只不过是一群驯顺的绵羊,皇帝和官吏执长鞭鞭笞天下,他们是牧羊人。一切权力归于统治者,是统治者的私有物。正是这种权力私有的特性,导致了无休止的争夺。像是一个金苹果,被众人抢来抢去。"高才捷足"者从血泊中抢到它,然后"坐天下",享用整个国家。
    至于"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就更好理解了。《左传》云"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句话,清晰地勾勒出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一级压一级",形成一种压力—稳定结构。整个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压力的梯度,越往上去,压力越大,权越重。根据韩非子的学说,处于这种压力结构最上端的君王,必须具有一种强大的"势"(以势压人),君王一旦失去其"势",整个压力系统就会崩溃。一般开国的君王,熟谙权术,具有铁腕,拥有某种强"势",下面的人摄于其"势"而不敢有非分之想。这种铁腕和强"势",在其后人那里却难以为继,例如楚成王儿子商臣,逼迫成王自杀;吴国公子光派专诸刺杀王僚;西汉末有王莽篡汉;晋有"八王之乱";甚至出现象晋惠王这样昏聩的**,或像溥仪这样幼年登基的小皇帝,强"势"荡然无存,于是出现"强枝弱干","权大欺主","取而代之"。"权大欺主"是封建社会始终没有解开的一道难题。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1-26 1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