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吧 关注:148,602贴子:661,706
  • 4回复贴,共1

2017-2018年三九灸,您准备好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这是三九天艾灸的理论。
  三九天在相应的穴位或患处施灸,能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三九天艾灸是对三伏天艾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冬至是阴寒盛极之日,也是一阳初生之时。因为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所以选冬至作为三九灸艾灸时间的开始,就是顺应这种自然界阳气初生的作用,以助人体阳气的生成。
三伏灸之后还要三九灸吗?
  夏天若阳气不足, 一到冬天,
  天气寒冷更容易造成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
  也是最适宜于调整人体功能的时机。因而,抓住一年中这两次改善体质的机会, 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冬春季多发疾病,
  这就是夏病冬防的意义。
  夏天,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通过秋天的收敛已经开始逐步往体内积累。三九天这段时间正是能量积累、封藏得最充足的时候。大寒以后这个热量又开始慢慢的向外疏散,所以这时进行三九灸就有利于帮助机体储藏更多更充足的能量。
2017-2018年三九灸时间是什么时候
预灸:2017年12月12日至21日
一九灸: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灸: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
三九灸:2018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强灸:2018年1月18日至27日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三九灸的穴位搭配
(一)三九灸主穴
  大椎:诸阳之会:督脉、手足三阳经之会,艾灸大椎能激发诸阳阳经之气,通阳活络。
  脾俞:健脾益气,补中和胃。
  肾俞: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燥。
  命门:益肾壮阳。
  中脘:健运脾胃,益气养血,理气消滞。
  神阙:回阳益气,助阳气之升发,宣通血脉。
  气海、关元:为任脉要穴,位于丹田部位,主一身之气,艾灸可益气温补 元阳。
  足三里:保健要穴,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扶正培元。
  三阴交:健脾、补肝、益肾,阴阳双补。
  涌泉:肾经之起点穴,益肾养阳。
(二)三九灸配穴艾灸(在主穴的基础上,在一九、二九、三九不同时间段内增加不同腧穴加强疗效)
  ①一九灸,敛阴护阳,抗风寒
   增加风门、肺俞:祛风散寒,抗御寒邪
  ②二九灸,养肾补阳,固元阳
   增加心俞,劳宫:与肾俞,命门搭配心肾双补
  ③三九灸,温肾养肝,助升发
   增加肝俞:疏肝理气助升发;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补髓壮骨,通经活络
三九灸的注意事项
1.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艾灸过程中注意保暖。
2.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3.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4.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三九灸的适应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胃痛、厌食、消化不良。
3.运动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调节亚健康状态。
求赞啊。


IP属地:山东1楼2017-12-06 10:04回复
    张先生您好,可以转发您这篇文章吗?


    IP属地:河南2楼2017-12-06 10:13
    收起回复
      楼主在吗?我是还没入门的新手期待楼主给予指点,我没淘宝号想买你家的艾条和艾灸盒就是不知道怎么选择?本人肾阳虚上焦热中焦堵下焦寒反复多年咽喉炎现在支气管炎,月经稀少抵抗力差,喜热怕冷,微信号能买到你家的货吗?13882933978这个是我微信号麻烦你了谢谢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1-18 09: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