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不是气体,物理上算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重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
烟流又称烟羽或烟云,是污染源排放的烟气流动的轮廓。
由于污染云污染源、气象条件及地形条件的不同,烟流形状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的形状有起伏形、横锥形、平展形、上升形及下漫形。
烟羽(smoke plume)从工厂烟囱中连续排放出来的烟体,外形呈羽毛状,因而得名。烟羽可被看作是由无数个时间间隔为无限短暂的、依次排放的烟团所组成;烟团各部分的运动速率不同。
烟羽又称烟云(smoke cloud)、烟流(smoke plume)。从烟囱中连续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流。由于烟羽各部分的运动速度不同,因而其外形也千变万化。不同的烟羽形状表示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不同。它与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地形地物、排放参数等有密切的关系。
从烟囱中连续排放出来的烟体。因外形呈羽毛状而得名。排放物的量通常用排放率(千克/时或克/秒)表示;排放物在下风方向的分布,一 般用排放期间的平均浓度(毫克/米3)表示。通过示踪烟羽的扩散实验或实际观察 ,可以看到烟羽外形是与天气情况和大气湍流状况密切相关的。
如果粗略地将大气稳定度划分为不稳定、中性和稳定3种,则烟羽的几何形态可概括为如图所示的a、b、c、d、e5种。图右边定性地画出污染源下风方向某一截面处垂直穿过烟轴中心的平均浓度廓线,示意出烟羽的几何形态和浓度沿垂直方向分布的关系,在大气湍流强度近似均匀的情况下,浓度分布曲线相对于烟羽轴是对称的,符合正态分布(见图a、b、c);相反则是非正态分布(见图d、e)。
a.环链形:这种烟羽曲折呈环链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摆动剧烈,容易分裂而消散,并随着与烟囱距离的增大,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这种烟羽多出现在午后低层大气不稳定、湍流发展强烈,在晴朗的夏天午后为常见。
b.锥形:这种烟羽的形状像一个有水平轴的锥体,烟羽体外形清晰。锥形烟羽多出现在阴天、风速较大、低层大气处于中性平衡时,或在早晚大气温度层结转换的过渡时刻(从稳定过渡到不稳定,或从不稳定过渡到稳定)。此时,近地面气层里的烟羽常沿主导风向流动,呈锥形扩散。 锥形烟羽从烟囱到达地面的距离比环链形烟羽长。
c.扇形:俯视这种烟羽,外形呈扇形。 扇形烟羽多出现在晴朗夜间或早晨,当低层风小、气温自下向上增高、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下,烟羽只能在稳定气层内缓慢地向两侧扩散。扇形烟羽内部的污染物浓度很高,当遇到山地、丘陵或高大建筑物时,污染物还会下沉,造成地面污染。
d.漫烟形(熏烟形):漫烟形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 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e.屋脊形(上升形):这种烟羽多出现在傍晚,当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稳定而烟轴之上气层不稳定时,烟羽则在上面不稳定气层中沿主导风向流动,呈屋脊形扩散。 屋脊形烟羽体的下边边缘清晰,烟气浓密;而烟羽体上边稀疏,甚至出现不连续的碎片。
烟羽的几何形态
烟流又称烟羽或烟云,是污染源排放的烟气流动的轮廓。
由于污染云污染源、气象条件及地形条件的不同,烟流形状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的形状有起伏形、横锥形、平展形、上升形及下漫形。
烟羽(smoke plume)从工厂烟囱中连续排放出来的烟体,外形呈羽毛状,因而得名。烟羽可被看作是由无数个时间间隔为无限短暂的、依次排放的烟团所组成;烟团各部分的运动速率不同。
烟羽又称烟云(smoke cloud)、烟流(smoke plume)。从烟囱中连续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流。由于烟羽各部分的运动速度不同,因而其外形也千变万化。不同的烟羽形状表示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不同。它与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地形地物、排放参数等有密切的关系。
从烟囱中连续排放出来的烟体。因外形呈羽毛状而得名。排放物的量通常用排放率(千克/时或克/秒)表示;排放物在下风方向的分布,一 般用排放期间的平均浓度(毫克/米3)表示。通过示踪烟羽的扩散实验或实际观察 ,可以看到烟羽外形是与天气情况和大气湍流状况密切相关的。
如果粗略地将大气稳定度划分为不稳定、中性和稳定3种,则烟羽的几何形态可概括为如图所示的a、b、c、d、e5种。图右边定性地画出污染源下风方向某一截面处垂直穿过烟轴中心的平均浓度廓线,示意出烟羽的几何形态和浓度沿垂直方向分布的关系,在大气湍流强度近似均匀的情况下,浓度分布曲线相对于烟羽轴是对称的,符合正态分布(见图a、b、c);相反则是非正态分布(见图d、e)。
a.环链形:这种烟羽曲折呈环链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摆动剧烈,容易分裂而消散,并随着与烟囱距离的增大,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这种烟羽多出现在午后低层大气不稳定、湍流发展强烈,在晴朗的夏天午后为常见。
b.锥形:这种烟羽的形状像一个有水平轴的锥体,烟羽体外形清晰。锥形烟羽多出现在阴天、风速较大、低层大气处于中性平衡时,或在早晚大气温度层结转换的过渡时刻(从稳定过渡到不稳定,或从不稳定过渡到稳定)。此时,近地面气层里的烟羽常沿主导风向流动,呈锥形扩散。 锥形烟羽从烟囱到达地面的距离比环链形烟羽长。
c.扇形:俯视这种烟羽,外形呈扇形。 扇形烟羽多出现在晴朗夜间或早晨,当低层风小、气温自下向上增高、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下,烟羽只能在稳定气层内缓慢地向两侧扩散。扇形烟羽内部的污染物浓度很高,当遇到山地、丘陵或高大建筑物时,污染物还会下沉,造成地面污染。
d.漫烟形(熏烟形):漫烟形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 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e.屋脊形(上升形):这种烟羽多出现在傍晚,当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稳定而烟轴之上气层不稳定时,烟羽则在上面不稳定气层中沿主导风向流动,呈屋脊形扩散。 屋脊形烟羽体的下边边缘清晰,烟气浓密;而烟羽体上边稀疏,甚至出现不连续的碎片。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c2290da78182b9013dadc33b438ca97e/738a1946f21fbe0966b6e59460600c338644ad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