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话吧 关注:753贴子:17,994
  • 19回复贴,共1

【科普】江海雅言:我们的通泰母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江海雅言:我们的通泰母语
文/史遥腾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在其著作《追寻现代中国》的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本书叙述的是中国对于现代化寻寻觅觅的过程,而非寻索的结果。我能理解,一个 ‘现代的’ 国家既是融汇一体,又能兼容并蓄,既有明确的自我认同,也能以平等的地位竞逐新市场、 新技术、新观念。” 史景迁见微知著,在中国人突破千百年来的桎梏向现代国家大步迈进之时,我们的社会正以极其贴近这段描述的方式由内而外、由点而面进行着大手笔的革新。这些革新给普通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涵盖面广泛而影响深远,汉语方言也在因此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发展、迭代和消亡。汉语方言本身所具有的沟通、交流功能随着通讯的便利、人口的迁徙、通用语的普及而淡化;作为勾连家族、地域认同的象征意义则更明显。


1楼2017-12-06 11:48回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最早掌握并运用的即是地方方言和民族通用语。方言和通用语各有各的使用情境,正如地方小吃同大众美食之间的关系:熟练使用普通话就可以保证和绝大多数国人几无障碍的信息交互,但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情感承载是语言的重要功能;通用语可以用来传递必要信息,却远不能够像方言一样完美地使得乡音流转、亲情与友情长续。远离家乡的人们能天天在外吃四川火锅、北京烤鸭,但是如果难得回去一趟,在大鱼大肉之外却吃不上一盘外婆炒的韭菜蚬子,尝不到街头巷尾的鱼汤面、香拌马兰头、大煮干丝,岂不遗憾?


    2楼2017-12-06 11:49
    回复
      游子在外,获得这样的感动越来越困难,可是母语方言在实际效力之外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却一如既往的强烈。疯狂膜方言不可取,但更不能放任其自生自灭。因此,我由衷地倡议大家以正确的方式有意识地保护和使用自己的母语 —— 通泰方言。


      3楼2017-12-06 11:51
      回复
        顾名思义,通泰方言是通行于以江苏省南通、泰州两地市为主体(启东、海门、靖江三个吴语区县级市除外)的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另有盐城市的东台市、大丰区全境;扬州江都区东部、镇江的扬中市全境及江南沿江的零星地区,通泰方言与省内包括江淮官话洪巢片在内的所有方言均难以甚至完全无法交流。


        4楼2017-12-06 11:52
        回复
          在严肃的方言研究著作中,通泰方言区内部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
          东区:南通市区(除市区东南数十万吴语区人口)及如皋东南部等;
          中区:如皋、泰兴、如东、海安(东、南部)、扬中六县市;
          西区:泰州市区、兴化、大丰、东台、海安(西北、城区)等。
          其中,西区全体不再普遍保留有软腭鼻浊音位,国际音标[ŋ],所以可发现西区 “牛、眼、额、硬、偶、昂、鳄、牙、欧、爱” 等大量字的声母与普通话相同,仅 “我” 一字为特例得以保留;
          中区仍然保留有疑母鼻浊音音位[ŋ]也就是说中部县市 “我、牛、眼、额、硬、偶、昂、鳄、牙” 等大量字仍共享声母ng;但中、西区方言可以互通;
          东区保留有疑母鼻浊音音位[ŋ],同时古代假摄类韵母拥有两种变体,中西两区均只有一种。因此在南通市区 “家、沙、虾、华、瓜、车、蛇” 等字韵母同 “拿、洒、加、雅、霞、傻” 不同,第一组更接近-o,第二组接近-a。
          由上可见,通泰方言覆盖范围小、语言现象复杂而有趣;基于通泰方言分区、语法、语音等现象的学术争议不断,非常抢眼。


          5楼2017-12-06 11:53
          回复
            中国那么大,各地方言历史演变层次不同,有的遗存着上古音系的痕迹,有的存留到《切韵》时代;因而在方言研究中,学者们多使用中古汉语晚期的三十六字表来对声母进行研究。
            一个汉字依声母清浊的口腔送气方式,是划分方言区的重要判定原则。通泰方言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全浊声母(如上表中第三列并、定、群、从等全浊声母)在今天逢擦音、塞擦音,不论这个字的平仄音调如何,一律发音要送气。
            这个送气怎么理解呢,很简单,把爪子放到嘴巴前,尝试发出p\t 等音,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样的送气。全浊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仅吴语、老派湘语中有所保留。包括北方方言、粤语、闽语等在内的绝大多数方言的古全浊声母字都严格按照 “平送仄不送” 的规律发音,也就是说一般古全浊声母字逢普通话中的第一声、第二声发音要送气。所以例如绝大多数方言中并母字 “平(第二声)” 就是送气的p声母,“病” 就是不送气的b声母;但是吴语和老派湘语中,由于保留有完美的古代全浊声母,所以 “平” 和 “病” 均不送气,发浊音;通泰地区、客家话区、赣语区则统一送气。
            这里举例说明,如:
            1. 并母字:
            1.1:“病” 和帮母字 “兵”,声母不一样,“病”字发音送气如 “聘p”;
            1.2:“白” 和帮母字 “摆”,声母、韵母均不一样,“白” 字在通泰方言中送气,与 “拍p” 同音不同调;
            2. 定母字:
            2.1:“地” 和端母字 “低”,声母不一样,“地” 字在通泰方言中送气,与 “体” 同音,仅声调不同;
            2.2:“垫” 和端母字 “店d”,声母不一样,“垫t” 字在通泰方言中与 “听t” 同声母韵母,仅声调不同;
            3. 从母字:
            3.1:“贼c” 和精母字 “栽z”,声母不一样 ,“贼c” 字在通泰方言中与 “策c” 字同音不同调;
            3.2:“在c” 和精母字 “宰z”,声母不一样,“在c” 字在通泰方言中与 “猜c” 字同音。
            根据上面举的例子,便可获知通泰方言的这一鲜明特性,全国不多见,仅客家话、赣语以及晋语的极小一片区域如此。所以南京大学文学院顾黔教授曾在《通泰方言与赣、客、晋西南方言》一文中半严肃半打趣地说:“如果通泰区不是孤悬于黄海边,而是如怀岳片紧邻赣语区,那么,将通泰区划归赣语,不是不可能的。”


            6楼2017-12-06 11:57
            收起回复
              通泰的另一大本质特征是留存有入声,同时入声保持阴阳两种分立,阳入声音调比阴入高。在中古汉语中声调大体分为舒声/入声两大门类。舒声包括了上声、平声、去声,同时根据每个字在中古汉语时代的声母清浊,上、平、去、入声调分化为阴、阳两声,也就是说一共4X2=8个声调。
              现代汉语中,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中上、去声归并,同时入声消失,派入其他音调中,所以北方话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普通话的四调)。保留入声的方言,几乎聚集在东南沿海和南方内陆少部分省份。
              同吴语一样,通泰能够保留有阴阳两种入声的分立难能可贵,但是通泰地区(除如东一点外)另一大核心特征即为阳入声音调高于阴入声,仍然同客家话等一样;但是与吴、湘、闽、粤等绝大多数保留有入声的方言全然相反。
              我们各举一组例字:
              阴入声字:八、福、格、北、雪、惜、急、必
              阳入声字:石、白、毒、食、药、实、麦、佛
              除了如东以外,通泰全区母语者在念出这两组字时,都可以明显感觉到阳入字音调高于阴入字;苏锡常、上海地区则正好相反;扬州、镇江、南京、合肥等地朋友都能体会出这些字是入声,但是感受不到其中音调差异,因为洪巢片区的阴阳入声已经合并为一个入声调,甚至南京话中入声本身也开始消失;再往北到了徐州、宿迁为代表的中原官话区,入声便整体消失,上述这些字被打散归入其余音调中。


              7楼2017-12-06 11:58
              回复
                通泰方言同地理上相隔甚远的客家话、赣语在这些方面共享着惊人的雷同,绝非偶然,因而方言学权威人士如鲁国尧教授等长期以来有“通泰与客赣方言同源”说。但是为什么有了如此充足的实证,通泰方言却没有被归入赣语或者客家话呢?
                这里所牵扯到的考量因素就是通泰方言的吴语底层痕迹,它又与客、赣方言迥异。通泰方言的韵母、声母、变调、词汇上均同吴语有着若干极其相似之处,比如单元音韵母丰富: 很多在官话中为复合元音的字,在通泰方言中为单元音,如 “虾” 的-ia韵母为单元音 -a,音“哈”;同时通泰方言韵母分谈覃,因此 “南nun” 与 “男囡nun” 同韵,却和 “难naen” “赧naen” 不同韵。
                再比如典型的见系二等字不颚化现象。中古汉语的36声母一般分为四个系:帮系、见系、知系、端系。其中见系字声母为:见、溪、群、疑、匣、晓、影等等,每个字又要分为一二三四等韵。见系二等字的发音是否颚化也是方言划分定区的一大考量标准,它是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变化。
                见系二等例字: 虾、巷、江、街、敲;
                在北方官话、江淮官话等方言中,这些字发音时声母为汉语拼音的j,q,x等。而在通泰方言的传统读法(白读)中,下面每组中两个字分别同音,与吴语区基本类似:
                哈—虾;夯—巷;刚—江;该—街;*—敲
                大家可以明确感受到,按传统读法,这些发音都是舌尖和上颚不接触的,声母为h,g,k。所以见系二等字 “江g” 和见系三等字 “姜j” 声母不同,因而通泰地区中老年人用方言很容易区分 “江阴” 和 “姜堰”。
                通泰方言中,有的见系二等字保存完好,如 “豇豆” 普通话里音 “将逗”,方言里仍统一读似 “刚偷” 二字;而 “江” 字的传统白读案例则越来越少:如 “江阴市,江刀,江滩/长江” 第一组全应读 “刚”,第二组应读 “将”,但是 “刚” 音在年轻人中便越来越少,向优势官话高速靠拢。
                这一趋势,在兴化、扬中、姜堰、海陵、大丰、海安(西北、城区)较为明显,在东部的海安(东部、南部)、如皋、如东、崇川、通州、泰兴等较为缓慢。


                8楼2017-12-06 12:02
                回复
                  通泰方言的韵母中还存在着一种非常独特的语音现象 “支微入鱼”,指的是灰、微等韵和鱼韵的韵母重合。这一现象来自于吴语的底层沉积,苏州话里的 “鬼贵龟” 等字发音之所以接近 “举” 字,正是这个道理。经考证,江苏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最迟在六朝时代仍然是讲吴语的。然而历经各种变动,千百年后 “支微入鱼” 现象在通泰地区普遍得到极其完好的保留,且除南通、如东、兴化外数量甚至比吴语本家还多。例字如下,每一组两字均发音相同:
                  嘴—举,岁—需,堆—巨,腿—取,雷—驴,脆—趣,
                  水—许,碎—恤,虽—需,隧—恤,醉—巨,崔—驱。


                  9楼2017-12-06 12:03
                  回复
                    在此之外,通泰方言在江淮官话和吴语之间的过渡性质强,如 “下雨、下雪、今朝、明朝” 在如皋、南通、泰兴、海安等地统一说成 “落雨、落雪”,而稍北的东台、泰州、大丰、兴化等已经出现 “下雨、下雪、今天、明天” 之类的淮化、普化用法。
                    因而结合上述几点,有学者倾向于将通泰方言划入吴语,如台湾中研院学者丁邦新先生在其著作《如皋方言的音韵》中直言不讳:“I determined this dialect belong to Wu dialect, and have someinfluence by Eastern Mandarin.” 近又有知名语言学家朱晓农、章婷等合著《兴化方言双域七调》一文中,提出 “边缘吴语” 的划分概念,将通泰方言和浙江的衢州方言列入其中。因而通泰方言目前自1985年起在学术界暂列为江淮官话通泰片,却因其可能与客、赣同源的核心语音特征;和吴语接近的韵母、词汇而不断引发争议。


                    10楼2017-12-06 12:04
                    回复
                      作为一个小方言区,通泰区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很多,首先缺乏实力足够的区域中心城市:泰州是个97年才增设的年轻地级市,市区规模有限且方言普化速度快、程度高;南通市区偏安东隅,方言难以与区域内其他片区通话,不具有粤语区广府话这样的方言通用语效应;二是小方言区地处优势方言的夹缝中,容易受影响甚至同化。通泰方言区是江苏全省最小的方言区之一,与省内优势方言所涵盖的人口、面积差距极大,使用者仅占全省的13%左右。通泰区域尤其西区的用词、语法、发音正在因被优势的扬州话、普通话渗透而产生着极大的变化;第三点与第二点紧密联系,本方言区同行政区划并不严格对应,如扬中市、大丰区分别划归大部说江淮官话洪巢片的镇江市和盐城市,这里的方言所受的同化明显,甚至连作为核心特征之一的人称代词 “你佼/你俫;我俫/我佼” 也开始慢慢脱落为 “我们/你们”,与镇江市区和盐城市区方言渐渐接近。


                      11楼2017-12-06 12:05
                      回复
                        如果参照大历史的观念,通泰方言所面临的危机只不过是探寻现代之路的中国这一巨型机器的一组渺小、却趋于崩坏的齿轮,它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映射和注脚,但是方言的存在本身合理,不曾犯有任何过错。我们成立此公众号,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提升通泰方言区朋友们的母语保护意识,将大家的兴趣激发出来,鼓励苦心研究的方言学者之外的广大母语者对方言进行悉心呵护,让我们的通泰母语逃脱最终消亡的命运。
                        另:
                        感谢 @hisahara 对本文中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大量指导;
                        感谢 @中草药哥哥 我的明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制图。


                        12楼2017-12-06 12:06
                        回复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通泰淡话。


                          13楼2017-12-06 12:10
                          收起回复
                            你所列举的软腭鼻浊音在兴化仍有保留,并不与普通话相同。 兴化的确有下(ha)雨的说法,但是从未听人说过你们我们这种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2-13 00: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