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吧 关注:376,745贴子:1,517,681
  • 2回复贴,共1

2017年的科学谣言,看看有骗到你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
流言:近日一新闻中,"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两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却在节骨眼上担心骨髓移植影响自己身体健康,放弃了给妹妹捐献骨髓。

真相: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使正常造血受到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对于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终极解决方案。对成年人来说,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内,所以 20世纪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对骨髓下手,用针做骨髓穿刺,从捐献者体内,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开始从外周血中筛选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使“骨髓移植”变得简单易行、风险大为降低。
现在的骨髓捐献,分为三个步骤:
1.由于外周血内的造血干细胞比较少,需要给捐献者打“动员针”,让捐献者的外周血,在短时间内生成足够数量的干细胞;
2.对患者进行一次彻底的全身治疗,杀死患者体内所有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都杀光了,也就意味着患者失去了基本的免疫能力,所以,必须把患者移到无菌治疗舱内;
3.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步跟无偿献血差不多,抽取捐献者体内的血液,从中筛选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实际上,“骨髓移植”对于捐献者来说,只有打“动员针”和抽血两个环节,抽血大家都经历过,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那打“动员针”会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吗?
“动员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这种物质在人体内本来就有,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体外实验中,有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表面存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受体,这可能提示,二者存在关联。幸运的是,不管是体内实验还是长期随访,至今都没有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导致肿瘤的例子。“动员针”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所以总体来说,通过打“动员针”的方式进行骨髓移植,对捐献者来说危害很小。
11月“科学”流言榜: https://www.toutiao.com/i6493783232151028238/
《科技生活》周刊明年订阅开始了,您是否考虑了解下?本刊是北京科协主管、科技报社主办的周刊。也是美国《大众科学》中文版。科学梦想源于科学兴趣,不要艰涩的词汇、反对“填鸭式”的讲解,《科技生活》让你发现“科学原来如此有趣”!
订阅地址:
http://www.bkweek.net/weixinzhifu/dingyuepay/page2/h5.html
今日头条:科学加 (查看原创文章)
https://www.toutiao.com/c/user/4623551996/#mid=4623551996


1楼2017-12-12 12:06回复
    抽血使用的针头比较粗,献血后容易造成血管瘢痕,而血管瘢痕则容易造成血管瘤。 不知是真的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9-17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