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在河南省淅川县召开,会议研讨了楚文化的渊源、楚都丹阳在淅川的地望等问题,大部分的专家和学者都认定楚都丹阳在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另外,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流域对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在河南省淅川县出土的楚国令尹子庚墓(楚庄王之子)以及周边大量楚国贵族墓(淅川楚墓)被发现,其中云纹铜禁最为有名,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为丹淅说提供了实物证据,进一步证实了河南淅川即为古楚国丹阳。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李学勤教授读《楚居》中的“汌水”为“均水”,即流入汉水的丹江, 也有力地支持了丹淅说。西周中期的金文表明,周昭王时期楚国的政治中心位于汉水流域附近,所以周人必须“涉汉伐楚”; 而《楚居》中汌水、夷屯的考定,证明了楚人自商代晚期就居于丹水流域附近,河南丹水附近的楚长城即为实物证据。到楚武王时期,楚国的国都从河南淅川迁移至荆州市郢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