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事风云吧 关注:2贴子:161
  • 1回复贴,共1
前言
我不喜欢说“如果”开头的话,在我看来,过去的事已经发生,未来的无法准确预测,平行世界是个幻想概念,人类的寿命还在100年上下徘徊——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如果”?
或者说,当我以“如果”开头说话时,我所设想的不是如果过去怎么怎么就好了,而是如果这样做,未来是不是可能会如何如何。
历史如棋,并且是无法悔棋的一盘棋。不过,下一步棋如何出子还是可以掌握的。当然这个观念需建立在反宿命论上,如果你满心念着下棋的人也没法控制自己手中的棋,过去已死,现在混吃,未来必然会如何,我们之间没话可说,你请继续。
所以每当有人问“你想穿越回哪个朝代”一类的问题时,我都回答“我会留在现代”。有时候对方会接着问“你不是喜欢汉服吗,为什么不想回古代去?”我会回答“我喜欢汉服,可以把汉服拿到现代来放在身边,而没必要回到古代。”对方又说“可是现代没那样的环境,现代没那么好……”
又有人问“汉服已经消失了三百年,复兴做什么?”
这时我便知道,这些人又想着逃避了。一种是只要现实生活有一点不如意,他们的心立马就逃避到几百年几千年前,以及还有往国外逃避的,意淫桃花源,脚至悬崖边,最后把损失都怪给脚下的路没修好。一种是只要不是吃饭和生死问题,别说汉服复兴他们觉得出力无用,世界许多事他们都会觉得出力出用,他们对于奋斗没有干劲,自己不干任何事,也不准别人干任何事,忽悠得大家一起等死时,往往又是这种人站出来感慨社会问题国家问题人类问题。
说句严重的,这两种人,离汉服运动都越远越好。后者,既然已懒惰如此,何必浪费仅有的劲力对汉服运动指手画脚。前者,需知道,汉服运动是一场继承传统、更新现世、筹谋未来的为了社会进步而开展的活动,是需要参与的人都出心出力的务实活动。坐享其成,可以。以喜欢汉服之名,推行空想逃避之言,甚至崇日恋韩之言,说得再怎么冠冕堂皇天花乱坠,其作用也只是反作用力。
汉服运动很艰难,甚至可以说,汉服运动发展了近十年,如今才不过从赤贫升级为脱贫。往后看,只走出那么一小步,往前看,道路崎岖。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中,我明白大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并且负面心理居多。但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答不对的题,没有无答案的题,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去解。
这篇前言,写在一个同袍向我抱怨借汉服哈日的人多得让他受不了之后,所以多了如上一些话题。而我告诉那位同袍,甭管他们嚎该怎么做怎么做,汉服运动只需要想方设法让中国这盘菜变得更好吃的人,不需要成天觉得别人家的饭菜才是香的人。别人家的东西再怎么好卖相,也比不上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同理,过去再怎么美若繁花,那也是过去人的过去,比不得自己亲手挣来的美好前程。
汉服运动,兴在当下,各位同袍,也活在当下。我也不是成为过去了的人,我一直在汉服运动中,并且一直在思考,我还能为汉服运动做些什么?


IP属地:广东1楼2017-12-21 10:55回复
    第二章 艰难期
    汉服运动最初开展那几年,我还在读高中,上网只去动漫论坛,下网也不关心时事话题,一直懒懒散散地混到大学,终于有一日阴差阳错的踏进了百度汉服贴吧——真的是阴差阳错,不过是想看看“人文社会话题”里都有些什么贴吧,结果一眼便看见了汉服吧,大概这就是缘。然后,也曾疑惑过“复兴这个干什么?”然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精品贴。然后,虽然也曾遇见过伤心难过的事,但,至今我都不打算背弃当初的誓言,我不会背弃汉服运动。
    那时是05年末,汉服运动已经开展了两年,网络上关于汉族服饰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四年。
    然而那时的汉服吧,仍然可以用荒凉来形容。
    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ID、IP,全国范围内也就那么几套汉服借来借去,某一天冷不防日发帖(包含回帖)近千,就是值得庆祝的进步了。成天还要面对各个媒体,以及来路不明的各路人马质疑、捣乱。且先不论正面或者中立报道,就算是负面报道也十天半个月没一个,不似现在隔三岔五便有汉服相关新闻供阅。
    那个时候的汉服,即使已经有了两年的公开宣传,依然得不到关注,舆论也不站在这一边。穿汉服上街游玩的报道,被恶意PS改成“寿衣上街”,举办个什么活动,媒体一面倒的给予差评。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专栏作家、时评撰稿人、论坛红人、马甲党一个比一个蹦跶得欢,如韭菜一般掐完一批马上又迎风生长一批。而这个艰难期,一直持续到08、09年。
    虽说也有那么几个记者、自由撰稿人支持我们,但比不上人家专栏嘴大,名报面子广。但即使如此,他们依然选择站到了我们这一边,于传统媒体上为我们争取到了一席话语权。这些人中,有的可能本身就是同袍,有的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一律支持,有的只是如实报道。但不管是哪一种状况,都是值得感谢的。谢谢,那时候的,以及这时候的。
    如今反对汉服的声音依然有,但是那个时候,双方实力几乎就不成比例,就好像玩RPG游戏,才开场,系统只给你布衣木棍,然后直接传送你去最后一关挑战BOSS。
    就像天涯在小楼在《一个人的祭礼》中的背影。
    而我之所以写出这些,一是为了承接上文,二则是想告诉新知道汉服的人,汉服运动曾经有这么一段历史。如今汉服运动阻力甚小,新人轻而易举便能查阅汉服相关知识,购买汉服。并且在媒体报道活动、个人新闻时,能迅速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那是因为前辈同袍们的努力和坚持。
    小楼在那个时候的背影,看着似乎有种无力感,但是她本人是坚定的,是挺直了脊梁的。
    而这样的脊梁,在汉服运动中有很多很多。注意,我说的是汉服运动。
    小偏一下题:
    不知何时“汉服圈”一词出现在网络用语中,走到哪都有人拽这个词,且带着满满的贬义,而这种贬义来自于另一个网络词汇——“贵圈真乱”,只要你不喜欢一群人,就可以借这个词把自己塑造为侃侃而谈“丑陋的XX人”的网络柏杨。在此我引用同袍奇喵游侠的一段话——
    “诚然,汉服运动是有不对的地方——但哪个团体,哪个地方,哪群被贴了‘XX圈子’标签的人没有‘不对的地方’,只有‘对的地方’?但某些来自其他‘圈子’的人,围攻起汉服来,满眼只有汉服运动的不是。一边标榜自己中立客观,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一边却心态下作故意无视汉服运动正能量的一面,无限扩大哪个群体都有的中二病**的一面。或者连汉服运动的主张、理念都没搞清楚,就急吼吼的指着月亮说‘这个饼烙得不好,火星上应该有电梯’。而当你与他们针锋相对,驳斥他们的牛头不对马嘴,立刻又伤到他们玻璃心了,他们立刻就会抛出万能嘲讽词语——‘贵圈真乱’。好似他们的‘圈’就不乱,姐姐妹妹相亲相爱个个胸前挂着联合国和平大使奖章圣洁有如白莲花。”
    将心比心,当一个人站在某国人、某省人、某十后,男人、女人等等的角度被地图炮时,这个人多半会站出来说“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艘船”,或者说“请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胡乱喷”。但是有一些人,他们被地图炮击中时是“被伤了心”,而地图炮在他们手中被放出时,他们却又正义凛然了。
    当然,有些“圈中人士”,比如影视圈的、摄影圈的、ACG圈的,倒是不避讳这个词,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没有用错,他们的确是一群因为相同爱好、兴趣而圈在一起的人群,而不是因为某种责任心走到一起的人。[ft=rgb(255, 0, 0),,]责任心这个关键很重要,有这颗心,因为爱国而走到一起的人,没有被圈成“爱国圈”。爱国、爱族、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亲友,爱用筷子吃中国菜,这种爱,不是用爱好、兴趣这么两个单薄的词就能打发掉的。同袍们对汉服的爱,也是这种爱。所以,汉服运动不是“圈”。不过,如果你非要说你只是爱一件衣服,上升不到这样的高度,那么请左转隔壁服装圈、时装圈、时尚圈、出衣圈、商业圈,爱圈哪圈哪,你轻松,我省心,大家好聚好散。
    汉服运动不是“圈”,“你”立了一个伪命题,动辄不高兴就叫嚷退圈,然而退的还是这么个伪命题。你可以不喜欢汉服,可以不再宣传汉服,你也可以站到汉服运动的对面去跳脚,去反汉服,这是你的自由,汉服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强迫性的运动,不搞新时代的剃发易服,穿着自由,进退自由,评论自由,当然反驳反对汉服的观点,也是汉服同袍们的自由。
    [ft=rgb(151, 72, 6),,]但是,汉服属于汉族,永远属于汉族,你没法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概念。如你不是汉族,干涉汉族的风俗习惯改革,属于违反宪法。[ft=rgb(151, 72, 6),,]如果你是汉族,除非你退族才算走得干干净净。或者无论你是不是汉族,除非能再发动一次剃发易服,否则,汉服总是会出现在你的视线范围的。非要论“圈”,不好意思,可能我们这个圈划得有点大,大至一个世界。
    及,真正把汉服复兴当做使命而不是玩乐的人,都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自会明白,世界上有很多坏事,有很多坏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地方,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如上所引用,汉服运动当然也不是一朵白莲花,甚至在汉服彻底复兴以后,也大概不会出现一个“坏人剥夺穿汉服权力终身”的法律。[ft=rgb(112, 48, 160),,]如果你在汉服运动中不小心遇见了不对盘的人,不小心遇见了“蛀虫”,然后就把气撒给整个汉服运动,恨不得毁之而后快,我只能说,未成年你好未成年再见。
    受不得气的,觉得地图炮是种值得自豪的技能的,只想从汉服运动中获利的,只把汉服运动当做娱乐场所,当做消遣活动,而不打算为汉服运动付出什么的,这些人抽不抽风,退不退“圈”,于汉服运动都没有损失。不过是走了几个没有理清概念的,哪怕在另外的“圈”名气大得惊人,号令十万粉丝一起黑汉服,实则不过是汉服运动中一两圈微小波澜,转眼就没人搭理了。
    [ft=rgb(255, 0, 0),,]汉服是大方的,只要你是汉族,或是喜欢汉文化的他族,她都属于你,你只把她当做一个服饰上的审美、爱好,那也没关系。
    但汉服运动则是小气的[ft=rgb(192, 0, 0),,],汉服运动只需要能为它做什么的人,这些人绝不肯自称“爱好者”,“圈内人”,只自称为复兴者、同袍,这些人把汉服复兴、民族复兴看做理想,这些人付出不可计算的时间、金钱、青春、热血,为的是大汉,是中国。他们当然也有为自己,但是是为了在汉服运动中使自己得到成长,得到磨砺和锻炼。他们与汉服运动,是最纯粹的忠义关系。而这样的人是压不垮的,这样的人的脊梁,不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就弯曲。这样的人,懂得什么叫忍辱负重成大事。那些玻璃心随随便便就碎了一地,咋咋呼呼地叫嚷着退圈,叫嚷着要黑汉服的人,其舆论威力还达不到当年那些反对汉服的媒体的十分之一。当年,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汉服运动都撑过来了,那些汉服老前辈都撑过来了,如今的一些小破事又算得了什么。
    将题偏回来,中国有句俗话,“万事开头难”,汉服运动,是必定要经历艰难期的。在汉服运动中,也是必定要经历各种不开心的事的。请在你的手心写出“毅力”两个字,如果明白,请握紧双拳。如果不明白,放手吧,不怪你。
    又及,汉服运动已近十年,而不是一两年,“扼杀在摇篮里”已不可能做到。曾经有位同袍做出一个比喻,汉服运动就像众人推一辆抛锚的车,一开始没有经验,从各个方向使力的都有,帮倒忙的也有,但总归这辆车还是摇摇晃晃的被推着走了。然后大家开始对它进行修理,七手八脚,但总算还是修理好了。然后它重新上路,可能会再次抛锚,可能走着走着会遇见塌方,但只要还有人愿意推动和修理,愿意为它铲除前方困难,它就再也不会停下来。
    所以,我不畏惧。


    IP属地:广东3楼2017-12-21 10:58
    回复